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正文

个人征信查询过多导致无法贷款?一个青岛小微企业的艰难申贷路

2020-04-07 21:37 来源:蓝睛新闻
分享到:

某小微企业负责人汪先生:有上百号工人在那边施工,需要有大量的工费支持,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公司经营不下去。

2015年,汪先生创办了这家公司,主要承接建筑工程装饰施工,五年时间发展成为多家国内一线房地产企业的合作伙伴,年营业额也从创业初期不足百万到现在超过千万。以往,公司每月至少有70万元的回款,支撑正常运转,但今年受疫情影响,直到一季度结束,公司也只拿到了一笔不到30万的款项,资金链异常紧张。要想活下去,必须找到资金过渡。

某小微企业负责人汪先生:现在公司一切都是向好,各项项目也在有序推进过程中,但是只有后续的资金解决了,才能很好地运转下去,否则就很艰难。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银行信贷是解决资金难题的首选。2月初,我市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保经营稳发展的“十八条”,紧接着五部门又联合推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春风行动”,这让汪先生看到了希望。比对了农业银行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纳税e贷”申请标准后,汪先生认为自己2019年纳税额10万元、纳税信用等级B级完全达标,于是在2月21日进行了申请。

某小微企业负责人汪先生:当天下午银行告诉我就没法放款,原因就是我个人的征信被查询过多,我就接受不了。如果说是我个人逾期不给我放款,没有问题,如果是的我的公司纳税不够,不放款也没有问题,但是(征信)查询次数这个事情不是我能决定的事,有些是我授权的,有些是我压根不知情的查询。

被拒绝后,汪先生抓紧转向其他银行。3月初,他又向青岛农商银行咨询了“市民贷”和“税e贷”两款产品。

某小微企业负责人汪先生: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两款产品也不适合我,因为我的十七次“逾期”,但是这个逾期是他们银行内部的,我在国家(征信)系统里是不逾期的。

面对银行的接连拒绝,3月上旬,心急如焚的汪先生找到了企业注册地市南区金融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会不遗余力提供帮助。很快有六家银行电话联系了汪先生,但最后只有工商银行批准了一笔10万元的信用贷,这也是汪先生跑了近两个月后,申请到的唯一一笔贷款。汪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企业必须支付的员工工资加上材料采购,大约有150万元的资金缺口,这笔贷款显然难以解困。

某小微企业负责人汪先生:疫情之后,所有我接触的这些金融产品,在我看来,都是老政策,无非是力度加大了,贷款的入门台阶依然在那摆着,表面上看起来很完美,实际上进不来的还是进不来。

对于汪先生的遭遇,职能部门明确回复,银行以征信查询过多和内部逾期为由拒绝贷款并无道理,但是对于这样的做法确实无法干预。

青岛银保监局工作人员:银行这么干事,我这边也没有好的方法给到你,就是多问几家银行。

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工作人员:您这种情况,疫情期间比较普遍了,来咨询的也挺多,我可以跟您联系联系那边,但是我没法干预它。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立坚:大银行它有一个从自己视角控制风险的做法,现在的风控是标准化的风控,根本不是一种定制化地、差异化地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的金融服务。

小微企业贷款难并非新生事物,那么,金融“春风”如何才能消弭信息鸿沟,真正帮助企业度过融资难的玉门关呢?在专家看来,在精准画像和分担风险上,政府可以有所作为。苏州尝试通过整合78家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信息,搭建地方征信体系,帮助企业画像,为金融机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疫情期间,宁波落实浙江省提出的发挥政策性担保机构作用,推出国内首款采用财政、担保、银行三方联动的融资工具“微担通”,激励银行机构为小微企业“输血”。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这样的话就能够让金融机构更有效地去放低它的这种门槛,相当于政府用自己的信用也好,或者担保资金也好,去撬动更多的商业性资金,去更好地服务支持小微企业。

记者从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了解到,目前我市政策性担保公司仅限于农业领域,汪先生的企业无法通过政策性担保机构获得帮助。在四处碰壁后,汪先生透露,企业眼下还有110万元的资金缺口,正在考虑通过民间借贷来解决,这意味着企业今年有可能要付出近30万的利息,而如果是银行贷款利息只要6万元,这样的成本让他感到压力。

某小微企业负责人汪先生:但是我也没有办法,只有这样子企业才能活下去。


本台短评:要敢于啃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硬骨头”

要让市场形成万木葱郁的热带雨林,必须不断培育新动能、新产业、新的市场主体。根据相关报道,青岛有近40万家小微企业,他们就如同市场中的“种子选手”,当努力与机遇结合,就可能成为未来之星。而要想抵达未来,必须立足当下,走出困境。诚然,小微企业融资难,有切实存在的现实困难,但是改革进入深水区,没有一个问题不是“硬骨头”。越难,越考验推动工作的勇气智慧,越体现解决问题的担当作为。面对疫情带来的“倒春寒”,需要我们找准痛点,瞄准需求,积极借鉴他山之石,千方百计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帮助,用更多的实招、支持,让他们在这个春天感受到融融暖意、树立发展信心。因为只有走过春天,才能走进收获的秋季!

责任编辑/林咏梅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