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打了两天的电话,咨询了多家银行,胡卓逸想寻求的贷款还是没有着落。
胡卓逸是武汉一家成立刚满四年,注册资本为300万小微企业的法人,他的公司主要承接省外公司的通信工程设计和通信线路、设备安装需求,提供劳务人员进行服务,目前公司共有15名员工。
随着湖北地区的逐步解封,他的公司即将复工。在考虑如何让湖北工人安全有序地返回开工地的同时,胡卓逸也在积极筹措让公司运转起来的资金。
“此前没有在银行进行过企业贷款,最近新闻里提到银行扶持企业政策比较多,所以想试试,贷款金额希望在80万左右,因为最起码要保证3个月的公司开销,不然无法正常运作起来。”胡卓逸说。
像胡卓逸的公司这样有资金需求但从未在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不是少数。根据微众银行·银行用户体验联合实验室此前发布的《2019年银行业用户体验大调研报告》,了解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主中,仍有超过4成小微企业主从未使用过银行贷款。
近年来,决策层出台多项措施,包括央行推出LPR利率改革引导资金成本下行,同时实施降准,特别是为应对此次疫情,央行还专门推出再贷款再贴现的优惠利率资金等为银行提供更多资金支持普惠金融,那么如何让这些资金切实流到急需的小微企业手中,仍是值得深思的课题。
3月13日,银保监会首席检查官杨丽平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研究考核首贷率,让更多未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能从银行获得融资。
电话寻贷
“15个工人即使按最低工资来算,每个月支出近4万,供工人居住的房子租金加上此前用于公司运营的个人抵押贷款每个月要还接近3万。主要还有年前项目没有回款,所以压力很大。”胡卓逸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没有开工的近两个月里,勉力维持着上述开支,一旦面临复工,资金需求压力陡增。
胡卓逸说,之前公司的运营资金主要是靠向朋友或者亲戚借钱,图方便而且还款期限可以协商,较为灵活,利息也比较低,比如借20万,还款期限可以浮动在1-2年内,大概给1万元利息。现在的情况是,身边的朋友都有复工复产需求,因此很难借到钱。
想起最近在新闻中看到的,银行针对疫情期间小微企业防疫抗疫和复工复产需求提供金融服务,胡卓逸找到多家银行电话,3月17日、18日这两天拨打过去咨询,迫切地想要了解相关内容。
胡卓逸此前并没有太多研究企业贷款流程,目前又处于不太方便出门阶段,因此他选择通过线上咨询的方式来进行。
因为公司开户行在武汉农商行,胡卓逸首先拨打了该行此前留给他的客户经理电话,不过接连拨打了两天,都没有人接听,他同时也拨打武汉农商行的热线,也无人接听。
胡卓逸又想到了网络银行,拨打微众银行的热线,智能语音客服提示他,因为此前没有开通任何微众银行的业务,需要在公众号内进行咨询,不过在公众号里,胡卓逸发现,微众银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的线上流动资金贷款服务,现开通申请的区域不包括湖北地区。
他转而找到几家国有大行的热线电话,逐一拨打。其中一家银行客服告诉他,像他这样的劳务行业不容易贷到款,银行贷款要保证有偿还能力。“我问说如果用房产或者车产抵押是否可行,客服告诉我他们不要房产和车产,因为不是拍卖行。银行需要收入来源证明。”
胡卓逸表示,他手头上去年完成的项目,上游公司尚未结算回款,银行告诉他,劳务行业如果贷款,需要有上游公司和银行签订保证书,保证如果他的公司无法偿还,上游公司会进行偿还。“这里的上游公司就是我们提供劳务,支付款项的公司,但这种保证书基本上是拿不到的。”胡卓逸说,在服务上游公司时,像他们这样的劳务公司处于弱势地位,因为竞争激烈,议价能力不强,“上游公司也有自己的考虑,如果是欠我们的钱,还款期限啥的都能商量,如果是和银行签订保证书,那么他们就很被动了。”
该名银行客服还表示,虽然现在银行对企业有扶持政策,但是扶持的都是抵抗疫情的,其他企业的相关政策,要等着疫情结束以后走正常的程序办理贷款。“他告诉我,企业贷款利息会降,疫情之前是5.3%—5.5%,疫情过后会降,但是具体降多少目前还不清楚。”胡卓逸表示。
首贷难在哪
对于解决新成立、新开户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位股份行普惠金融部人士对记者表示,首贷户对于银行来说,有个痛点就是没有渠道,银行存在消息不对称问题,不知道哪些企业有融资需求,因此银行也会主动寻找渠道,包括和互联网平台、担保联盟等进行合作。
一国大行公司金融业务方面负责人表示,现阶段银行偏好基本面没有重大变化而遭遇阶段性困难企业,一般会采取救助行动,通过还款方式调整等。对于出现重大经营风险的企业,则会采取贷款收回等严格的风险管控措施来止损。且银行会关注企业贷款中的产能过剩风险、过度融资风险和资金挪用风险。
工行方面向记者介绍,目前工行通过加强与政府、电商平台、龙头企业的合作,基于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贸易流通及纳税缴费等数据,深入挖掘多元化、小额化融资场景,扩大客户授信覆盖面,将更多“首贷户”纳入融资支持范围。同时加强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合作,构建支持“首贷户”融资担保合作模式。工行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和各地政府担保基金合作对接,以“银政”“银担”的合作模式,共同服务“首贷户”,解决“首贷户”信用信息不全、抵质押物相对缺乏等问题。
目前,工行利用企业工商、信用和税务等信息,在企业初创阶段,即提供“开户贷”线上信用贷款,目前已服务新开户客户超过2000户,发放贷款金额超2亿元;随着客户发展壮大、稳定纳税,提供“税务贷”融资服务,额度最高可达300万元,目前已累计为超5万客户发放贷款600余亿元。
微众银行·银行用户体验联合实验室此前发布的《2019年银行业用户体验大调研报告》显示,近8成小微企业主了解过银行贷款,且了解银行贷款的方式偏主动。自己主动找银行咨询、银行线上渠道内查找等方式是小微企业主了解银行贷款时主要采用的方式。而从使用银行贷款的情况来看,调研数据显示,了解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主中,仍有超过4成小微企业主从未使用过银行贷款。之所以了解但没有使用主要原因在于使用门槛高,使用体验不够好。除此之外,利息高也让部分小微企业对银行贷款望而却步。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调研报告指出,使用过银行贷款的小微用户未来继续使用银行的意愿强于未使用过银行贷款的用户。由此可见,首贷率的提高有利于保持银行对小微企业主的进一步运营转化。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银行需要加强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主及财务人员的走访、培训,增进银企沟通,普及金融知识,推介产品服务,对接企业首贷需求,提高首贷供需匹配的精准度,解决企业对银行产品与服务不了解等问题。
记者了解到,随着银保监会提出将研究考核首贷率,多家银行内部均已提出加大首贷户占比的目标,具体如何实施,还要看进一步的措施落地。
然而在这条寻求首次银行贷款路上,对于胡卓逸来说,需要摸索的地方还有很多。“没办法,感觉线上咨询得磕磕绊绊,力不从心,很多材料和手续也无法及时对接。此前的确也不太了解银行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我决定等过一阵子,亲自拿着营业执照去银行网点咨询。”如今的胡卓逸用“硬扛”来形容接下来的公司运营,他说等能去到省外,他会先硬着头皮拿着账单去找上游公司要求结款。
(应采访者要求,胡卓逸为化名)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黄蕾
责任编辑:李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