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国际油价暴跌,创自1991年海湾战争来单日最大跌幅。专家预判,今年油价或将持续下行,低油价将给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交通运输业带来直接利好,总体上对我国经济利大于弊。
其实,沙特突然打响全面价格战,就是要占据石油市场主导地位。同时,不排除沙特与俄罗斯配合“演双簧”的可能性。
3月9日,世界原油期货市场一片腥风血雨,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开盘即大跌30%,盘中最低触及31.02美元/桶,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最低达到27.96美元/桶,继上周五收盘下跌10.07%之后又重挫32%。
统计数据表明,这是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世界石油市场发生的最严重一次大震荡。
那么,国际油价暴跌对我国将有什么影响?下一轮成品油调整将会有何变化?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中国疫情不断好转,国际疫情防控形势却日显严峻,全球经济增长堪忧,交通运输业受到影响较大,成品油和航空煤油需求大幅下降,一季度石油需求由升转降,油价下降幅度出乎市场预料。
此次国际油价大跌对国内经济有何影响?专家预判,今年油价或将持续下行。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原油消费国,低油价总体上对我国经济利大于弊。一季度我国经济受疫情冲击明显,生产环节存在不同程度供需错位,价格上涨压力加大,原油价格下跌直接导致石化产业链产品价格下降,这将给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交通运输业带来直接利好,有利于经济迅速恢复。
原油既是生产原料、又是消费原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进口成本下降,对降低整个经济运行成本都是利好。此外,成品油降价还将给消费市场带来直接利好。预计下周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大幅下调汽柴油价格,加上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随着疫情的缓解,这将直接刺激居民交通出行,压抑的需求会加速释放。
按照现行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国内油价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新一轮调价窗口将于3月17日24时开启。市场预测,此轮国内油价将迎来大幅下调,甚至有可能触发“地板价”机制。也就是说,成品油价格调控下限水平定为每桶40美元,即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再下调。
卓创资讯分析师杨霞认为,本轮调整成品油价格触发“地板价”可能性较小。据了解,“地板价”所对应的40美元/桶红线,更多的是参考多种油价本周期均值,原油均价高于40美元/桶部分,成品油或仍将按以往周期价格幅度调整,低于40美元/桶均价的部分不作调整。因距离调价窗口尚有几个工作日,从当前综合原油均价看,本轮成品油出现“地板价”可能性较小。
新闻多一点
沙特打响原油价格战弦外有音
3月9日,国际油价暴跌,创自1991年海湾战争来单日最大跌幅。油价暴跌拖累国际金融市场,包括欧美市场在内的世界主要股市全面下跌,美国标普500指数甚至触发美股史上第二次熔断机制。“黑天鹅”虽然是突然降临,却事出有因。
造成国际能源市场极大恐慌的直接原因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以俄罗斯为首的非欧佩克产油国未能就今年3月底以后的原油减产协定达成一致。俄罗斯拒绝了沙特的减产要求,这意味着2016年结成的沙特俄罗斯限产保价联盟彻底破裂。从4月1日开始,各石油生产国将不再受生产限额约束。
如果说谈判破裂尚在意料之中,接下来沙特的动作却出乎市场预料。
沙特单方面宣布从3月7日起大幅降低销往欧洲、远东和美国等市场的原油价格,折扣幅度创下近20年来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沙特还暗示如有需要将增加产量,甚至达到1200万桶/日的纪录水平。
面对如此赤裸裸的价格战威胁,俄罗斯不甘示弱,立即公布俄政府拥有1400亿美元的财富基金,足以在未来几年支撑每桶石油25美元至30美元的低价。
市场分析人士说,沙特与俄罗斯两国打起价格战,就像两个庞然大物闯进瓷器店,只会留下灾难现场。
突发事件可能造成一时恐慌,但真正决定石油市场价格走势的还是供求关系。历史上曾多次因为地缘政治危机或是战争影响,出现石油供应短缺,致使油价暴涨的情况。眼下,世界石油价格恰恰是掉进“需求陷阱”,表现为预期需求不足,供应却不断增加,石油价格呈现出连续破位下跌走势。
一方面,美国、巴西等国持续增产,圭亚那等新油气区块投入生产,影响着国际石油市场供需格局。
另一方面,根据欧佩克预测,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幅预计为日均48万桶,低于2019年12月份预测的日均110万桶。
而且,新冠肺炎疫情对2020年尤其是上半年全球经济的影响可能超出预期,也给石油需求带来负面影响。
高盛分析认为,即便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仍有机会达成协议共同额外减产,也不足以阻止全球石油市场自由式下落,今年第二季度全球石油供应过剩已是定局。
在此情况下,沙特突然宣布增产,打响全面价格战,就是要占据石油市场主导地位,其目标似乎直指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迫使其早日返回谈判桌前并接受限产协议。
去年年末,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宣布加大减产力度,将2020年第一季度原油减产额度从每日120万桶上调至每日170万桶,沙特等国仍将继续自愿实施额外减产。国际油价随之明显上涨。
但是,新增减产额度并不能有效改变市场供求均衡,因为这一协议并不牢固,比如沙特试图让其他国家分担其超额减产负担,伊拉克、尼日利亚等重要产油国也都希望增加出口份额。更何况世界石油市场上另一个重要玩家正一步步地侵占地盘。国际能源署承认,美国有望在2020年末或2021年初成为石油净出口国。预计美国今年原油日产量可达1320万桶,比2019年增加90万桶。美国不仅意图取代沙特头号产油国地位,还要逐渐占领欧洲庞大的油气市场,其矛头直指沙特和俄罗斯。为了占领欧洲市场,特朗普政府不遗余力地全面排挤、阻击俄罗斯对欧天然气供应,频频发动针对俄石油企业的制裁,包括阻挠即将完工的“北溪二号”管道项目。
沙特发起价格战并非首次。早在2014年,沙特就曾大规模增产,试图用低油价打击美国页岩油开发,最终无功而返,不得不拉拢俄罗斯等24个产油国集体实施减产。经过此役,美国不仅实现了能源独立,其页岩油气生产也取得巨大成功。但也有分析指出,当年美国页岩油气生产商主要靠从资本市场融资最终胜出,目前页岩油气生产商普遍债务缠身,能否应对此次挑战尚存悬念。
由此看来,沙特此番痛下决心抛弃限产保价策略投入价格战,可谓一箭双雕,进可攻,退可守。
同时,不排除与俄罗斯配合“演双簧”的可能性,俄罗斯与沙特可能不谋而合,打压原油价格将美国页岩油气生产商挤垮。即使达不到此目的,起码能拖慢美国油气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
预计,这场危机仍将持续一段时间,直到市场在剧烈震荡后重新找到平衡点。如此,几大主要玩家如何进一步博弈,值得密切观察。
责任编辑:李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