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家中小银行近期陆续上浮中长期存款利率,是资金面紧张高息揽储,还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提前布局,引起市场诸多猜测。但是,意外的是五大国有银行并没有及时跟进。
事实上,从去年6月8日,央行首次双向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空间后,部分城商行就已经将利率全面上浮到顶。业内专家表示,中小银行上浮存款利率后,国有大行如果跟进会付出更加高昂的成本,同时其自身长期养成的“吃利差”惰性也导致应对竞争转身更慢。
中小银行高息揽储 实际效果有限
进入8月份以来,众多去往银行存钱的消费者忽然发现,存款利率上调了,而且是全国范围内多家银行在跟进。一场存款争夺战似乎已经在国内银行业间开打。
“我们银行现在存款利率上浮百分之十,2年期现在是4.125%,3年期的是4.675% ,5年期的是5.225%,3万元以上的存款才能做”,光大银行北京清华园支行的一名员工日前向网易财经表示。
除光大银行外,平安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家中小型银行也将中长期存款利率作出调整。以北京银行为例,电话客服向网易财经介绍,根据该行在6月25日推出的最新存款利率政策,2年期、3年期单笔5万以上和5年期单笔20万以上均上浮10%。
除了中长期存款,多家股份制银行在活期存款方面也做出调整。网易财经查询Wind统计发现,包括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和浦发银行均将活期存款利率上浮10%至0.3850%。
某银行公司部人士向网易财经表示,目前的资金链的情况下,中小银行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一是网点少,二是产品不够丰富,而存款利率作为一种竞争手段,中小银行势必抢先走在前面。
“上浮存款利率对于中小银行而言,从短期来看是高息揽储,增加存款,从长期来看,也可以看做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提前布局,不过就目前整个资金市场的情况而言,中小银行上浮存款利率更多是出于短期揽储的目的 ”,某大型银行人士向网易财经指出。
实际上,去年6月8日,央行首次双向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空间后,随即就有多家城商行将存款利率全面上浮到顶。大连银行和青岛银行官网均显示,从去年7月6日开始,该行活期存款、中长期存款全面上浮10%。
不过,尽管此次很多中小银行将存款利率上调的幅度很高,但是普遍设定的条件对于普通客户而言也较为苛刻,能够实现多大的吸存效果,并没有定论。
“中小银行上浮利率揽储会有一定效果,但是这种效果有限,设定很多条件也是为了吸引更多高端客户,例如一些私人银行客户,但这种客户群比较难吸引,如果有也会使银行付出更多的利息成本”,前述银行人士指出,不过通过私人银行客户开展其他的业务,也可以弥补这一部分的成本损失”。
此外,现在很多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已经可与长期定存利率一致,甚至有赶超之势,因而储户选择长期定存的比例也在大大减少。
国有大行不愿跟进 成本高惰性大
这场由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率先发动的存款利率大战中,国有大行则显得较为平静。处在观望状态中的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各品种存款利率则基本保持基准利率的水平不变。
一家国有大行人士向网易财经坦言,由于网点多、客户数量众多,大型商业银行一旦上浮存款利率,将大幅度增加成本支出,因而大行不愿意在存款利率上浮走在前面,“如果是这样大幅度上调存款利率,也要几家大行一起行动。”
“利率上浮到顶实际上是一种很大的调整,带来的成本也会很高昂,因而即使这些中小银行在幅度上做出的调整,也只能给一些大客户”,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宗良称,这么高的资金成本,运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即便是按照贷款利率6%来计算,也需要要考虑类似人工等一些其他成本因素,对银行收益率的影响会很大。
举例来看,以3年期定存为例,按照央行基准利率,定存100万三年,储户可以获得利息12.75万元,而上浮10%,储户可以获得利息收入14.02万元,多出盈利近1.27万元。
“工农中建交在国内的客户数量和分支机构非常庞大,如果利率一浮到顶,成本压力会非常大,带来的收益也不明显,在这种综合考虑下,大行是很慎重的”,前述某银行公司部人士介绍说。
资料显示,仅排名五大行之首的工行一家,其在国内的机构数量就达17125个,以及1771个代理行以及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自助银行等分销渠道,向438万公司客户和3.93亿个人客户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宗良认为,大行慎重跟进中长期利率上浮,除了出于成本高昂的考虑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大行没有那么紧迫的资金压力,“一般在市场格局下,中小银行的融资成本高、贷款客户不理想,因而资金成本会高于大银行,贷款利率也会略高于大型金融机构,这也是中小银行会在利率市场化走在前面的原因。”
专家还指出,国有大银行没有压力的另一个表现就是长期形成的“吃利差”习惯。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微博)就撰文指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等多数金融机构迄今仍延续传统“吃利差”的盈利模式。专家也指出,利差收入为主营业务收入实际是一种非常尴尬的经营局面,也是金融惰性的集中体现。
在利率市场化的原则确定后,存款利率放开成为必然趋势,“揽存争贷”、“存款利率提高,贷款利率下降”的竞争格局将来已不可避免,但是一方面国有大银行因为金融惰性导致创新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国有大银行转身也比较慢,面对中小银行的竞争态势短期内还反应不过来。
存款利率将逐步放开 银行需提前布局
在部分城商行全面上浮存款利率后,股份制银行的加入,也让市场对于国有大行全面上浮存款利率有了更为强烈的预期,这种自下而上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推动趋势或在不久的将来迎来一个高潮。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认为,先是城商行,再到股份制银行,未来可能更多地蔓延到国有大行。
一位不愿具名的大行人士也向网易财经表示,大行上浮存款利率肯能会在存款利率全面放开之后,之前市场的预期是明年,那么大行可能也会在这个时间点开始上浮利率。
不过,该人士也指出,如果让某一家大行率先主动上浮存款利率,可能性很小,如果放开,也是几家大行同时行动。
宗良表示,由中小银行蔓延到大银行,是市场化背景的一种总体趋势,不过市场化并不希望所有银行的利率全部上浮到顶,市场化的本质是分离,而不是统一,各家银行根据风险自主定价,不同的价格可以促进真正的市场竞争。
7月份,央行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为利率市场化改革迎来里程碑,但并没有放开存款利率限制。央行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主要考虑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此前曾撰文表示,考虑到大多数成功国家均是逐步、渐进式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中国存款利率的放开宜按照“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的思路渐进式推进。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部分银行全面上调中长期存款利率,并且给单笔存款设定了大量数额限制,这比较符合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原则。从上浮到顶可以看出,在信托、保险、基金等各类理财产品逐鹿竞争的背景下,为了满足贷存比考核,以及防止存款流失,银行不得不提前布局,迎接存款利率的全面放开。(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