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青岛新闻网 > 财经频道 > 青岛财经 > 正文

专家:只要是青岛的参保人基本可实现居家养老

来源:央视网 -- 2013-10-12 09:03:45 字号:TT

  耿成亮:只要是青岛的参保人 基本可实现居家养老

  (青岛市社保局局长)

  只要是青岛的参保人,经过专业评定,达到生活不能自理,或者半自理的状态,那么我们就根据他的病情做制度安排和服务对接。有些老人不便于上医院,在家里边。只要达到了生活不能自理,或者半自理状态的话,跟医保定点的社区医疗机构签约,由医疗机构到家里边去给他提供护理保险服务,这就叫居家养老。

  第二个版块就是到机构里边。到定点的社区医院来接受护理保险照料的老人,每天给予60块钱的医疗和护理的包干费用。每天60元钱,一个月就得1800元,一年就得2万元以上。护理机构在护理老人当中,解决了个人医疗费用问题。特别是临终关怀的这些老年人,个人自付不超过4%。再有,一些半自理状态的,可以到二级或者三级医院接受医疗专护,在医院里边,就是二级医院,我们给定位于每天由保险基金支付170元钱。

  朱恒鹏:青岛的做法是打擦边球 单独设养老护理险是更长久的办法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青岛有一些民办的养老机构有所发展,但因为老人的支付能力有限,发展不起来。最后他们大胆创新,为这些失能、半失能,身体有病痛的老人设置了一个居家医疗护理险。在一、二级的医疗机构和养老院,一天按60块钱支付护理费。如果是仍然需要住在三级医院的,一天是按照140块钱支付护理费。我去调研的时候发现,这对老人帮助很大。青岛老人的平均退休金不到1800。那么老人自己拿出大约1500、1600,缴养老院的护理费,然后医保再给支付1800,这样老人就能够安心在养老院养老,而养老院在这3000多块钱下,不但能够弥补所有的成本,还能稍有节余,用于发展壮大。这成了一个对老人方便,对养老院也很方便的创新。

  其实这种做法,我称之为创新,这是一个褒义词。如果要讲这是打擦边球,也有道理。因为按照我们的社会保险法,医疗保险只能用于治病,不能用于其他。所以如果单纯说用于护理,这个可以说违法的,大部分需要护理的老人哪儿都有病,失能、半失能老人才需要护理。所以失能、半失能老人去护理院、去养老院,也需要一些医疗服务,叫医疗护理险,是可以的。应该说单独设一个养老护理险,应该是更长久的一个办法。

  张鸿:青岛的做法是在打制度上的擦边球 但也是一种尝试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对于青岛的做法,我更愿意把它当作一个制度上的擦边球。就是你必须得有这样一个制度上的安排。要是全国都来推广,那制度上就得有安排。因为什么呢?比如说我们家老人在北京住院的时候,护工费用是不给报销的,但是护工费用很贵,现在大家都知道人工成本很高。那这个护理费用,到底算不算是医疗费用?是不是应该老年人的医保里应该掏这个钱?当然,青岛的做法也算是制度上的尝试。

  朱恒鹏:免费医疗是政策的忽悠 天下没有免费医疗这回事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我们看来,所有免费医疗往往是政策的忽悠,天下没有免费医疗这回事。医疗体制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我们交税,然后政府让我们到公立医疗机构去看病不需要掏钱,或者掏很少的一部分,英国的体制大约是类似的体制。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城市,解体前的苏联大概是这样的体制。这样的体制其实都撑不下去,而且服务态度很差。

  现在有些被传为免费医疗,其实是一种全民医保体制。是什么意思呢?大家交医疗保险,有些是政府办的机构,有的是政府允许市场办的机构,大家都要交了医疗保险以后,到医疗机构去看病,那么医疗机构有公立的,也有民营的。看病的时候,医疗机构还是全额收费的,但这个费用大头由医疗保险出,小部分由患者自己掏,这是一种医疗保险体制。这个体制当然也会有些弊端,但现在各国这么多年的证明,这个体制至少有一个好处,医疗保险机构作为第三方的付费机构,它对于医疗机构有一个支撑,那么患者在这种体制下。一般实行全民医保的国家,医疗机构一般是公私并立的。甚至大多国家是私立医疗机构占多数,那么就是一种竞争的供给市场,这样患者有选择医疗机构的权利,你干得好,去得多,挣钱多,干得不好,去得少,挣钱就少。当然,这个体制下的医疗机构也会有激励过度的时候,他可能通过提高更高质量和技术的医疗服务来吸引患者,而患者自费的额度很小,所以不在乎价格,而在乎质量,浪费设备。这样就会导致医保资金会出现赤字,这也是各国医保现在经常会面临的一个问题。

  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总是希望少交钱,看好病。用最好的设备,最好的技术,最好的资源。那么站在医院的角度,当然希望我给你更好的资料,更好的技术,你要给我更多的钱,你就会发现这个冲突很大。如果这是一个我们称之为公共选择问题的话,那么老百姓就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你愿意拿出多大的资源来用于看病。因为毕竟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看病的多了,用于教育的就少了。所以这个时候,社会愿意拿出GDP的10%来看病,那么教育可能就要少点儿。

  张鸿: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医保的钱是多少?够干什么事?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那个包袱是什么包袱?是钱的包袱。就是我们不管用哪种办法,其实到最后你要涉及的是钱,就是你选择的哪一种办法,你首先要知道你的钱够干什么?我觉得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的钱是多少?我们的钱够干什么事?

  关于青岛的做法,其实我们要允许一些制度上的突破,或者是试点,包括一些制度的改变。在这种体制下,我们制度需要一些改变。比如说我认识一个朋友在北京,他就是做那种连锁的养老服务,在社区里租几个房子,这个社区的老人就可以到他那儿去接受专业的护理,但问题是政府在给补贴的时候,怎么来核定他应该给多少钱?他是一个民办的、小的、刚刚创业的一个机构,这个时候他没有任何评估,这个评估可能是卫生部门来做。

  朱恒鹏:老人会遭遇民营机构不能报销医疗费用的尴尬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国际上,一般随着市场出现需求会有一个新的创新,那么政府再会去跟上。我们过去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一些民间创新的,政府可能不认可。比如我的确看过一家北京的民间机构做得非常好,老人很满意,但他的诊所不能报销。这样对于老人来说,就很尴尬,所以这也成了他发展的一个困境。但是最近,国务院出台了一个关于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意见里面明确提出来,第一就是鼓励民办医疗养老机构,公办民营,或者甚至民营公助……

青岛新闻网声明:凡注明“来源:青岛新闻网”或“来源:青岛新闻网财经”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青岛新闻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青岛新闻网赞同其观点。
分享到:
-

-

图说财经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