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外贸数据刚刚出炉。据青岛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青岛市进出口总值80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高于全国、全省4.9和3.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326.9亿元,增长1.6%;进口3729.8亿元,增长12%。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青岛进出口值稳定在第5位。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预期增长3.1%,低于2022年的3.4%。世贸组织(WTO)最新预测认为,2023年全球贸易增速或将只有0.8%。
在全球需求疲软、复苏停滞、贸易整体下降的大环境下,青岛进出口市场份额同向增长,着实不易。逆风中,青岛不断突破思维的惯性、昨天的逻辑,以认知的升级、自我的更新,推动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形成更强合力,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打开新天地。
开放是青岛的底色。
新动力
发展之稳,从来都是主动求进之果。从前11个月各项指标看,青岛外贸不惧外部变化、持续向上生长的根源来自于“新动力”——
外贸结构优化,新势能显现。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值5208.1亿元,增长6.8%,占进出口总值的64.6%。竞争优势更强、“智”造程度更高的机电产品出口2093.4亿元,增长5.9%,占出口总值的48.4%。其中,家用电器出口310.5亿元,增长22.2%;汽车零配件出口212亿元,增长9.6%;汽车出口75.7亿元,增长105.5%。
提升港口服务和效率是青岛国际枢纽能级跃迁的关键。
合作区域变阵,新市场起势。前11个月,青岛市对东盟、美国、欧盟、日本分别增长15.5%、5.7%、6.1%、2.8%;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194.4亿元,增长6.8%,占进出口总值的52.1%,占比提升0.3个百分点。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国家战略机遇加持,青岛更加开放多元的合作环境,正释放出蓬勃的外贸红利。
进口是今年青岛外贸增长新主力。前11个月,青岛市原油进口值增长4.2%,占进口总值的19.8%;机电产品进口值增长46.2%,占进口总值的16.8%;成品油进口值增长77.3%;大豆进口值增长47.7%。有专家称,大宗商品进口增加,依托的是腹地庞大的石化、冶金、橡胶等产业发展,这也是国内需求复苏的首要证明。特殊时期更能看出平日之功。大宗商品进口的勃发,离不开数年如一日提升国际航运枢纽能级的“精心培育”。
新风景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曾说过,在动荡的时代里最大的危险不是变化不定,而是继续按照昨天的逻辑采取行动。这句话在当下变化莫测的外贸行情语境中,同样适用。
青岛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2.17万家,正是他们应时而变、顺势而为,以每日一小步的进化之姿,才形成了青岛外贸全局不断向上生长之势。
看外贸龙头海信——经年累月的投入,坚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的全流程本土化,因地制宜地将工厂、供应链和研发团队部署在海外主要的销售市场。如此,产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交付,也能根据市场变化快速调整方向、优化升级。海信的全球本土化能力,是出海的“硬实力”,也正成为更多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化竞争的“核心方法论”。
第134届广交会海信展区。
看传统外贸基地——近日,商务部发布2023年度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考核结果,胶州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运动帽),平度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睫毛制品),西海岸新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船舶海工)顺利通过“国考”。至此,青岛已入列“国家级”的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达到15个,覆盖家电、服装、船舶、化工产品、汽车及零部件等技术创新领先的传统优势产业。从小散乱的加工贸易起步,壮大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青岛外贸业在“有形之手”的托举中重塑产业价值,确立在全球供应链的新方位。
新作为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稳是外贸面临的最大挑战。此时,既要把握当前的“形”,又要把握长远的“势”。很多机会窗口,往前进一步,抓住了、干对了,就能事半功倍。
从国家层面来看,4月份商务部推动出台《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此后,围绕这个综合性政策,又陆续系统出台了跨境电商海外仓发展、加工贸易、新能源汽车贸易、扩大进口等政策措施,形成了“1+N”政策体系。
今年以来,结合当下的精准施策和未来的长远布局,青岛商务部门亦是靠前发力、主动作为。
释放惠企政策红利。5月份,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青岛率先出台《青岛市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若干政策措施》,稳定企业发展预期;统筹各级资金3.1亿元,对小微外贸企业网上投保给予100%扶持,出口信用保险、进口贴息等政策享惠企业6500余家。
助力企业开拓市场。梳理20余个重点国家地区的税收投资指南,推送国别风险报告;将境外参展支持范围扩大到全部外贸企业,组织4170余家企业参加80多个境外展会,意向成交订单超350亿元。
青岛企业组团参加海外展会。
创新突破贸易业态。完成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全国首创成果28项,2项获国务院“最佳实践案例”;跨境电商进出口持续高速增长,连续两年蝉联全国综合评价第一档,稳居北方第一城。
持续优化贸易环境。完善“商务+港口+海关+税务”联动机制,会同海关、港口实现货物通关信息互通、业务共享;推广“保理+保险+科技”模式,帮助1000余家中小微企业,获得授信超20亿元。
逆风之下,纵使想保持在原地,也需要顶住压力、不停奔跑。相信,总结好、运用好与时俱进的“青岛打法”,青岛外贸必将抵御住一波又一波考验,实现促稳提质的发展目标。
作者 |刘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