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科技创新有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
数字金融能够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扩展覆盖范围、提升效率,这正是传统普惠金融面临的突出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邮储银行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持续推进作业自主化、营销批量化、风控系统化,全面深化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例如:在信贷领域,建设“信贷工厂”,采用自动化决策模型,实现业务自动审批,推进贷款流程优化;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普惠金融主体客群推出了“邮E贷”系列产品;支持农商户“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推出了“掌柜贷”产品。在技术领域,大力推广移动展业,破解实现服务推介与业务处理无缝衔接。在支付领域,5年来,邮储银行电子银行交易笔数达390亿笔、交易金额37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邮政集团旗下拥有邮政、金融、速递物流和电子商务等多板块资源,具备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商流“四流合一”的先天优势。邮储银行以整合邮务、金融和速递物流三大板块资源为切入点,依托科技创新,形成了“互联网金融+农村电商”“互联网金融+速递物流”“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商”等新业务发展模式。目前,邮储银行与多家互联网企业开展跨界合作,形成了协同发展的新业态,极大丰富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内容,有力提升了对普惠金融客户的服务支持。
消费信贷“互联网+”升级打造“线下+线上”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消费驱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消费升级趋势显著,对消费金融的需求快速增长。站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商业银行迎来的是消费提速和“数字经济”叠加的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邮储银行提出了“以金融为中心,打造全场景式覆盖的一站式家庭生态经济圈”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则是,不断升级“线下+线上”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邮储银行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主动迎合市场、百姓需求,目前已形成住房贷款、汽车贷款、额度类贷款三大类产品,覆盖客户各类消费需求,重点支持百姓教育文化、旅游休闲、养老健康、绿色环保等新兴消费领域,同步探索金融科技,引入外部大数据,打造一系列全线上消费信贷产品;在丰富金融产品的同时,邮储银行以“幸福·加邮”社区行主题活动为抓手,引入生态金融理念,定制一站式金融服务,构建“产融结合”新模式,与汽车厂商、蚂蚁金服、车险公司、消费企业等合作伙伴对接线上、线下服务渠道,让消费金融服务深度嵌入百姓生活场景中,使客户获得良好的服务体验,打造消费金融新生态。
2016年,邮储银行顺应国家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的政策导向,先后向市场推出旅游贷款、环保消费贷款等贷款产品,推出线上支用和刷卡支用功能,打通线下产品线上服务通道,备受市场关注。2017年,邮储银行进一步结合自身优势,扩充产品线,同时探索金融科技,应用新技术,打造了“邮享贷”“邮薪贷”“邮学贷”“邮家贷”等一系列全线上信用消费贷款产品,从贷款申请到支用最快仅需10分钟,拓展服务领域和客群,客户反响良好。
在一系列产品、服务的推出和升级下,邮储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亦迎来快速发展。5年来,邮储银行累计发放消费贷款达1.4万亿元,积极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有力助推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真情回馈社会植入践行社会责任基因
5年来,邮储银行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市场各方、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与此同时,邮储银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树立负责任的大行形象。
推动金融精准扶贫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5年来,邮储银行充分发挥网络、资金和专业优势,主动践行大行社会责任,创新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逐步探索出一条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产品创新为基础、以风险分担为保障的金融扶贫新模式。
按照“一行一策”的思路,邮储银行在全国建立了100家金融扶贫示范支行,因地制宜开展金融扶贫工作。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邮储银行创新推出了金额5万元以内、期限3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的扶贫小额信贷专属产品“惠农易贷”,加大扶贫小额贷款精准投放力度。与此同时,邮储银行坚持“一县一业、一行一品”特色发展思路,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优势,通过信贷支持贫困户发展地方产业,实现脱贫增收,变“输血”为“造血”。另外,通过构建“银行+政府+农户”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创新多方风险分担模式,邮储银行探索建立了金融扶贫商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有效解决了贫困户抵押担保难题。
截至今年6月底,邮储银行在832个国家重点贫困县(区),持续抓好贫困地区小额贷款服务,支持贫困户通过生产经营脱贫增收,2015年至今,已累计投放小额贷款1000多亿元,服务农户110多万人次,贷款余额60多万笔、金额450多亿元。
践行绿色理念致力于打造环境友好型绿色银行
当前,我国环境治理任务繁重,绿色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国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绿色理念实践层面,邮储银行通过完善差异化绿色金融政策,坚持“环保一票否决制”,优先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严格限制“两高一剩”行业客户和项目授信,有力促进了实体经济的绿色发展。与此同时,邮储银行还大力推进低碳绿色运营,制定能源管理规定和绿色采购指南,构建绿色供应链。
发展绿色金融首先离不开健全的组织管理机制。目前,邮储银行董事会统一领导制定了绿色信贷发展规划,且设立了董事会社会责任委员会,负责监督、检查和评估绿色信贷战略、政策、基本管理制度等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同时,成立了“绿色银行”建设领导小组,由行长担任组长,其中总行有28个成员部门,分工协作,形成建设合力。
在此基础上,邮储银行持续健全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制度体系。以绿色授信政策为例,邮储银行制定了绿色金融授信政策、“两高一剩”行业授信政策、71个重点行业(绿色)授信政策和50个小微企业授信政策指引,细化重点行业环境与社会准入标准和管理要求,差异化绿色金融政策。据统计,邮储银行累计制定绿色信贷分类、绿色采购等40余项绿色银行相关的政策制度,修订60余项政策制度,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制度体系。
此外,邮储银行持续健全绿色金融创新机制,建立“绿色通道”,积极创新光伏扶贫贷款、“掌柜贷”、小水电贷款、林权抵押贷款、污水处理收益权质押贷款等绿色信贷产品,积极投资和承销绿色债券。结合自身优势与特点,邮储银行重点围绕绿色交通运输、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工业节能节水环保项目、绿色装备制造等十大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做大做强绿色金融。5年来,邮储银行向绿色信贷领域累计投放资金2000多亿元,有力支持了绿色经济发展。
把普惠金融向公益领域延伸用行动力树立中国公益领域新标杆
邮储银行在不断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与能力的同时,始终将奉献爱心、回报社会作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积极参加抗震救灾,热心支持慈善公益、文化教育、青年创业等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今年3月20日,邮储银行在成立十周年之际对外宣布,其整合内外部资源打造的开放性公益平台——“邮爱公益平台”正式运行,自此,邮储银行把每年的3月20日,即成立日确定为邮储银行公益日。
“邮爱公益平台”是邮储银行进一步发挥优势,整合内部外部资源和线上线下资源,系统性、持续性开展公益事业的重要举措。其愿景是秉承普惠金融理念,凝聚社会力量,唤醒公益意识,传递人文关怀,以常态化、多元化、可持续的方式推进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努力成为中国公益事业的创新者和践行者。
通过坚持开展关爱社区老幼、贫困山区爱心捐赠、金融知识宣传教育、青年创富大赛等系列社会公益活动,创立“邮爱公益平台”,邮储银行正为我国公益事业发展不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