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存款聚少成多,作为一项重要的信贷资金来源。从新中国成立前储蓄多样,利率优厚;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市民“重物轻币”不愿存款心理的迅速扭转;再到改革开放后储蓄金额规模的快速增长……在历史上,青岛的储蓄存款发展虽几经起伏,但总体上不仅增加了我市生产建设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市经济比例和结构的调整,也引导了市民的消费,有利于市民有计划地安排生活。
储蓄存款利率高种类多
新中国成立前,青岛市各银行的储蓄业务多由商业银行兼办,但会计账务独立。储蓄存款不但种类多,而且存款利率比一般存款优厚,因之各行储蓄存款业务都比较发达。1932年前,青岛有明华、中国实业、大陆等6家银行兼办储蓄业务。1932年,交通银行青岛分行设立储蓄部,开始吸收储蓄存款。1935年6月,中国银行青岛分行亦设立储蓄部,开展储蓄业务。最初青岛各银行的储蓄存款以明华银行青岛分行数额最大,其次为中鲁银行。后来,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储蓄部存款逐渐居全市各行之首。
当时,青岛各行储蓄存款的种类与期限多样,除活期储蓄存款及整存整付的储蓄存款外,还有零存整付及特种定期等存款。上海及金城两行青岛分行还设有礼券存款。各行对胶济铁路局还专门开办养老金储蓄。据《青岛市志·金融志》记载,在存款期限方面有3个月、9个月和1—7年。存款利率视期限长短而定。交通银行青岛分行规定定期存款1年期的利率为9厘,以后每多存1年,利率递增1厘,若活期储蓄在结息期内500元者,则加息1厘,此项办法后为青岛各银行采用。
广宣传多设点储蓄业务回暖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新中国成立前通货膨胀所导致的市场投机、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市民普遍存在着存钱不如存物的心理。对此,北海银行胶东分行于1949年在我市开办了“折实储蓄存款”,按几种生活必需品的批发价格总和作为计算单位,把储蓄同物价挂钩,引导市民参加储蓄回笼货币,存款余额逐月增加。1949年底储蓄存款达87万个折实单位,相当于当时市场游资的五分之一。
1950年,我市物价稳中有降,折实储蓄失去吸引力。同年8月,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举办保本保值储蓄存款取代折实储蓄存款,这种储蓄具有不降低购买力和不减少货市量的作用,适应了当时需要。据《青岛市志·金融志》记载,1953年起,青岛市各银行储蓄业务贯彻“以职工为主,兼顾其他阶层,广泛宣传,机构小型多设”的工作方计,取消了邮政代办储蓄业务,加强了储蓄的组织和机构建设,储蓄机构迅速发展,存款余额逐年增加。1956年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推动了储蓄业务的发展。为适应储蓄业务日益发展的需要,青岛市开始在机关、企业等试办储蓄代办所。1957年末储蓄存款额比1952年末增加91.9%;“一五”期间,平均每年增加307万元。
储蓄余额激增成信贷重要来源
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市储蓄事业有了很大发展。1982年我市成立了“青岛市人民储蓄促进委员会”,各区、街道办事处以及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先后建立了相应组织,以群众组织形式推动储蓄工作的开展。据 《青岛市志·金融志》记载,至1985年末,全市城乡储蓄存款余额为155604万元,比1952年和1978年分别增长83.7倍和6.3倍;储蓄存款占各项存款总额的比重,由1952年占21.5%、列第三位,到1985年占42.1%、列第一位。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1986—1990年我市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增长时期,储蓄存款成为银行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各家银行都把吸收更多的储蓄存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服务手段和服务态度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储蓄机构进一步增加。据《青岛市志·金融志》记载,1986年末,青岛市各银行有储蓄所155个;随着银行机构的增多,储蓄代办业务也有所发展,至1990年,全市有银行储蓄所535个、储蓄代办机构1068个;这一时期全市的储蓄存款增长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较快的年份,5年内储蓄存款增加500291万元,年均递增33.3%,至1990年,青岛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655895万元,占各项存款总额的比重达53.1%,比1985年提高11%。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邱修海
“青岛金融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