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财经聚焦 > 正文

银行理财不保本 结构性存款“走红”

2018-05-30 09:40 来源:青岛早报
分享到:

对于喜欢把钱交给银行理财的投资者来说,结构性存款并不是一个陌生名词。2018年以来,结构性存款从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理财产品迅速“走红”,规模可谓“爆发性”的增长。记者了解到,随着资管新规的发布,银行理财保本保息的时代也将终结,尽管过渡期内仍有部分保本理财产品在售,但其“退场”已成定局。在此情况下,作为保本理财的替代者之一,结构性存款成为银行揽储“新宠”,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

结构性存款逐渐“走红”

根据央行披露的最新 《2018年金融机构信贷收支统计》,截至今年4月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增至9.15万亿元,仅前3个月结构性存款就已新增1.84万亿元,已超2017年1.8万亿元的全年新增规模。

记者了解到,结构性存款是一种收益具有浮动特征的金融理财产品。在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将投资收益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商品价格及其他金融类或非金融类标的物挂钩,目的在于使存款人在本金得到保证的基础上获得更高收益。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岛城不少银行营业网点都有结构性存款的产品销售,许多市民在存款或办业务之余也会询问结构性存款的情况。“受资管新规影响,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将逐步退出市场,市民对这些慢慢兴起的存款产品也比较感兴趣了。”南京路一家银行理财经理介绍说,事实上投资者对刚性兑付的投资产品需求仍然较高,银行需要新的产品填补这块市场空缺,而当前最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中除了大额存单产品即是结构性存款产品。

收益存在上限和下限

与普通存款相比,结构性存款的最大特征在于其利息与挂钩标的物收益表现相关,具有浮动性特点。融360数据显示,上周结构性存款发行量共41款,其中33款为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59%,较上周上升了0.1个百分点。

记者采访了解到,结构性存款的收益存在上限和下限。例如,一家银行近期发行的个人结构性存款产品,其投资起点为5万元,投资期限在32-181天不等,预期年化收益率最低为2.6%,而最高则为4.7%。其产品说明书显示,应在存款到期日向投资者支付全部本金,但实际支付利息是“汇率挂钩型”。投资者在汇率表现最不利的情况下可获得2.6%的收益,而在最有利的情况下可获得4.7%的收益。

对此,融360理财分析师提醒,结构性存款有收益上限和下限,一般银行披露的均为收益上限,但是这个收益率是有可能达不到的。

收益同样存在风险

记者了解到,结构性存款将获得的是预期利息,而银行理财产品是预期收益率。结构性存款本金投向的是银行存款;而理财产品的本金一般投向了低风险固定收益类资产,本金和预期收益都不在存款保险范围内。从收益率来看,结构性存款一般是保本的,而银行理财产品既有保本型又有非保本型。那结构性存款所承诺的“保本”又是何种形式操作呢?据多位银行理财经理介绍,假设投资者存款100万元,为保障资金安全,银行可能拿99万元做存款,另外1万元,银行会拿去做债券、期货、黄金、外汇等风险投资。后者的收益可能会很高,最差也就是赔干净。综合来看,投资者的100万元资金,即使最差的情况也能拿到99万元和存款利息,即实现“保本”。

“按照资管新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将陆续退出资管市场,因此结构性存款可能成为其替代品之一,适合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人。”岛城一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刘女士介绍说,结构性存款只是本金相对稳定,收益同样存在风险,如果它挂钩衍生品的比例较高,有可能达不到预期收益。因此,投资者应根据资金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一定比例的投资配置,购买时看清产品的风险提示。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