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青岛市落实“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做好“菜篮子”工作,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月21日召开的全市“菜篮子”暨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强调,今年全市“菜篮子”工作将以保障供应丰足和质量安全为核心目标,以建设“数字化菜篮子”为手段,加快建立完善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健全鲜活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繁荣产销、保障供应、稳定价格、提升质量,不断满足广大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菜篮子”消费需求。
一、加强农副产品生产能力建设,强化自给保障
1、提高生产能力。深入实施蔬菜、畜牧、渔业等农产品产业振兴规划,严格170万亩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新建200亩以上设施蔬菜小区20个,建设规模10个以上的冬暖大棚蔬菜小区178个,累计分别达到120个和678个,发展设施反季节生产。推进畜禽养殖 “退户进区”,新建、改扩建标准化畜禽养殖场 (小区)200个以上,其中新发展养殖规模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小区)40个以上。重点发展沿海水产养殖,保持全市水产品生产基地规模20万亩以上。全年全市蔬菜产量、生猪出栏量、禽蛋产量、养殖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600万吨、360万头、20万吨和80万吨以上。
2、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农产品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断扩大蔬菜良种覆盖率,全市生猪、水产良种率分别达到100%、80%。重点扶持10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规范提升10个“一镇一业”示范镇,带动发展胶州大白菜、马家沟芹菜、里岔黑猪等一批具有我市特色的“菜篮子”名优产品。鼓励“菜篮子”骨干加工企业加快设施改造和技术升级,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上市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备案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品牌冷却分割肉销售比重达到40%以上,蔬菜包装标识上市比重达到30%以上。
3、促进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配送运输企业、农民合作社及其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壮大发展,加强农村农产品专业经纪人培训指导,通过龙头带动、合作社联动、经纪人参与等方式,促进农户与市场有效对接,发展订单农业,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畜禽屠宰行业集中度,提升企业化管理水平,年内完成万福集团18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厂项目建设,全市生猪屠宰厂(点)总数压缩到36处以内。
二、加强鲜活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维护市场繁荣
1、加快产地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各市围绕蔬菜、畜牧、渔业等农业产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加快培育发展以当地优质农副产品为主的农产品物流中心或批发市场。其中,重点对平度南村、莱西东庄头等产地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和冷链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建设配置相应规模的加工配送中心,购置生鲜配送车,与大型连锁超市建立直供直销关系。
2、完善城乡一体市场流通网络。整合优化市区三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资源,高起点规划1处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集交易、仓储加工、物流配送、质量检测、展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按照集约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要求,推进中国北方国际海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规划建设。发布实施《青岛市市区农贸市场建设专业规划(2010-2020年)》,社区蔬菜副食品网点配置率达到87%以上。完善农村“菜篮子”流通网络。在10处重点乡镇建设商业中心,新建农家店600处;建设“放心肉”经销点1000处以上,覆盖100%的城市社区和镇驻地。
3、推进农贸市场新改扩工作。按照市政府市办实事要求,在市区按标准新、改、扩建15处标准化农贸市场。市、区两级财政按1:1比例、每平方米500元的投入标准,支持市场建设改造,达到“环境整洁化、布局合理化、价格大众化、商品品牌化、量器具统一化、设施人性化、消费安全化”的标准要求。各区积极探索,通过投资入股等多种方式进行公益性改革试点,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增强政府调控能力。
4、推动农产品产销衔接发展。搭建农超、农校、农农对接平台,引导连锁超市、集团消费单位与龙头加工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开设地产优质蔬菜销售专区专柜;七区建设20个周末车载蔬菜市场。力争全年实现农产品直采直供规模10亿元以上;地产优质蔬菜、禽蛋、水产品等农副产品直接进入超市、农贸市场、团体伙食单位的比重达到35%以上。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市区四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全面推行电子商务,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引入拍卖制,创新价格形成机制;农贸市场实现信息化管理全覆盖;发挥“青岛农经网”、“菜篮子与三绿工程网”平台功能,扩大网上销售。
三、完成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提升监管水平
1、全面建成运行追溯终端。开展“2012肉菜追溯体系建设行动年”活动,全面完成肉菜追溯体系建设市办实事工作内容,在全部市级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市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农贸市场、大中型生鲜超市以及重点“放心肉”专卖店、“阳光食品工程”集团消费单位等350家单位建成运行,实行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电子化,实现商品来源可追、流通可查、质量可溯。积极探索将追溯体系向生产源头延伸,推动二维QR码等肉菜生产信息与流通追溯体系进行对接,力争在全国率先打造肉菜产销流通全环节、全产业链可追溯系统。
2、建设肉菜追溯三级监管平台。按照商务部统一采集指标、统一编码规则、统一传输格式、统一接口规范、统一追溯规程“五统一”的要求,完善城市管理系统。结合我市肉菜流通与监管工作实际,创新建设区(市)、企业管理系统,建成市、区(市)、企业三级监控平台,实行企业严格自律、辖区属地化监管、市级总控调度的肉菜流通追溯三级监管运行机制。积极与国家平台系统进行对接。
3、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加快制定“青岛市肉菜流通追溯管理办法”,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保证体系运行的各项工作制度落到实处。建立市级肉菜追溯体系运行维护队伍,建设全市肉菜追溯体系指挥调度中心,制定完善体系运行运维监管、人员培训等工作制度。各区市强化属地化监管,落实专兼职运行维护和监管队伍,组织辖区建设单位做好软硬件改造、系统联网调试等建设工作和日常监管维护工作。
四、健全“菜篮子”质量监管体系,保障质量安全
1、加强源头治理。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五市全部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市创建8处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创建15处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新建3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新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和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农产品20个。完善农产品产地质量检测体系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对农产品产地安全实时动态监控,将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养殖场和定点屠宰场(点)100%纳入监测范围。规范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生产投入品生产经营行为,加大生产过程监管力度,保证源头质量安全。
2、严格市场准入。严格“菜篮子”市场“逢进必检、问题退市”制度,实行月度考核、季度通报等督导措施,保证工作落实。全市累计发展蔬菜检测单位总数达到240家,“菜篮子”三级监测网络覆盖全部城区市场,批发市场对30个重点蔬菜品种进行全批次抽检,市级生猪定点屠宰厂按照不低于5%比例进行质量抽检,零售市场监测点每日对重点蔬菜品种进行抽检,全年抽检蔬菜农残60万批次、猪肉“瘦肉精”5万批次以上,不合格产品100%予以销毁或无害化处理。加强市场“菜篮子”商品质量监测评估和风险预警。
3、强化执法监管。开展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专项整治行动,在城乡市场全面推行“一户多档、实名登记、证明登记、标牌公示”四项监管制度,加强市场主办单位、经营业户、餐饮伙食单位进货索证索票、台账登记等管理,严厉打击私屠滥宰、不按规定检测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加强畜禽定点屠宰行业管理,健全市、区(市)两级生猪屠宰执法队伍,开展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年审清理工作,强化生猪屠宰厂(点)派驻监督准宰、12小时静养待宰等管理制度,生猪入市备案屠宰厂自有或合同养殖基地货源比例达到50%以上。
五、完善“菜篮子”市场调控保供体系,维护供求平稳
1、加强市场运行监测。整合全市农产品流通信息网络资源,建立全市统一的市场供求、交易、价格信息监测平台,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生产、流通和消费。不断优化监测样本,研究设立“肉菜上市数量和价格指数”,探索将肉菜蛋及水产品等主要品种纳入监测范围。健全“菜篮子”市场每日监测和重要时期企业日报告制度,密切监控市场货源、数量、价格情况,提高预测预警前瞻性和时效性,为科学调控提供数据支持。
2、维护供应丰足平稳。坚持“内增外调”,加强与潍坊、河北、四川、海南等外埠产区的对接合作,引导批发市场、经营大户、农产品经纪人增加外埠“菜篮子”货源调入力度;鼓励我市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反季节生产,扩大地产 “菜篮子”商品上市数量,维护市场均衡供给,保持市区蔬菜、猪肉日上市量保持2200吨和90吨左右水平。同时,完善批发市场蔬菜上市增量考核机制,维护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3、强化应急储备调控。健全“菜篮子”商品应急储备制度,按照城市5-7天消费需求,安排总量为2.25万吨的蔬菜、猪肉等“菜篮子”商品储备;完善储备投放网络,在市区建立190家均衡分布的储备商品投放点,及时向社会投放储备商品,确保“菜篮子”市场供应不脱销断档。研究建立土豆、圆葱等耐储蔬菜品种动态库存制度,支持企业保持市区1天消费量的2500吨动态库存。鼓励各保供企业保持2-3天销量的库存规模,提高应急保供能力。各市结合实际,建立完善辖区“菜篮子”市场调控保障体系。
六、创新发展“三绿工程”建设内涵,优化消费环境
1、大力培育绿色市场。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农副产品绿色市场”创建活动,鼓励企业对照《农副产品绿色市场》系列国家标准,大力推行设施化经营、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不断提升我市“菜篮子”市场现代化经营水平。不断强化行业自律,鼓励“菜篮子”产销企业守法、诚信经营,严格失信惩戒,营造良好购物环境。
2、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制定完善“菜篮子绿色通道”管理办法,加大专项整治力度。贯彻落实国家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免收通行费;继续落实我市优先放行、优先通过、便利停靠等优惠措施。研究将配送车办理资格范围扩大到潍坊等我市主要肉菜来源产区,力争累计办理“青岛市菜篮子工程配送车”700部以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使用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鲜活农产品专用运输车型。
3、深入倡导绿色消费。拓展集团消费“阳光食品工程”覆盖面,新发展消费单位10家、总数达到130家,受益消费群体扩大到60万人。深入开展“绿色消费社区”创建活动,新培育发展创建社区20个、累计达到567个,覆盖100%的城市社区。积极组织开展“菜篮子”安全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等“五进”活动,加强宣传引导,普及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不断增强社区居民健康消费和监督维权意识。
七、建全“菜篮子”工程建设长效机制,保障健康发展
加强领导,严格考核。建立完善区市“菜篮子”组织领导体系,完善长效机制,层层实行目标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加强“菜篮子”资金保障,确保重点目标顺利完成。建立健全部门配合机制,密切合作,协调联动,保证效果。市“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做好目标责任的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