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零售正在成为商业竞争的“主战场”。
一方面,即时零售、社区团购商业模式不断演化;另一方面,京东和天猫等电商巨头明显加快了在这一领域的布局。近日,国美也转而聚焦折扣零食和社区团购等业务,与早些年以苏宁小店进入社区零售的苏宁易购再度站上同一赛道……
社区零售赛道越来越“卷”,这是青岛本土从业者的真切感受。一个充满挑战的大变革时代已经到来,身处其中,如何才能杀出重围?
社区零售市场规模扩张
社区零售激烈竞争的背后是购物习惯的变化,在家门口消费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
天风证券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社区零售市场总规模约为11.9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5.7万亿元。
“蛋糕”越来越大,分食者也蜂拥而至。青岛真诚连锁超市总经理戴同尧真切地感受到,社区零售赛道越来越“卷”了——以前1公里内只有1家超市,现在可能有3到5家,而这一数据还有增长的趋势。
作为社区零售的重要发力点,近几年,便利店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便利店数量达到30万家,年增速达到19%。与此同时,社区便利店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张,2019年至2021年,社区便利店规模占比从30.4%迅速上升至58.7%。
“池子”变挤,盈利的门槛也明显提高。戴同尧介绍,“以前新开的门店一年内就能轻松盈利,而现在三年能实现盈利就不错了。”与之相印证,《2023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2年,便利店平均单店日营收从5297元下滑到了4794元。
低价、精细成为“制胜法宝”
“卷”的现状之下,钱越来越难赚,各大商家使出浑身解数争夺消费者,以各自优势“割据一方”。
低价正成为社区超市的“护城河”。不难发现,不少社区超市卖的生鲜蔬菜比菜市场还便宜,这其中的关键一环就是供应链。
居民在真诚超市“扎堆”选购商品。
为了把蔬菜、蛋肉等生活必需品做成具有价格优势的产品,早在5年前,真诚超市就着手布局产地直采。“为了实现批量直采,我们扩大了采购半径,派采购员到各蔬菜和生鲜肉食生产基地谈合作。以前我们的采购团队只有几个人,现在已经达到几十人。目前,真诚超市41家连锁店每天仅蔬菜就可以消耗几卡车。”戴同尧表示,因为价格优惠,有些小摊贩甚至会从真诚超市购买蔬菜再拿到路边卖。
在构建有竞争力的蔬菜生鲜供应链的同时,更短的账期也成为社区超市与供应商谈判的重要筹码。“相较于大型商超超过一个月的账期,我们最快在一周内就能给供应商结账,虽然这给企业经营的现金流带来很大压力,但保证了我们商品的平均价格比大型商超更低,这也是真诚超市能够在社区消费中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戴同尧说。
与社区超市相比,空间和产品品类更为受限的社区便利店主打一个“精”字——更精细的产品组合并及时调整产品品类,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保持消费者的新鲜感。青岛友客便利信息中心总经理张延涛告诉记者,对于如何保持消费者对商品的新鲜感,每家便利店都有各自的“法宝”,友客便利店通过销售数据分析商品陈列,用数据指导哪些商品应摆在哪些位置或摆放在哪些门店,并且对这一指导体系不断优化升级。
深耕线下拓展新经营空间
在竞争中是补短板还是拉长板?青岛本土社区零售的从业者大多选择了后者,对“即时零售”这类线上业务往往敬而远之。一位商超负责人表示,“即时零售很难帮助商超盈利,商超需要贴钱做在线业务不说,消费者对即时零售的忠诚度也有限。一旦商家放弃贴钱做线上,消费者很有可能再择它家。”对此,戴同尧也深表认同,真诚超市曾想拓展“到家”业务,但实践发现,到家业务很难实现盈利,难以做到可持续,因此,真诚超市选择了将精力放在线下,专注以价格优势吸引到店顾客。
而青岛发力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也让从业者们看到线下商业更大的潜力。目前,青岛七区已经建成39个“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计划今年还将推出30个。而推动更多连锁化、品牌化的便利店和社区超市进社区,提高社区商业的服务能力,正是建设“便民生活圈”的重要工作。
青岛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全市真诚超市、友客、7-11、可好等品牌连锁企业共发展连锁便利店2400余处。
随着“便民生活圈”加快布局,青岛社区零售的从业者也在积极拓展新的经营空间,以期在社区商业服务中扮演更多的角色。友客便利就正在扩大便利店的到店场景,未来将开拓洗衣、托管等业务。戴同尧也表示,真诚超市以成为“青岛的胖东来”为目标,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性价比的商品和暖心服务,“我们希望零售能回归本质,即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让消费者感受到商业的真诚和美好。”(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丁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