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讯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冒充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名义,以开推介会、知识讲座等方式,向老年人推销高收益高回报理财产品,忽悠老年人把钱投进这些精心设计的骗局,使老年人积攒大半生的积蓄往往打了水漂。近期,客户王阿姨来到交通银行青岛嘉定路支行办理转账业务。经了解,客户王阿姨前几天经人介绍,了解到一款理财产品,月利息1%,经与对方联系,对方“理财公司”要求其将款项存到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中,然后通过其公司的平台操作,利息按月支付,该公司工作人员与王阿姨的交流均为电话联系,王阿姨信以为真,按对方要求来到交行准备把账户中款项汇入客户指定账户,但因王阿姨年纪较大,未开通网银转账功能,故来到支行准备办理转账业务。
支行营运副主管了解客户情况后,意识到这是一起对方利用王阿姨追求高收益理财的心理,通过第三方平台操作转移客户资金的风险事件,于是告知客户可能遭遇非法集资,支行工作人员一方面劝阻客户不要汇款,另一方面致电客户的直系亲属进行核实,并协助客户进一步分析该事件的真实性。在支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王阿姨再次拨通对方电话,但对方在一次接通后,后续再致电就显示电话无法接通,王阿姨也发现此事存在的种种疑点,便放弃汇款,支行建议王阿姨马上报警。同时建议其将已经泄漏的银行卡号进行挂失,密码进行修改。交通银行青岛嘉定路支行在此提醒老年人理财还是要以“稳”为主,比如配置些固定收益类产品,更能均衡风险和利润;要提高警惕,越是“高息”,可能是陷阱的概率就越大,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老年人最好不要选择高风险的投资方式,可以优先选择储蓄和国债等固定收益类投资,投资理财产品最好在子女家人的陪同下进行购买。同时,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各类账号密码、身份信息等,不要轻易告诉他人,切勿乱下手机软件,防止个人隐私信息被窃取,收到投资理财转账汇款的短信,要提高警惕并及时与子女等家人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