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了 《2017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表示,目前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具有预期收益产品占据主流、产品同质化较强、负债端成本高企不下、刚性兑付造成风险与收益不对等特点,资管新规实行后,银行财富管理产品体系或将迎来较大转型。
《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9.54万亿元,理财产品增速放缓,产品秉承低风险配置思路,产品结构再优化。全年为投资者实现收益11854.5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规模,收益增幅21.30%。 《报告》认为,银行理财作为我国资产管理业务的中流砥柱,是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首选,发挥着普惠金融的作用,是实现居民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渠道,但是也意味着银行理财作为规模最大的资管机构,其客群较为分散,以储蓄型人群为主,这类群体对银行自身品牌和信誉比较依赖。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由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客群专业投资能力和风险判断能力较为欠缺,短期难以全面推广净值型产品,投资者教育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且需要考虑快速转型可能引发客户大幅流失,并导致产品流动性风险以及加大市场波动的风险。
根据资管新规的净值化要求,未来产品体系中有很大一部分或将是类货币基金产品,产品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等低风险、高流动性金融产品。《报告》提出,银行资管要重新部署产品体系,将净值型产品作为产品转型的长期目标,全面满足净值型产品转型的新规要求、多元化资产配置的客户需求和参与国际同业竞争的客观需求。同时,要研究发挥内部FOF模式在稳定净值表现、专业化管理、双重风险分散、多元化资产配置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平稳推动预期收益型产品向净值型产品转型。此外,还要不断优化产品转型的配套措施,加快完善债券、非标、长期股权等资产的估值规则,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邱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