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服务被指偏离本业
据了解,“私人银行”会定期邀请中医养生专家、品酒师、艺术品投资专家、鉴赏专家等领域的权威人士,为客户提供医疗保健、子女教育、留学、旅游、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增值服务。招商银行私人银行甄选全国优质健康管理服务机构,为客户提供“1+2”(客人与家人共3人)私人健康管理及体检服务,只需要一个电话,就可以预约到全国主要城市的顶级医疗专家候诊;交通银行青岛分行私人银行每到假期都有专门的休闲服务,安排摄影工作室为客户拍全家福、设计商务定妆照等。
在众多“私人银行”服务提供者中,招商银行以优秀的金融产品独领风骚。有业内人士透露,招商银行给“私人银行”客户提供的产品平台令其他同行难以匹敌,特别是离岸的产品和服务。王亚伟成立的私募基金门槛为上亿资产,甚至是“有钱也买不到的”,而招行给私人银行客户提供的服务就可以购买。其他银行也不甘落后,建设银行就新近推出了一种在本地存款香港贷款的服务,这种贷款可以不受监管限制,可以用于投资、买房,但仅限于在香港使用,是建行通过境外的合作机构建银亚洲实现的专属服务。
尽管“私人银行”服务让人体会到所谓的“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但同时这些令人咂舌的专属定制服务遭到了专业人士的诟病。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私人银行有些延伸服务其实偏离了金融机构的主营业务,他认为,“金融机构的服务应该万变不离其宗,客户的资产交给银行进行保值和增值,要做到比同业出色,在保障资产安全的同时让客户赚到更多的钱,这才是主业。”
很多“管家”名难副实
“助您家业常青是我们的分内事。”——这是招商银行私人银行中心的一句宣传语,也体现了“私人银行”一贯倡导的“管家式”理财服务的理念,但这种所谓“理财管家”的目标对目前国内的“私人银行”来说,却始终只是水中月、镜中花。
有业内人士直言,目前国内的“私人银行”根本做不到理财管家,银行是很想做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但是做不到,这与国内的理财业务刚刚起步不无关系,客户对银行的信任感有待加强。“对很多‘私人银行’客户来说,将所有的身家和情况告诉一个理财师,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如果不了解客户的家庭整体情况,又不能做出全方位的理财计划。”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理财师吐露了心声,“能够拥有千万身家的人,多半有着丰富的阅历,他们本身素质很高,而且往往视野非常开阔,对于如何投资有着成熟的想法和理念,很多时候他们会提出自己的计划,甚至是指挥理财顾问去做投资。”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的“私人银行”正面临着“专业化”的问题。一位“私人银行”的负责人分析说,“目前我们的“私人银行”都是依附于银行,或者属于一个部门,与银行的关联性很高,而且业务上也只为个人做理财服务,涉及到的还是以个人资金为主,事实上,真正的“私人银行”对客户提供的是全方位的服务,就连对公资产也会涉及。”在国外,只要资金达到一定规模的高端客户,小到个人大到公司,“私人银行”都可以为其制定规划,这样“私人银行”的专业性也更强一些。
竞争仍属低层次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私人银行”的专业性与其发展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据了解,我国“私人银行”市场业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07年成立之初主要是提供公募基金产品;二是2008到2010年间以阳光私募和PE(私募基金)为主。其中PE投资本身与私人银行的客户标准相当契合,一般的“私人银行”的标准是一千万元人民币或一百万美元左右,而不少PE的投资门槛与其相当,有的“私人银行”客户觉得PE就是他们应该买的产品;三是2010年至今,“私人银行”业务的关注点转为黄金和信托。
“虽然在宣传的时候都会表示成为客户的全方位管家,但其实目前国内私人银行最多能为客户提供的仅仅是金融产品理财投资的介绍而已。”有银行负责人这样分析国内私人银行客户忠诚度不高、不能很好地留住客户的原因。
广州民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廖伟华,曾经在某私人银行部担任高层,多年来一直关注国内私人银行业的发展。在谈到国内“私人银行”发展时,他说,国内“私人银行”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这使得客户在选择产品的时候,普遍感觉去哪家行购买产品都差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收益率高低就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很多客户并不会把资产固定放在某一家银行,而是看哪家银行给的好处多、哪家银行给的条件好,就去哪家银行,缺乏对于品牌的认可度与忠诚度。
有专家认为,归根到底银行之间的竞争还是处于比较低层次的状态,由于产品服务的高度雷同,大家还处于打价格战的阶段。换句话说,现在银行抢客户是用些非金融的手段来进行。
各家银行已经开始意识到国内私人银行业务所面临的问题。“随着银行业业务经营转型步伐明显加快,银行间同业竞争同质化加剧,特别是在私人银行、财富管理等业务领域的竞争更是异常激烈。”在农业银行、平安银行等上市银行2012年的年报中,均可以找到这样的对于“私人银行”市场的表述。廖伟华认为,“目前私人银行产品缺乏高素质与同质化的主要原因其实在于大家对前景的发展都很迷茫,产品同质化背后凸显的是产品设计人才的问题。”
难以言说的利润
诞生于2007年的国内“私人银行”,至今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尽管对外宣传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对于具体的运营状况各家银行却很有默契地三缄其口,显得颇为神秘。
在16家上市银行中,有12家明确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却只有7家披露了2012年私人银行业务的管理资产规模和客户数量。公开的数据显示,工商银行以4732亿元的管理资产规模领跑,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以4500亿元和4342亿元紧随其后。其余披露管理资产规模的银行分别是:农业银行3960亿元,民生银行1281.7亿元,中信银行1053.53亿元,浦发银行1000亿元。而以户均管理资产规模来比较,招行以2225万元拔得头筹,工行以1820万元居次。
在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上市银行年报中,均未有任何相关的利润数据。披露最为详细的民生银行,也只是公布了产生的中间业务收入为7.62亿元,增长163.67%。在所有可查的涉及“私人银行”利润的公开报道中,宣称“私人银行”业务实现盈利的仅有三家。兴业银行在2011年成立私人银行部首年就宣布实现了盈利;工商银行则是早在2010年就称其“私人银行”盈利接近1亿元;招行则称,继2010年私人银行业务率先在国内同业中实现盈利后,2011年实现税前利润8.4亿元。
对于这种不太寻常的状况,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称,“中国‘私人银行’普遍采取大零售模式,只能影子考核,较难计算出准确盈利。”相比国外“私人银行”手续费、管理费、咨询费、利差收入等多样化的收入来源,国内的私人银行仍停留在代销各种理财产品收取手续费的初级发展阶段,被诟病6年来没有任何实质创新,对此,郭田勇认为,国内“私人银行”处于低层次扩张阶段,未来面临转型与升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