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债务问题,如果没记错,应该从没像今年一样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我们一边听着央媒说我们国家的各种债务风险可控,我们又一边看到各种债雷爆发,老百姓买的理财产品也跟着雷了。
我想,没有多少人真正知道我们的债务问题到底有多严重,但我们都知道,不会像新闻那样说的云淡风轻,都是“可控”。
最近财政部扔了一句狠话:要坚决打消地方政府认为中央政府会“买单”的幻觉,坚决打消金融机构认为政府会兜底的幻觉。
这意思其实是说,老子日子也不好过,别指望了。问题是儿子们也是饥肠辘辘,没钱也不行,那他们会怎么做呢?
-01 -
那些眼花缭乱的监管
金融这东西,看似高大上,在我看来其实就三个字:投融资。所以,你们也别真的把金融想得有多高大上,说白了就是干着资金掮客的事情。
那钱哪里来呢?其实本质到底就只有三个源头:央行、老百姓和有点钱的企业,主要是央妈和老百姓为主。
这些钱到哪里去呢?谁想借钱谁拿走,理论上利息给够都可以,这年头哪怕一个屌丝只要愿意背负高利率,资质多坑爹也能借到钱,现金贷就是一个典型。
那些高大上的金融机构和企业,要借钱就更容易了,利率还便宜。
如果是商业银行从央妈手里拿钱,央妈撒钱的手段是很多的,什么MLF、SLF之类的,要么直接降准和国债逆回购之类的。
当然了,商业银行之间还有同业拆借。
如果是企业需要借钱,他们会通过发行债券、信托等方式筹钱,要么通过股市或者基金融资,有的还会通过多层包装变成银行理财产品,向老百姓融资。
这几年互联网金融起来之后,民间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化了,各种互联网理财产品非常多,背后借钱的主各种各样,借钱的名义也很多,所以我们叫“资产端”多种多样。
既然金融里面的套路那么多,所以就不是一种监管政策可以覆盖了,而是名目繁多的监管政策才可以覆盖。
而且还不一定能覆盖,因为中国人聪明都用在如何钻政策的空子上。
我们今年以来,经常听到“金融去杠杆”,指的就是降低各类经济主体负债的比例,让他们少借点钱。
所以“一行三会”经常出台各类政策,干的就是减少资金总量在金融的流动,要么就是规范各类资金的用途等。
比如最近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要求银行不得利用信托通道规避监管,不得将信托资金违规投向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股票市场、产能过剩等限制或禁止领域。
还有公募基金新规、货币基金新规、A股减持新规、互金整改、险资用途规范以及银行业同业存单监管等各种政策都都出来了。
为了加强监管,还搞了一个金融稳定委员会,简称“金稳会”。
我们来看一下,今年以来“一行三会”推出的各种监管政策,看起来很多,看说到底就是管住钱的量和管住钱的用途。
-02 -
债务已经“雷声”滚滚
监管层频频发声,今年以来金融监管是非常高频的一个词汇。
在刚刚过去的中央经济会议里面,明确提出将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作为今后三年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而且是排在首位。
如果你读得懂体制的话术逻辑,你就会清醒地知道,当下整体经济的债务问题,远非一些人说的那样云淡风轻。
根据央妈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总债务244万亿元(不含外债),外债规模估计在1.5万亿美元,中国合计的债务大概是255万亿人民币。
这么多的债务,已经到了美国2015年开始通过加息的手段吸引资金回流,到今年为止加了5次,我们却一次都不敢加的地步,只能通过所谓的“定向加息”来做做样子。
为什么呢?算一笔账:比如美国最近加息25个基点,也就是0.25%,如果我们也跟着加息这么多,这255万亿人民币的债务,一年要多支付6375亿元。
事实上,就算我们不直接调整基准利率,但债务链条断裂的事情,今年开始已经频频发生了,央行还没动手,自己先挂掉了。
最近陆金所代售的某款理财产品,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其实背后的底层资产,是一家生产酒精的企业叫龙力生物想借钱作为流动资金,找了信托公司包装了一下借款用途。
信托公司也不是傻的,把资产卖给某家证券公司,证券公司也不是傻的,让陆金所去卖产品。
陆金所拿到手再重新包装了一下,就变成了“尊享”的富人理财产品,结果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违约1.38亿元。
龙力生物还是一家上市企业呢,但上市企业违约的事情在今年已经不是个案了,这里面还有很多是国企。
12月18日晚,中国城市建设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城建)发布公告称,由于中城建资金链紧张,应于12月17日兑付的10亿元“12中城建MTN2”。
截至兑付日日终,未能按照约定将兑付资金按时足额划至托管机构,已构成实质违约。
事实上,单单是11月份以来,已经有15只债券违约,涉及金额逼近150亿。
由于违约频发,债券市场出现大规模延迟或取消发行的情况,今年已有760只债券出现上述问题,涉及规模高达7062.63亿元。
不过其中大连机床更是让人跌破眼球,发行了8支债券齐齐违约仅用了一年的时间,涉及金额一共38亿元。
首次违约是2016年12月12日,现在这家企业正在走破产重组程序,后续如何兑付那些债务也是一个问题。
-03 -
资产荒,投资人的宿命
债务违约的频率不可谓不高了,而且我相信未来会更多,一切才刚刚开始。
其实这背后也是实体经济萧条的真实写照,说白了就是房地产掏空了工业实体。
房地产就像一个吸血鬼一样到处吸引资金,资金的投资去向大量跑到房地产行业,结果房地产自己成为泡沫而百业凋敝。
实业的利润空间整体在萎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上市公司。
前几年就有新闻报道称,很多A股上市公司的年利润在深圳连一套房子都买不起。
正因为做实业的都觉得没钱赚,那怎么办呢,上市公司把钱也拿去理财,而不是扩大主营业务的规模,谁轻易扩谁脑子进水。
我看到一组数据很有意思,今年以来共有1088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相比去年同期的778家同比增长40%;理财规模达1.06万亿元。
相比去年同期的7182.97亿元同比增长47%;累计认购金额百亿以上的公司达7家,去年仅为4家。
不单单是上市公司,之前银行也是这样,把钱拿出去投资。这些钱其实流向到哪里,我们很难说清楚,但通过资金嵌套,进入房地产也是很简单的事情。
有的上市公司觉得实业不好做干脆投资理财产品,有的公司则是直截了当投资房地产。
贝因美就是一个例子,要不是最近这家企业为了在年底把财务报表做得好看点,我们还真不知道这家企业会觉得卖奶粉不如买房子好。
现在距离2017年结束只有5天的时间,部分上市公司保业绩的战斗也进入倒计时。在决定出售7套房产后,最近贝因美再次“甩卖”位于杭州、重庆、成都、武汉、深圳、广州、北京等地的22套房产救急。
贝因美如此高频率的处置公司非核心资产,我们不得不想到他们糟糕的主营业务的业绩。这家国内的“奶粉老大”近年来持续亏损。
2016年,贝因美实现营业收入27.64亿元,同比下降39.02%,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8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53.24%。
事实上,没有谁在这个年头真的是轻松的,2018年的春节,对很多人来讲,不会好过。
过去十几年国内的企业轻松赚钱容易,那是因为刚好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打开了国外市场,当时恰逢欧美国家的企业急需寻求更低的生产成本,我们才成为了世界加工厂。
但是这些年过去,我们的产业结构实在太粗放,当年我当经济记者时在珠三角跑企业就很清楚,所谓的产业结构调整没怎么调,民企低端产能为主,国企却效率低下负债累累。
但央妈任性啊,不断放水,结果钱是到了僵尸一样的很多国企,要么就到了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结果怎样,结果就是我现在看到的债雷滚滚,到处是违约事件。真是应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所以,事实上,现在投资人即便手上有钱,真的也没有多少优质资产可以投资了,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是整个市场都面临这样的问题。
-04 -
谁来为最后的债务买单?
很多人会问,那钱拿在手上,难道等着贬值吗?
没有多少优质资产不等于这条路就被堵死了,只是说你现在投资需要更谨慎,要特别做好风控措施,好好研究你投资的产品是不是优质的。
世道无论如何,总有人还是可以赚到钱的,我们要做的无外乎就是努力让自己成为那部分赚到钱的。
当然,这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金融机构自己投资也会雷,比如那些借钱给大连机床的机构。
除了债券违约外,大连机床累计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借款达80多亿。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兴业信托、平安信托、中江信托、信达租赁多家银行、信托、租赁机构都“踩雷”。
当然,买单的活,永远少不了韭菜命的老百姓,现在让大家去接盘各种可转债,就是一个例子。
不但如此,由于地方政府现在土地财政已经濒临尽头,但庞大的公务开支和债务又摆在眼前。
所以,等着大家的还有各种税,这是变相地为清偿债务做贡献了。因为现在国企、地方再加杠杆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在居民部门做文章。
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房地产税,这个税种现在拥有了看起来很不错的税基。
除此之外,我认为未来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也会逐步推出,我们逃不了,就像终将面临死亡这样的宿命一样。
如果你有看新闻,现在连环保税也要准备在2018年元旦起开征了,山东省最近则明确了水资源税实行从量计征,就是按照实际取用水量征税,相信这东西以后也是全国推行。
这就是命,你能怎样?虽然现实这么赤裸裸,但是提前知道,至少你不会对未来盲目乐观。我一直强调,闭着眼睛挣钱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对于未来,我们需要做的是,看清形势,提前做好风险应对,能做多少做多少。关键是做到几点:
1、理性消费,降低债务。
2、投资注意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多看看菜鸟理财(微信ID:cainiaolc)就对了。
3、不要再投资房子。
4、有钱可以买点美元现钞保值(如果你还能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