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央行的重拳限制为基金“宝宝”迎头泼来冷水。与此同时,银行系“宝宝”也正面临着危机。2月底,仅上线50天的工商银行“天天益”悄然下线。重新推出的替代品工银瑞信货币基金,赎回到账时间改为T+1,即无论当天何时赎回,资金都在第二天早上8点左右到账,申购上限也下降至1000万。不光是“瑞信货币基金”下调申购上限,对接各种宝宝类产品的货币基金也大幅下调申购上限。
多家银行试水推类余额宝产品
在“余额宝”推出以后,传统银行业开始纷纷试水同类产品,企图挽回流失的存款。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余额宝”已经成为活期存款的替代品,存款流失的很大一部分应该是进入了“余额宝”的账户。
记者了解到,在“余额宝”面市之前,一些银行会通过开放式理财产品来提高理财产品的流动性。这些原来只比活期存款收益略高的产品,近期的预期收益率已上升至最高4%以上,但资金的使用还是不够便利,流动性还是不如互联网上的“余额宝”。而自从余额宝推出后,针对余额理财及货币基金营销,各大机构一直在寻找各种模式突破。例如广发银行与易方达基金合作推出了“智能金”,交通银行与易方达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合作推“快溢通”。
一家国有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各大银行纷纷推出类似产品,代价是非常大的,活期存款0.35%的基准利率,和货币基金接近5% 的年化收益率之间,不只是相差4个百分点的息差。比如说工行,按照现在的公开数据,工行的活期存款规模高达6.8万亿元,占了总存款规模的47%。按照以往的利率,工行一年只需支付239亿元的利息,而如果全部转换成类似余额宝的货币基金,这部分存款的资金成本将高达3420亿元,凭空多出3000多亿元。”
工行“新宝宝”不支持T+0到账
2月28日,工商银行下发通知:“由于总规模限制,即日起不再受理‘天天益’申购业务,赎回、查询业务照常进行。”和“天天益”推出时一样,它的退出同样悄无声息,这一时间距离“天天益”1月9日的推出日期仅仅过去50天,而且这款产品是在网上销售。通知仅在“天天益”客户端做出了提醒,并向客户推荐新“宝宝”:工银瑞信货币基金。
“天天益”是一款对接工银瑞信货币基金的理财产品,类似于“余额宝”产品,“天天益”可以随时申购、随时赎回,赎回资金实时到帐。3月18日其收益率为5.36%左右,收益水平低于同期余额宝、理财通产品收益,但单日申购金额可以达到3000万,这比互联网产品的申购上限要高出不少。
在新“宝宝”工银瑞信货币市场基金招募说明书上记者看到,投资者赎回申请成功后,基金管理人将指示基金托管人按有关规定将赎回款项于T+1日从基金托管账户划出,经销售机构在T+2日内划往投资者账户。岛城一位基金业人士告诉记者:“支持T+0赎回一直是先垫付,再与工银瑞信结算。而现在推广工银瑞信货币基金,客户直接和工银瑞信结算,工商银行支付压力小了不少。”
申购上限大幅下调
天天益的替代品工银瑞信货币基金,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该货币基金是赎回到账时间T+1,即无论当天何时赎回,资金都在第二天早上8点左右到账,申购上限也下降至1000万。
从3月3日起,工银瑞信对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单笔或多笔累计高于1000万元的申购业务、作为转入方的基金转换业务及定期定额申购业务进行限制。浙江当地资本界人士认为,市场短期资金错配的时期已经过去,银行都开始注重流动性安排以防止短期头寸紧张,同业存款没了去处,成为货币资金规模限制的主要原因。除了工银瑞信外,2月末至3月初,包括南方现金通货币市场基金、银华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华润元大现金收益货币市场基金等10多家基金公司限制了货币基金申购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