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正文

消费金融收缩阵线 多家中小银行暂停外省线上贷款

2018-12-10 07:00 作者:胡飞军 刘筱攸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

“今年我们已经在有意识地收缩,放缓放款节奏,余额不会像以前那样高增长了。”沿海一家银行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不只是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在控制放款的总量,多家中小银行也透露,已经暂停了有场景的互联网贷款业务,尤其是涉及省外的部分。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一方面由于监管形势严峻,尤其是对互联网银行和平台公司监管加强,另一方面,随着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甚至P2P等涌入,客群减少、“多头共债”现象开始出现,整个消费金融客户质量在下降。

贷款余额增速放缓

一片蓝海的消费金融业务,今年已难见各方资本跑马圈地的“热潮”。

“今年没有大量增加放款的量,追求更加稳健的增长。”西部一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同业总监对记者表示。

上述沿海某银行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高管也坦承,虽然公司的金融科技水平提高,大量获客更容易,但是公司有意识控制了节奏,不再像以往大肆放量追求规模。

消费金融的参与者除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近期,一份网传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圈内传得沸沸扬扬,其中涉及联合贷款属地化比例的规定,即“向外省客户发放的互联网贷款余额不得超过互联网贷款总余额的20%”。但该意见稿仍未经官方证实。

“我们去年确实尝试做了一些互联网联合贷款,有和同业合作,也有单独做。但试水规模不大,大概是几千万,而且额度都非常低,在几万左右。”四川自贡银行行长刘建龙对记者表示。

刘建龙还告诉记者,该行和部分具有场景的持牌机构合作了基于场景开发的消费类贷款,但从今年开始,这部分互联网贷款基本上停止展业了,尤其是省外的部分。

浙江台州银行行长黄军民也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台州银行目前发放的互联网贷款并没有跨省,凡是线上客户都是在该行在当地设有分支机构的地方。“我们银行还是要合规经营,风险可控。目前监管确实不太支持跨省经营。虽然我们力推线上贷款,但强调线上线下融合,辐射当地的实体经济客户。”

行业担心“多头共债”

消费金融强监管已非新鲜事,去年下半年“现金贷新政”以来,就清理了一大批从事现金贷业务的平台。

“现在做消费金融的公司,没有在之前的现金贷整顿中死去,生命力可以说是非常顽强了,之前很多机构都消失了。”一家助贷机构副总裁对记者表示,“消费金融比较大的风险就是监管,我们判断,明年1月之前,监管的态势还会加强,尤其是对互联网银行和相应平台公司的监管加强,行业内与之合作的机构会受到很多挑战。”

“现在我们和其他第三方机构合作线上小微企业贷款模式,但也主要针对当地小微企业。在相关政策正式明晰之前,我们还是不准备向外扩张了。如果将来互联网贷款可以在异地落地,那我们才会考虑相应方案。”刘建龙说。

除了监管,消费金融的资产质量也是当下消费金融行业关心的问题。

随着前期的大规模扩张,消费金融的客户群体进一步下沉,相应的资产质量问题浮出水面。由于消费金融服务的人群,传统银行机构覆盖不了广泛长尾人群,大部分存在征信记录缺失问题,开垦之后,越到后面客群的风险成本越高,风控难度也越大。

去年消费金融行业担心的是纳入整顿的现金贷业务,今年行业内担心的是“多头共债”。招商银行(28.90 -1.60%,诊股)总行资产管理部顾琦明表示,行业内过度借贷现象较为突出,包括学生族、新工作人员和民工,往往因缺乏金融常识和自制力,盲目借贷和多头借贷,成为“多头共债”的主体,一旦资金出现问题面临大面积的个人信用受损,将拖累整个行业甚至金融体系。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