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正文

新型城镇化“下半场”,青岛放“大招”

2022-04-02 07:22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分享到:

新型城镇化“下半场”,青岛放“大招”

让新市民“定心定根”:将全面放开放宽城镇落户限制,取消人才落户缴纳社保年限限制

培育发展青岛都市圈:将构建济青陆海发展主轴、青威日沿海发展轴、青烟综合发展轴

优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推进“94521”工程,重点建设16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换挡提质迈入快车道。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市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下发《关于印发2022年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工作要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2022年全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重点工作任务。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结构变动是最重要的增长动力来源,而新型城镇化恰好是城乡结构变化最集中的一个体现。”对于城镇化之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作用,有关专家曾如是表示。

2016年,青岛城镇化水平首次突破70%,迈入城镇化中后期成熟发展阶段。2021年,青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7.17%,比上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步入城镇化的“下半场”,如何更加果敢地突破固有樊篱、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更进一步提高城市能级、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在城镇化更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充分挖掘巨大内需潜力和强大发展动能,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下一程激活动力,这是青岛必须回答的课题。

着力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新型城镇化“新”在以人为核心,“新”在人的城镇化。如何解决好人的问题?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着力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常住人口真正融入城市中。

畅通传统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渠道。2021年,青岛深入推进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创新城区稳定就业居住落户,为农民工落户和举家迁徙提供了政策支持,办理本市外落户超10万人。让转移人口进得来、住得下,能就业创业。2021年前11个月,青岛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6.61万人,其中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83万人;全市政策性扶持返乡创业4076人;共为230万人次农民工代发工资147.7亿元。青岛还设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2021年由市财政局分配各区市8900万元,用于支持区市加强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增强社区供给能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等。

当前,青岛依然存在人口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制度门槛较高、城镇聚集人口能力不强、人才入乡通道不多等问题。为让新市民“定心定根”,《通知》对2022年青岛在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上进行了部署。

按照《通知》要求,在户籍方面,青岛将全面放开放宽城镇落户限制,取消人才落户年龄和缴纳社保年限限制,将学历人才标准放宽至全日制中专(含技工院校、职业院校毕业),将技术技能人才标准放宽至初级工等级;扩大可落户产权房屋范围,在我市城镇拥有合法产权房屋人员或近亲属拥有合法产权房屋供其居住的人员,可申请本人及其近亲属在产权房屋处落户;畅通入乡返乡落户渠道;拥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等基本生活基础的进城落户人员,回原籍经常居住的,可将户口迁回原籍。

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方面,青岛将按照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公共服务,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招生入园工作;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推动参保扩面。推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落实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实施医保待遇清单制度,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开通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

同时,加强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岗位,青岛将组织农民工招聘大集100场,发布就业岗位10万个,全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以上,推动职业院校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和急需工种开展社会培训等。

从体制机制上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青岛还将推动一系列改革,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将包括持有居住证人口在内的常住人口作为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健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等。

提升青岛作为中心城市的承载力和辐射力

城市群和都市圈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态势从未像今天这样明显。

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显示,根据2020年“七人普”的数据,青岛76.34%的城镇化率仅位列全国第35位。作为衡量城镇化的核心指标,这意味着青岛作为中心城市的承载力和辐射力还不够强,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还有待提升。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部署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时提出,要依托城市群和都市圈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特别是抓好超大特大城市和县城这“一大一小”的发展。提升青岛作为中心城市的能级,《通知》勾勒了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培育发展青岛都市圈的蓝图。

青岛将构建济青陆海发展主轴、青威日沿海发展轴、青烟综合发展轴,打造青潍临港临空产业带、青日海洋经济带、青烟威先进制造产业带,推进青岛、潍坊、日照和烟台海阳、莱阳、乳山等率先同城化发展。

以毗邻区域融合增强都市圈辐射力,青岛将支持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胶州—高密临空临港协作区、平度—昌邑—莱州绿色化工联动区、黄岛—五莲临港产业联动区、海阳—莱阳—即墨海洋产业联动区等区域融合发展。加快推进青岛中心城区与海阳等周边地区市域(郊)铁路通达。联动共建土地资源、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节能减排等同城化交易平台。

“环湾引领、组团布局、蓝绿交融、网络支撑”,《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青岛优化城市发展布局的方向:东部区域,强化总部经济、现代金融、科技创新、商务服务、人文交流等功能,加快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内涵式发展;西海岸新区,发挥多平台叠加优势,强化航运贸易、临港经济、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功能,全面展现国家级新区特色风采;北部区域,强化物流贸易、临空经济、科技孵化、国际会展等功能,引导先进制造业有序向北集聚成群,增强城阳、即墨、胶州的产业和人口承载力;推动平度、莱西建设综合性节点城市,形成协同发展新格局。

具有深厚发展潜力的县域和新市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深度挖潜,青岛提出一系列向县域导入金融、基础设施等优质资源,引导县域特色经济发展以及做优做强新市镇节点的系列措施,将重点建设李哥庄、姜山、南墅、南村、新河、店埠等特色化发展的新市镇,对纳入省级清单的8个特色小镇加强监测监管。

优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青岛还提出推进“94521”工程,重点建设16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开工建设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加快潍烟铁路、莱荣铁路建设。推进济青高速公路中线(潍坊至青岛段)、明董高速公路、青兰高速公路(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蓝谷至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快速通道。加快7条在建地铁线路建设,力争2022年底实现4号线空载试运行。新开工4条地铁线路。

加快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

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优化城市发展理念,建设宜居宜业城市,打造人民高品质生活的空间,也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在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方面,下大气力改革探索。

根据《通知》,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今年,青岛提出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健全便民服务设施、完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加强城市空间治理和基层社会治理等12项要点任务。

促更新。青岛将在今年推进13个城镇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确保雨污合流管网“清零”。新建天然气管网200公里,改造老旧供热、燃气管网60公里。基本完成318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9.2万户。重点打造10处微更新示范片区,实施城市空间微更新项目80个。

强保障。青岛将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开工建设公租房1000套,为1万户居民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通过建设等方式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5万套(间)、共有产权住房(产权型人才住房)2万套。探索建立宅基地使用权与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衔接机制,将户籍在农村但无宅基地的人员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补短板。青岛将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70所;建设4个城市医联体、18个县域医共体,增加8000个以上托位。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智能化改造和200个经营性停车场联网共享,开展住宅小区停车开放共享试点。探索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一点多用”,统筹设立幼儿园、托育点、养老服务站、体育健身设施、微型消防站、维修点、食堂和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社区医院,发展社区商业,建设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增加非机动车停放设施。加快建设充电桩,优化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布局。

强治理。青岛提出推进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加强规划实施全过程监管。划定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统筹农业、生态、城镇空间。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要求,探索青岛“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推动的技术路径、管理模式和应用模式;最大化在城区建设口袋公园、街心绿地、慢行系统等公共空间。规划建设公园城市。推进行业部门网格融合发展,健全“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等机制。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承担着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先行先试任务的青岛将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支持即墨、平度、莱西探索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有偿退出,探索农民“三权”市场化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光)

青岛新型城镇化发展换挡提质

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扩大可落户产权房屋范围,在我市城镇拥有合法产权房屋人员或近亲属拥有合法产权房屋供其居住的人员,可申请本人及其近亲属在产权房屋处落户

●畅通入乡返乡落户渠道,拥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等基本生活基础的进城落户人员,回原籍经常居住的,可将户口迁回原籍

●按照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公共服务,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招生入园工作

●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推动参保扩面,推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优化城市发展布局

●东部区域,强化总部经济、现代金融、科技创新、商务服务、人文交流等功能,加快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内涵式发展

●西海岸新区,发挥多平台叠加优势,强化航运贸易、临港经济、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功能,全面展现国家级新区特色风采

●北部区域,强化物流贸易、临空经济、科技孵化、国际会展等功能,引导先进制造业有序向北集聚成群,增强城阳、即墨、胶州的产业和人口承载力

●推动平度、莱西建设综合性节点城市,形成协同发展新格局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