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锡复春
“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是英国著名供应链管理专家马丁·克里斯托弗在1992年下的论断。
时至今日,这一论断已成现实!新的全球供应链时代也将全面开启。
最近两天,青岛诚邀众多国际国内供应链专家学者、行业大咖相聚2020全球供应链上合峰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中英文同步的方式,在大会上碰撞思维、启迪未来,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全球供应链的趋势与展望等议题,探讨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变革,以便让青岛在新一轮供应链竞赛中抢得先机!
在我们探讨后疫情时代供应链的时刻,中国也即将迈入“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谁能更充分把握全球物流与供应链发展的大趋势,谁能更好把握物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颠覆性技术加速应用的大趋势,谁就能更好充分发挥供应链在全球资源化配置中的作用,大力增强在全球供应链的竞争力。
供应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部分发达国家建立社会化现代供应链服务体系和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将全球供应链竞争从企业微观层面提升为国家宏观战略层面。近年来,中国也实施并不断优化供应链战略。进入2020年,国家层面也不断发力供应链建设。
今年10月26日至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重点提到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刚结束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供应链作为一种新战略、新动能、新模式,作为软实力,可以极大地改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产业发展方式,改变城市发展方式,改变企业发展方式,对经济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四大优势推动行业盛会选择青岛
后疫情时代的全球供应链现状如何?未来将何去何从?这都是时下全球最关注的焦点。这样一场吸引众多关注目光的盛会为何会选择在青岛召开呢?
“稳定安全的供应链正是扩大内需、畅通大循环和双循环的关键。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青岛在大循环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都具有独特的双节点价值,正吸引着众多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纷至沓来。”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2020全球供应链上合峰会书面致辞时这样说。
青岛优势之一:众多产业链供应链企业聚拢青岛。
当前,中国正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站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前沿风口上的青岛,通过“双循环节点”城市的机遇,吸引众多产业链供应链企业聚拢青岛。今年1-11月,青岛民间投资增长12.3%,其中产业类民间投资增长达到14.1%,这是市场和资本用脚投票、主动选择的结果。同时,青岛面向更大的市场空间优化配置资源,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正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3条产业链,鼓励和成全企业创意创新创造,打造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的“4+1”发展生态,加快建设创业城市。
青岛优势之二:上合示范区加速崛起。
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绝不仅仅是上合相关18个国家间的事情,而是要推动上合国家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双边多边贸易合作。为此,上合示范区正加快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化交流、海洋合作五大中心的建设,其中围绕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全力打造海陆空铁“四港一体”的国际运输综合港,增强供应链配套服务水平,构建上合组织国家的货物绿色通道,助力打通以中亚、中国、日韩为主轴的物流与贸易大廊道,增强同全球供应链与产业链上下游的链接度,在这一过程中,必将会全面提升青岛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竞争水平。
青岛优势之三:青岛有着显著的开放优势。
近期,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用开放合作的事实证明,推动全球化是利益所在、人心所向、大势所趋。RCEP对于推动区域供应链升级与稳定意义重大,在助力RCEP经贸合作和供应链建设中,青岛有着显著的开放优势。根据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十个月,东盟已经成为青岛最大的贸易市场;在对日韩合作上,沟通要素资源的中日中韩国际客厅先后投入使用,中日韩消费专区也正在加快建设。可以说,在先行先试、主动融入RCEP成员国供应链网络,携手提升全球供应链竞争力上,青岛优势明显,大有可为。
青岛优势之四:青岛正全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供应链数字智能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中尤其以工业互联网对工业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方式的变革,对供应链的影响最为深刻。工业互联网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把企业的生产过程变成从生产到消费所有要素的互动过程,实现对工业经济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链接,将重塑供应链体系。为此,青岛正发挥工业门类齐全、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依托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全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撬动人才集聚、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加速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高效流动,打造面向胶东半岛、黄河流域乃至整个北方的国际供应链枢纽。
在新一轮竞赛中抢得先机
加快供应链产业创新,建设现代供应链体系,已成为国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服务“双循环”战略的重要内容。未来,青岛应如何“破阵出圈”,在新一轮供应链竞赛中抢得先机?与会嘉宾发表了各自见解。
“破阵出圈”方向一:首先要做好国内大循环。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表示,疫情对世界的产业链、供应链造成重大的冲击,但我们仍然处在全球化的时代,对全球化要抱有信心。“我们国家提出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入RCEP、加入TPP,就是要跟更多的国家合作推进自贸区,包括上合示范区等,这都是进一步推动全球化、推动多边主义发展的举措。”
樊纲还提到,要适应后疫情时代全球供应链的变化,首先要做好国内大循环。“这要求我们更好地加强自主创新,其次要求打通循环当中的各种堵点、各种梗阻,包括供应链以及物流体系当中的各种堵点。”樊纲指出,要用国内需求侧改革推动供给侧改革,通过需求侧发展带动市场发展。
“破阵出圈”方向二:建立更有韧性、更灵活、更敏捷的供应链。
“2020年是供应链变革、创新和增长的又一年,新冠疫情持续的时间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长。”峰会上,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全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瑞克·布拉斯根通过视频连线致辞。他认为,疫情使得供应链要适应意外事件的发生,要以敏捷性和灵活性的反应,确保客户需求得到满足,而且必须以最低的总交付成本,这就是现代供应链管理者的主要任务之一。
他表示,未来我们将在疫情后时代中发展新的合作伙伴,我们将继续前行,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更有韧性、更灵活、更敏捷的供应链。
“破阵出圈”方向三: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在上合示范区召开这次峰会,是我们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最新的实践,也是推动上合示范区建设高效、现代的流通体系,畅通开放之路的重要契机。”上合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孟庆胜表示。
据介绍,上合示范区通过建设互联互通的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互利互惠的贸易中心、建设互促互进的双向投资合作中心、建设互学互鉴的商旅文交流发展中心、建设面向未来的海洋合作中心,推动上合示范区发展全面起势。
孟庆胜表示,目前,上合示范区依托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常态化开行17条国际、国内班列,获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1—11月,上合多式联运中心集装箱作业量68.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开行欧亚班列360列,同比增加14.3%。上合示范区正在加快构建上合组织国家的绿色通道,争创第二批国家级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全力建设“四港一体”的国际联运综合港,最大限度为企业降低时间成本、运行成本以及制度性的交易成本,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行业以及企业,都应抓住供应链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依靠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依靠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经济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作为全国供应链体系建设及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双试点城市之一,青岛更应扛起供应链创新大旗,加速构建“供应链+”平台生态体系,打造引导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优质资源集聚的示范平台和工业物流供应链策源中心,驱动企业新旧动能转换、转型升级,在新一轮供应链竞赛中拔得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