上半年,央行等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并定期披露产品净值或者投资收益情况等。
资管新规的落地,意味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兑,向净值型转型的大幕正式开启。这种政策背景下,无数中小银行也加速驶入了转型与变革的快车道。而在从业者看来,金融科技或将成为中小银行突出重围的一枚“杀手锏”。
8月18日,在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8绿色金融研讨会”上,来自兴业银行、阳泉市商业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九江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以及中煤租赁等非银金融机构的高管便针对“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与应用”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蓝海银行副行长王业芳认为,在我国未来的金融体系之下,大银行与小银行所承担的使命和定位将出现明显区别。因此,对于小银行来说,科技、数据的储备有望成为其竞争力的核心。
科技助中小银行突围
早在去年6月,央行就印发了《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要加强金融科技(Fintech)和监管科技(Regtech)研究与应用;稳步改进系统架构和云计算应用研究;深入开展大数据技术应用创新;规范与普及互联网金融相关技术应用;积极推进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研究。
由此可见,对于金融科技,监管层给予的重视越来越多。而在金融机构内部,各种实践早已紧锣密鼓地铺开。据广东华兴银行公司银行部负责人高倩介绍,自建立初期,该银行就在科技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就广东当地而言,我们的物理网点其实比较少,珠三角地区共有8家分行,广州市也仅布局了8家支行。但在互联网服务方面,我们则成立了自己的科技部门,同时也邀请了部分外部公司合作推进科技化金融工作。”目前来讲,广东华兴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运用了大数据等手段。
华夏银行李建航处长则指出,现阶段来看,商业银行在技术层面主要分为自主研发与外包购买两种模式。具体操作过程中,则需要关注产品本身以及后续的个性化迭代与跟踪等问题。“但根据我近几年的工作体会,其实还是外包公司对于诸如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细节了解得更专业,相对而言,银行内部还是略显滞后。”
而针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李建航更是拿出了具体的案例进行分享。“现如今,大数据所解决的问题中,更多是关于风控、引流和营销,或是外部业务流程梳理的。而在管理会计、绩效,包括预算方面,我认为大数据同样有用武之地。怎样通过大数据技术或者分布式技术,来支撑内部的评价或计量各方面的时效,都是值得思考的。”除此之外,他还提供了一种想法:“长期以来,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大量数据,例如仓库信息等,都面临着数据整合和治理的难题。目前,我们内部希望能够尽可能地通过IT技术外部化来提升这些方面的效率,创造价值。”
实际上,就金融科技应用而言,与会的金融机构均有实际成果推出。而对于其中的中小银行来说,之所以一定要大力布局,则与当前的行业环境有关。蓝海银行副行长王业芳直言,在我国未来的金融体系之下,大银行与小银行所承担的使命和定位会出现明显区别。“其实,我个人认为,将来中型银行基本会彻底消失,市场上只保留大银行与小银行两种形态。因此对于小银行来讲,如果没有科技、新技术、数据等方面的储备,就将寸步难行。如此一来,作为新银行,将怎样在一个区域内从无到有,再与国有大行竞争?”
不过,在王业芳看来,尽管小银行将面临曲折的发展道路,但前途仍然是光明的。王业芳认为,多年以来,农商行已经形成了网点、人员、客户等优势,且拥有非常低的负债成本。“在这种角度下,如何才能从原有的体系下突出重围?核心就是科技。”相比自主研发,其更赞成外包采购的模式。“毕竟自主研发的成本很高,时间较长,整个过程也会存在巨大的风险。由于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因此完全可以与市面上的科技金融公司合作,对银行来讲反而事半功倍。可以在建设过程中加入银行自身的思想及商业模式,然后再配置专业的科技运营人员。”
合规永远是银行底线
从上述讨论中可以看到,基于“金融+科技”的融合属性,相关实践的专业程度比较高,这也为部分金融机构设置了一定的难题。
根据高倩介绍,广东华兴银行在绿色金融业务上运用了大数据等技术,但绿色项目所涉及的知识非常专业,绝大多数金融从业人员并不了解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法规标准。与此同时,绿色金融参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较强,还存在项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因此,我们希望更多的科技手段能够为银行从业人员解决专业知识不足的难题,同时避免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帮助银行准确判断绿色项目,直接对接融资需求。”
同样是绿色金融的科技化,兴业银行则已经开发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处长赵建勋介绍称,为了支持绿色金融业务的规范化、规模化、内容化发展,兴业银行自2006年起便开始进行探索。现阶段,该行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的绿色金融资产。“如果没有如此可靠的绿色金融系统作为支撑,是很难应对央行当前的严格监管的。”具体来说,2017年起,兴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基本实现了全现场办理,不需要任何纸质材料。此外,后台系统业务管理、风险管理、运营管理三大模块。“业务管理模块能保证绿色贷款的绿色属性。后台数据基本已经把中国目前绿色领域的所有行业,各个行业的标准、规范、制度纳入其中,在业务准入前,能实现相关关键参数的比对。”
值得注意的是,与一般的金融业务不同,绿色金融业务具备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即环境效益。为此,兴业银行专门开发了环境效益测算的子模块进行主体测算。赵建勋表示:“整个测算的方法和参数取值,全部按照国家或者行业相关的标准来做。一旦国家政策发生变化,或者技术标准进行升级,全行能够实现同步,确保绿色金融的绿色质量。”
此外,对于监管部门发布的环境及安全生产重大违法违规的企业黑名单,这套系统也能及时收录。“在每笔业务办理的前期就进行匹配,这样可以保证我们在支持绿色企业业务的同时,也加大对污染企业或环境高风险企业信贷的严控。”
事实上,对于银行业来说,无论如何变革、创新,合规永远是底线。赵建勋对此也呼吁道:“如果哪家银行在信贷上支持环境违法企业,那么这家银行也不会有长足发展。无论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合规的红线是一定要守住的,这也离不开金融科技手段的大力支持。”
北京银行小企业事业部总经理徐毛毛也将关注重点放到了金融科技服务风控管理上,具体则体现在贷款监控方面。据介绍,通过引进大数据,北京银行专门研发了单独的系统进行预警。不过,就纯线上的法人贷款业务而言,行业目前仍面临来自法律层面的制约。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也解决了不少非银金融机构一直以来的痛点。中煤租赁总裁张广斌就表示,区块链技术目前已经能为公司的日常经营提供解决方案。“比如在确权过程中,我们利用了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通过招标、中标、运输合同、采购合同、出库入库、运单等多个环节来确定权利的存在。像过往的一些保理,使用的都是空章或假章,这种情况将不复存在。每个环节的数据都能保证交易的真实存在。”如此一来,对手企业之后在平台上交易的所有流程,包括交易记录、凭证、资金的运用都能够满足银行后期的审批要求。“也就是说,将来银行等机构可以在后台直接点击放款,不必再参与前面整个交易内容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