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
根本在制度,文化勿小视
春节即将来临,许多单位都在忙着给领导拜年、送礼,这甚至成为节前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照惯例,各地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又要出台通知,再三重申关于节日期间不得收受礼品和有价证券的要求。然而,节日送礼文化如同韭菜般割了一茬又一茬,总也无法根除。如何改变这种不良社会风气?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社会学教授崔凤认为,节日送礼其实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这种传统的初衷是好的,平时亲戚朋友之间可能疏于联系,感情不能很好沟通,正好借助节日互赠礼品表达感情。这种亲朋好友之间互赠礼品是值得提倡的,比如逢年过节给老年人送礼物,他们一定会乐于接受。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送礼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异化,成为个人为自己牟利益的一种手段,给领导、给上级送礼成了一种风气,而且送的礼物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礼轻情意重”的礼物,而是具有较高金钱价值的礼物,有的人甚至直接送购物卡和现金,这种送礼与行贿之间的界限已经非常模糊,这种形式的送礼应该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并极力遏制。
崔凤认为,要想遏制送礼行为的异化,最根本的手段是制度。比如下属给领导送礼可能也只是为了表达一种感情,这是允许的,但是送的礼物过于贵重就应该对其制止了。我们可以在制度中设置一个金钱额度,这个额度以内的可以视为送礼,超过这个额度的就算作行贿。当然制度的实行还需要很多监督手段,制度的制定者要深入探讨,找到有效的监督手段保证制度的运行。同时,文化在我国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视。记者 鲍福玉 景毅 实习生 刘洪梅 赵楠
■编后
别让拜年变了味
年关变成“礼”关,让人心里着实难安。为了过好这一关,送礼的自然累得不轻,收礼的也心累心烦。按理说,平时大家都忙工作,缺乏交流的机会,借春节这个机会给上级机关和领导拜个年,联络联络感情也是应该的。但是,总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拜年弄得变了味。
的确,当年底送礼成为单位和个人的“必修课”,也许,很多人早就忘了春节的本来面目。要知道,春节本是一个互相拜年、问候、祝福的节日,拜年时送些什么,只不过是其次,而现在,礼品喧宾夺主,成了节日的主角,似乎只要礼送到了,也就算拜过年了。
礼当然不能白送!俗话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时候,“拜年”只不过是个借口罢了,以拜年之名行行贿之实,礼品也早已不是什么水果、土特产,而动辄是购物卡、代金券甚至是更为贵重的礼品,如此拜年,和公开行贿又有什么区别?如此下去,必然触犯党纪国法,败坏了社会风气。
都知道拜年送礼是不正之风,许多党员干部从内心来说都不愿拜年送礼,但人们却纷纷陷入了“明知不对,却不得不干”的恶性循环。前不久,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从上到下“改进作风”开始成为共识。真希望能借着这股东风,把变味的拜年送礼风彻底整治一下,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链条,让所有人都过上一个清清静静的春节!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