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青岛国际品质生活博览会开幕式上,首批“青岛优品”名单发布。
■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聘请105名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担任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观察员。
■李沧区睿星农贸市场全要素智慧化建设后内部环境大变样。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也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市场监管部门直接面向市场主体,承担着商事制度改革先行者和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推动者的重任。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就是要为市场主体注入扎根发展的信心。信心来自何处?来自强劲有力的扶持政策,来自优质高效的企业服务,来自奋发有为的创业氛围。
今年以来,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紧盯高质量发展主战场,抓紧扛牢营商环境责任,全面提升作风能力,强化政策精准供给,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全力打造市场监管领域营商环境高地,有力激发市场主体发展动力活力,使营商环境成为推进青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截至11月末,全市实有市场主体212.9万户,同比增长4.0%。
优质高效的服务措施
企业申报办理3C认证需要多长的审批时间?青岛给出的答案是即时审批、一日清关。
营商环境说到底,是一个城市在企业投资贸易、个人工作生活方面的品质化和便利化的程度。今年青岛市市场监管部门推出了多项便利化改革举措,在提升市场主体发展质效上下功夫,其中一项就是3C免办服务贸易便利化改革,创新推行企业“3C免办自我承诺便捷通道”,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试点实现“即申报、即出证、即报关”,审批时间从5个工作日变为即时审批,3C免办企业清关缩短到1天。
企业开办是市场主体设立的第一关,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青岛市市场监管部门不断推进企业登记便利化改革,优化港资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流程,上线外资企业登记手机版本。同时在青岛自贸区开展“吊销企业股权变更登记”试点,允许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办理股权变更登记,理顺吊销企业股权转让流程。通过精准“放”,让市场主体进得来、出得去,创造了更为宽松便捷的发展环境。
信用是形成良好营商环境的基石,市场监管部门推出信用修复便利化,优化信用修复流程,开展信用修复全流程网办,出台优化企业信用修复措施,为失信企业开展套餐式信用修复服务,今年已累计为近1万余户企业修复信用。
一年来,青岛市市场监管部门多管齐下,提升服务效能,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动能。推出《市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为推动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出台《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效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品质服务和高效益运用。打造“食品安全一张图”,推进食品领域全生命周期智慧监管系统建设,实现食品领域各环节各流程的统一融合监管。开展农贸市场整治“攻坚克难”行动,制作省内首个农贸市场“电子地图”,创建优秀规范化农贸市场45处,推进《青岛市农贸市场管理办法》地方立法,提升市场环境和品质。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在青岛”城市品牌创建,截至11月底,处置消费诉求53.7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995.6万元。
强劲有力的扶持政策
营销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企业和人才的选择,影响着资本和人口的走向。优化营商环境就要想企业之所想,“走新”更要“走心”,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进阶,提供强劲有力的扶持政策。
今年青岛正式启动了“青岛优品”工程,集合全市、全系统质量品牌职能,建立完善的品牌工作体系,遴选出92家企业的100个项目进入第一批“青岛优品”名单。聚焦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着重在“质量惠企促发展”“标准化+”战略创新、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建设统一大市场等领域,出实招、求实效,实现优化营商环境与打造“青岛优品”两同步。
市场监管部门强化政策支撑,持续赋能市场主体发展,尤其是在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方面不遗余力。在全市建立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关于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二十六条措施》;开展“政银携手助小微”和“益小微”活动,联合青岛农商银行和邮储银行青岛分行为4万多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授信额度上百亿元。
聚焦产业发展,坚持既关注当下、又着眼未来,围绕小微经营主体发展、农贸市场监管、食品饮料产业链、药械化和广告产业发展等市场监管的重点领域,通过个性化、差异化的具体措施,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2023年推进食品饮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促进食品饮料产业提质增效。搭建重点产业链检企对接平台,成功举办10场检验检测赋能链主企业专场路演推介会,85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赋能智能装备制造等12个重点产业链10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81项,撬动全产业链增加值3000余万元。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成立市级质量技术帮扶专家库,为相关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搭建“双招双引”服务平台和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平台,其中“双招双引”平台已成功签约项目3个,总投资约95亿元;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平台收集446个技术交流项目,已签约企业4家。
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在市场监管领域,有企业因为对有关法律法规不了解,无心之失导致违法违规,不仅可能面临罚款,更会因受处罚而信用受损。为帮助企业防范和化解行政违法风险,今年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率先出台《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为企业提供菜单式行政合规事项指导服务,让企业从“不知是否违法违规”到“懂得判断并自行改正”,从源头上预防违法违规行为发生,推动了执法监督“端口前移”,实现由“惩罚监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
近年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以服务型执法纵深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执法新模式,通过实行事前“体检式”服务、事中“靶向式”执法、事后“康复式”回访,切实做到科学精准有效监管,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在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服务型执法获批第八批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这一工作模式被评为“青岛市十大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
在事前有合规指导清单,让企业尽量避免违规;在事后有“包容审慎”,通过轻微违法免罚制度、审慎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制度的推行落实,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市场主体依法予以免罚、依法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或采取对其生产经营活动影响最小的行政强制措施,给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生存空间。目前,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免罚事项达108项,涉及执法领域15个,累计免罚1.52亿元。同时,坚持“重违严罚”守底线,截至11月底,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查办案件32133件,案值5270.1万元,罚没款4838.5万元。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面向全市212万市场主体,设立了207个“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联络站,积极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这在全市尚属首次。在首批联络站设立的基础上,又聘请了105名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担任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观察员,共同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营商环境工作走深走实。 (吴帅)
市场监管领域“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名单
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十大金牌案例”
1、青岛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青岛优品”工程,推动质量强市建设
今年全面启动“青岛优品”创建工程,紧紧围绕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三大领域,构建“青岛优品”的品牌、标准、评价、推广和保护等五大体系。组织举办2023青岛国际品质生活博览会,设置“好品山东”“青岛优品”,全方位展示企业品牌。以“青岛优品”融合市场监管多项职能,全力服务企业质量品牌建设。“青岛优品”发挥品牌示范对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推动质量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青岛连续6次获评省对市级政府质量评议A级等次。
2、青岛市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开展益小微行动,帮扶小微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在推进个体私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开展以帮扶小微经营主体为重点的“益小微”系列行动。其中在“政银携手益小微”活动中,联合青岛农商银行、青岛邮储银行、青岛市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共同搭建政银合作机制,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4.8万余家,截至目前,已累计投放贷款138.8亿元,缓解小微经营主体融资难题。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认定区级“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535户,市级“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62户。
3、李沧区市场监管局:全要素智慧化建设,赋能市场提档升级
睿星农贸市场在“互联网+”的赋能、政府政策的引导,以及消费升级带来的高质量诉求背景下,从市场智慧服务要素、智慧监管要素、智慧消费要素等方面着手,转型升级,智慧场景打造农贸市场基础服务新标杆,“一云多端”智慧系统实现农贸市场全链条动态监管,政企合作带动农贸市场经济消费新模式。赋能实践效果显著,该市场参与全国首批农贸市场服务认证,并获得全国首个“五星级服务认证”农贸市场称号。
4、西海岸新区市场监管局:创新服务机制,助力企业“知产”变“资产”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青岛西海岸新区受理窗口”获批设立后,创新服务机制,推动商标便利化改革,建立商标权质押登记“网上办”“加急办”绿色通道,打造“半小时服务圈”,为新区及周边地区提供便捷高效一站式商标服务。2023年以来,国家商标窗口颁出首单专利权质押融资证书,促成商标权质押融资3.33亿元,在全省12个国家商标窗口中居首位,“知产”变“资产”加快破题。
5、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前置服务强作风,检企对接解困惑
打造检验检测认证赋能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检企对接平台,组织检验检测认证赋能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链主企业路演推介会,支撑区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检企对接路演推介会已成功举办10场,发布检企供需清单105份500余项,85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赋能装备制造、医疗器械、智能家电、食品饮料等12个重点产业链和海尔、海信、澳柯玛等100余家链主链上企业,达成81项合作协议,撬动全产业链增加值3000余万元。
6、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优化消费环境,激发历史城区新活力
坚持消费环境也是营商环境,以打造“放心消费在青岛”城市品牌,推动历史城区消费高品质提升。全面落实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打造6个消费维权服务站,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推动承诺亮诺全街覆盖,引导98家消费纠纷易发企业加入在线消费纠纷解决(ODR)机制,指导成立市南区西部消费纠纷调解中心,组建专业调解团队集中处理消费投诉,满意率提升到97.6%。
7、市北区市场监管局:擦亮诚信计量品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以“扶农诚信计量”为特色品牌建设,以统一配置、统一管理、统一检定、统一监督等“四个统一”为抓手,在市北区开展农贸市场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工作,让消费者的“菜篮子”和“米袋子”拎得更准。截至目前,已有43家集中交易场所完成“五项制度、四个台账”诚信计量体系制度建设工作,覆盖率实现100%。坚持“刚柔并济”,目前已查处市场内经营者计量违法行为12起。
8、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推行“免罚清单”制度,助力优化法治环境
深入推行服务型执法,创新出台更加契合市场主体需求的包容审慎监管制度,率先推出轻微违法“免罚清单”,让更多的市场主体感受到公平正义和执法的“温度”。今年以来,全市共办理免罚案件1086件,同比增长42.15%;免除罚款金额3973万元,同比增长20.25%。目前全系统累计办理轻微违法免罚案件3039件,为市场主体免除罚款金额已达1.52亿元,真正实现了为市场主体“减罚款”“减干扰”,让企业“留得住、愿意干、发展好”,用“小清单”放大了营商环境“暖效应”。
9、即墨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综合监管一件事”试点,追求监管效能最大化
创新开展“综合监管一件事”试点,以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服务为目标,以跨部门综合监管、联动服务为切入点,将各部门与食品生产企业相关联的监管事项梳理整合为“一件事”,实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联企助企、有呼必应、无事不扰”,最大限度减少涉企检查次数,追求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干扰最小化,助力企业谋求更大发展。目前,该试点已被列为省级“揭榜挂帅”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项目,并已纳入青岛市营商环境创新(3.0版本)候选政策。
10、胶州市市场监管局:全面推行触发式监管模式,助力企业加强自我监管
建立触发式监管机制,深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为新兴业态提供宽松的市场发展环境,同时设定不可逾越的监管底线,一旦企业触碰监管底线,即启动监管执法。全面推行触发式监管模式以来,今年共开展双随机涉企检查124起,除受理举报投诉外,未发生一起随意涉企检查。严格落实轻微免罚制度,共作出不予立案或不予处罚决定155起,免除罚款金额5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