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青岛新闻网 > 财经频道 > > 正文

产出来 管出来 评出来 喊出来——青岛市推进品牌农业发展纪实

来源: -- 2014-04-28 09:33:13 字号:TT

    记者 于洪光

    1月15日,在山东省平度市蓼兰镇春香秋实家庭农场,场长李春香介绍:“现在农场有1100多亩,主要种植黑小麦、黑玉米、黑花生等。为了打造农场品牌,注册了‘黑养源’、‘玉皇庙’、‘春香秋实园’和‘金灵芝’商标,2013年参加了青岛和省农业博览会。”

    谈起品牌农业,青岛农委主任由翠玉坦言:“农业品牌是一个地方农业现代化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农业品牌首先是产出来的、管出来的,同时也是评出来的、喊出来的。近几年,青岛围绕推进农业品牌的‘产、管、评、喊’,实施了农业品牌化发展战略,加快了品牌农业发展。”

    如今,青岛农业己取得省市著名商标31个、中国驰名商标10个;培育国家名牌13个、省级名牌17个、市级名牌136个;取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42个,认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个和优质农产品品牌30个。

    产出来----用规模化产量打造品牌农业发展基础

    青岛九联集团王振兆介绍:“为了做大企业规模,集团先后建设了7个子公司、9个分公司、20个种鸡场、80个养鸡场和7个肉类加工厂,2013年销售收入达73.6亿元、出口1.98亿美元。企业规模扩大了,争创荣誉也就有了基础,现在企业已取得了国家农业龙头企业、山东名牌、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

    胶州市农业局由志刚介绍:“‘胶州大白菜’先后取得了中国地理标志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及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了放大胶州大白菜品牌效应,胶州建立了20多个大白菜标准化基地,带动种植6万多亩。”

    由翠玉坦言:“规模化产量是农业品牌的发展基础。农业品牌是由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规模化生产出来的。基于这一认识,近几年,青岛围绕打造品牌农业基础,着力抓了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和农业园区建设‘两大工程’。”

    “农业龙头企业是争创知名农业品牌的主体和主力。青岛坚持把培育龙头企业放在推进品牌农业的首位,实施了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市政府先后制定了《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农业龙头企业管理办法》。”由翠玉说,近几年市财政每年投入5000万元,扶持100家大型龙头企业和5个龙头企业集群,扶持100个龙头企业基地。如今,青岛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550家,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55家。

    在莱西市,农业局副局长万大同说:“莱西依托东生集团、佳乐公司等企业,注册了TOPSUN牌、佳乐牌、宝泉牌等花生品牌,建起了50万亩无公害花生基地,年出口花生30万吨,约占全省的30%。”

    由翠玉坦陈:“农业基地是龙头企业发展的基础。为了加快了农业基地建设,青岛制定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分别市级重点、农村社区‘两个层次’及粮食、蔬菜、果品、畜禽等6个产业,提出了农业园区建设的规模化、产业化、设施化、科技化、标准化、机械化、节水化、园林化、信息化、品牌化的‘十化51项指标’。”以平度、莱西“两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2013年投入1.1亿元,建设了42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和201个农村社区农业园区;着力抓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农产品出口加工试验区和14个国家标准化示范县建设。现在,青岛已建设农业基地263处,标准化示范带动面积达280万亩。

    管出来---用质量安全保障品牌农业生命

    在莱西市店埠镇,镇长李春雷介绍:“2013年5月,镇政府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每个村配备了1名农产品监管员。”

    青岛农委副主任张启光说:“质量安全是品牌农业的生命,农业监管是质量安全的保障,所以品牌农业也是管出来的。基于这一认识,青岛着力健全了农业监管‘三个体系’。”首先是监管体系。市编办、农委制定了《健全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意见》,目前89个镇街全部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配备专职监管人员267名,在所有5362个村庄配备了监管员。其次,督导8个区市成立了农业执法大队,形成了上下贯通的农业执法体系。第三,建立了1个市农产品质检中心、6个区市质检站和47处基层检测点,初步形成了以市质检中心为龙头、区市质检站为骨干、基层检测点为基础、社会检测为补充的农业质量监测体系。

    张启光介绍,为了构建农业监管运行机制,青岛健全了“四项”制度。一是例行监测制度。将瓜菜、果茶、食用菌等农产品基地和批发市场全部纳入市区(市)监测范围,经常组织开展例行抽检,2013年抽检样品2960批次。二是准出准入制度。推行了产地准出和产地市场准入制度,在标准化基地建立了快速检测点,推行了产品上市自检制度,目前蔬菜入市检测率达95%以上。三是应急预案制度。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了风险评估专家组,建立了信息收集发布制度。四是质量追溯制度。依托“三品一标”基地建立了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在150个基地建立了二维码农产品识别系统;建立了农业投入品监管和农业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在40处农资销售单位建立了农资经销信息系统。

    在城阳区,德地得农化营销公司胡德刚经理说:“我这个店是市里确定的农药销售定点商店,日常经营的600多个农药品种都有备案,来买药的都要登记实名,被市农委评为2013年青岛农资经营示范店。

    “为了强化农药监管,2013年青岛着力抓了农药定点销售、经营备案、实名购药‘三项制度’,实现了农药经营信息可查询和可追踪。”张启光说,制定了《农药市场准入备案管理办法》,举办了农药经营培训班,与农药经营单位签订了《承诺书》,实施了农药经营网上备案、查询和监管,备案农药品种达1790个。

    张启光介绍:“为了推行农业全程执法监管,2013年开展了春季农资打假整治、农资打假夏季行动、作物种子打假护权、肥料市场整治、整顿农药企业等10余项执法行动。检查农资企业4965家、市场445个,查处农资违法案件335起,查处伪劣农资21.6吨。”为了探索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红名单”和“黑名单”管理细则》,对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实施了红黑名单监管制度。

    张启光颇显自豪:“2000年以来,青岛产蔬菜、水果、茶叶等在农业部监测中年均合格率分别达97.2%、100%和100%,基地蔬菜合格率达100%,被省政府授予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

    评出来:严格的评定才能让人信任品牌农产品

    在莱西市,万福集团刘成阳介绍:“集团先后被评为省著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农业龙头企业,这些荣誉提升了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2013年加工生猪200万头、蔬菜3万多吨,销售收入59.7亿,出口5117万美元。”

    青岛农委质监处处长牟京秋说:“严格的评定机制,才能让人信任品牌农产品。为了推进品牌农业发展,青岛在健全农业品牌评定机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牟京秋介绍,2013年青岛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制定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暨优质农产品品牌评定办法》和《实施方案》。提出以发展“名、特、优、新”品牌农业为方向,整合农业区域公共品牌,提升农业品牌价值,培育一批全国名牌农产品;坚持“同一区域、同一产业、同一品牌、同一商标”,支持农业经营主体打破地域界限,探索“培育品牌、参评品牌、整合品牌、保护品牌、宣传品牌”发展机制,2013年评定了青岛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30个优质农产品品牌。

    牟京秋说:“根据农业部授权,设立了青岛绿色食品办公室,成立了种植、渔业、畜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机构;严格‘三品一标’认证程序,严把申报关和审核关;加强认证产品监管,推行认证企业和认证产品动态管理,建立了退出机制。”目前,青岛已有152处种植基地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34个农产品通过了国家无公害认证;有80个农产品获得了绿色认证、10个农产品获得了有机认证、42个农产品获得了地理标志登记。

    喊出来----让更多人的知道和买到青岛品牌农产品

    在青岛老尹家海参公司,总经理尹宝昌介绍:“近几年,公司取得了中国农交会重点推荐品牌、无公害农产品、奥运会帆船赛食品、省著名商标等称号,参加了中国农交会、山东国际农交会、山东农产品香港精品展等六个高端展会,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新华网、12个省市电视台、9家中央和省市报纸上进行了广告宣传,取得了很好的名牌效应和营销效果。”

    青岛农委市场处副处长陈言智介绍:“为了让更多人的知道,并且能够买到青岛品牌农产品,把青岛农业品牌‘喊’到国内外市场上,把农产品卖出去,青岛实施了‘两大’战略性举措。一是积极举办和参加国内外高端农业展会,扩大青岛品牌农产品影响力;二是建设了辐射东北亚的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以及11个全国性和区域性的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

    陈言智说,2005年至2011年,青岛举办了五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现在青岛农交会己经具有了较大的品牌效应,被中国农业展会认定委员会评为“AAA级农业展会”;2012年举办了山东国际农交会;2013年承办了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农机博览会和首届中国蓝莓大会。同时,2013年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参加了中国农交会、中国农产品品牌大会、山东农产品新加坡精品展和香港精品展等。

    陈言智说:“为了宣传促销青岛农产品,每个区市持续多年培育了1至2个农业节庆。平度市,举办了大泽山葡萄节和马家沟芹菜文化节;胶州市,举办了大白菜节;黄岛区,举办了蓝莓节;城阳区,举办了樱桃节和红岛蛤蜊节;崂山区,举办了茶文化节和樱桃节。”

    陈言智介绍,为了打造现代化农产品交易平台,青岛委托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将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列入了2013年青岛十大重点工程,总投资10亿元,建设面积达1200亩,包括了交易区、物流区、服务区、配套区等;2013年财政安排800万元,选择四大骨干农产品市场,建设了信息采集发布系统、电子结算系统、电子监控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和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青岛新闻网声明:凡注明“来源:青岛新闻网”或“来源:青岛新闻网财经”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青岛新闻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青岛新闻网赞同其观点。
更多
-

-

图说财经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