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城市发展所需人才“朋友圈”,孵化引进各类项目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青岛认定首批4个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日前,市科技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发布了青岛首批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认定名单,海尔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TVS REGZA株式会社、上海康地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胧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获得认定。
何谓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简单来说,就是我市以市场为主导,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在青岛市辖区外设立基地,就地集聚人才推动发展、吸引项目来青落地、建立国际科技合作渠道、对接海外创新创业资源,为青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本次认定的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已经在使用海外高层次人才以及孵化、引进重点项目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有效推动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科研成果转化,带动相关行业提速发展,也让人们看到了创新创业的“离岸效应”。
“就地”引才用才
基地分为创新类和创业类两类,其中,创新类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当地汇聚高层次人才,扩大我市发展所需的人才“朋友圈”。
2017年,上海市政府与海尔集团达成合作,在松江区设立海尔集团“产城创”生态圈,成立海尔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落地“智谷”项目,剑指成为全国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标杆项目。
海尔集团在上海松江区落地“智谷”项目,打造青岛在上海的“人才飞地”。资料照片
成立以来,海尔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不断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共在当地招聘200余人,打造了一支结构清晰、创新能力突出的多学科人才团队,研发人员占比近50%,其中有8位海外高端技术型、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了其带领团队在战略决策咨询、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的智囊和引领作用,助推沪青两地实现了联动发展。
现任海尔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及技术负责人谢海琴便是公司引入的管理人才之一。带领团队开展工业互联网领域核心技术研究,谢海琴发挥近年来在建设智能工厂过程中累积的经验和方法,并依托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了15大行业解决方案。谢海琴率团队将在上海研发的新技术新成果也“反向”输入到青岛,公司与青岛市政府合作,建设“工赋青岛”企业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助力青岛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2020年,谢海琴联合同济大学教授房殿军联合申报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为确保本项目的实施,房殿军在青岛成立了公司,以畅通与德国企业的科技合作渠道、沪-青产业交流渠道以及产学研合作渠道。
同样作为创新类离岸基地的TVS REGZA株式会社,则是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日本川崎市的“根据地”。TVS在日本拥有员工800余人,在电视画质、芯片、音响等方面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功底。在TVS的聚才支持下,由中日芯片专家进行技术合作,海信完成了4K画质芯片H3720产品的研发并成功上市,OLED产品和8K等新品上市也是技术融合的重要成果。
聚力孵化、引进项目
作为创业类离岸基地,上海康地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胧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则更侧重于为青岛孵化、引进各类项目,带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上海康地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作为青岛蔚蓝生物在域外城市开展引才及项目对接合作的桥头堡,上海康地恩围绕酶制剂等生物制品成果转化与产品开发,与华东理工大学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对接项目合作达十余项,已经推动多项成果在青岛实现转化,有效推动了青岛蔚蓝生物异地聚才、借力发展。
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博士刘圣鹏主要从事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等领域的产品与技术研发。2019年8月,在上海康地恩的“搭桥”下,刘圣鹏率项目及团队正式落地青岛,与青岛蔚蓝生物共同出资成立青岛蔚蓝赛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蔚蓝赛德致力于通过微生物技术、环保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多领域技术的联动,开发专一性强、活性高、易实施的环境微生物技术与产品,为青岛工业废水等的环保治理提供高效的微生物产品与配套解决方案。
上海胧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本次认定单位中唯一一家非上市企业。作为山东胧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运营着“上合—上海创业港”这一离岸孵化场所。据悉,基地为人才和项目提供了包括前台吸引、中台服务、后台支撑等在内的多项服务,实现了项目孵化在沪、产业化在青,研发在沪、生产在青,投入在沪、效益在青。
前华为技术总监廖介伟及其团队拥有全球领先的芯片系统研发和算法开发能力,经“上合—上海创业港”推荐参加了首届上合全球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金奖,项目已落地胶州市半导体产业园。他表示,在“上合—上海创业港”孵化期间,项目得到了资金、政策和空间的全方位支持。
目前,“上合—上海创业港”已孵化21个创新创业项目并成功注册11家企业,与高校8个课题组形成28项技术转移成果,促成企业与专家团队专利成果转化8项,涉及产业金额已达700余万元。
根据《青岛市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办法(试行)》,我市对离岸基地最高可给予2000万元补贴,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下一步,市科技局将进一步强化对离岸基地的管理和考核,力争实现更多的高端人才引进、智力成果转化和项目落地,更好地促进青岛新旧动能转换,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突破了区域桎梏,通过“飞地”栽下梧桐树,必将为青岛引来更多促进发展的“金凤凰”。(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