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青岛即墨田横镇的鳌山湾,聚集了大量非法采挖海泥的铁皮船只,村民们叫苦不迭,然而执法监管部门却遇到了尴尬:针对海沙的采挖国家有明确规定,可是海泥却没有。在这方面管不管?怎么管?这是个问题。 海滩已经面目全非 一年前,即墨田横镇西海岸只有一两艘铁皮船,而今年发展到了5艘,而且每天早出晚归,显然,铁皮船在即墨田横镇非法偷挖海泥的现象越来越猖獗了。 “大铁皮船天天在增加,没有人管。海滩已经面目全非了。”不止在即墨西海湾,沿海岸线往南,南丁村的海滩也遭了秧。渔民赵先生上了火,求助于媒体。 据赵先生反映,每天清晨6点,一艘艘长达十米的铁皮船就会聚集在泥滩上,拼命吸泥,随之,泥滩上就会出现深深的大坑,长几十米,宽十几米,深达一米多,“放眼望去,满目疮痍啊!” 坑边挖出的海砂丘,成了危及渔船的“暗礁”,不少渔船在这里搁浅,不仅如此,周边的村民深受其害:“都是大坑,夏天根本不敢下去洗澡了,指不定哪里就是大坑。” 由于私挖海泥,在近海的海底形成一个个大坑,被海水淹没时,极容易因为大坑处逆向的海流而使人溺水,甚至曾经有施救者去救人,反而搭进去自己的命。 私自偷挖海泥,更严重的后果是极大破坏了海洋生态,海泥是鱼虾贝类繁殖的温床,盗泥船的闯入,严重破坏了鱼类产卵、孵化的场所,直接损坏了海洋渔业资源。据赵先生介绍,在附近的海湾已经很难捕到鱼虾等海产品了。 “偷挖海泥使海底形成大坑,改变海水流向,造成海岸侵蚀,对海底地质地貌和海洋环境也造成破坏,严重损害了海岸线的地形地貌,甚至会威胁到各类码头、防潮堤的安全。”中国海洋大学一位教授说。 都是暴利惹的祸 非法采挖海泥之所以日渐猖獗,离不开暴利的驱使。 由于田横的海域大部分属于泥质海岸,而海泥里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生物,藻类含量丰富,是海参育苗不可多得的天然饵料,更是养殖海参不可多得的天然饵料。正因为有着强大的需求,金钱的诱惑吸引了这些非法采挖者,将海泥吸走倒卖给海参养殖户,谋取私利。 据当地村民介绍,一铁皮海泥大约十吨,可装约500桶,一桶如果按200斤计算,售价8元的话,挖泥船一天就能卖4000元,一月就是12万,绝对的暴利。而售价如果买的多,才4块一桶。 如今,挖泥船已经成为有些村子的产业,“打渔的赚不过挖泥的”,更有威海荣成的海参养殖户前来购买。 监管盲区:谁来施救? “海泥里面有丰富的微生物,要继续这么挖下去,肯定会破坏生态环境。”记者从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这些挖泥的铁皮船均未办理手续。 那么,既然危害巨大,又是非法作业,就没有执法部门来管了吗? 记者了解到,目前有关于海沙采挖的相关规定还算健全,但有关海泥的却是“一点也没有”。 既然没有相关规定,自然也没有处罚的标准,处于法律监管空白地带的海泥采挖变成为非法获利者瞅准的赚钱良机,大肆采挖,不顾后果。这恐怕是铁皮船肆无忌惮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我们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没有规定和标准,执法就有点困难,所以以前也没有查获过。”青岛海洋与渔业局一位吴姓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没有依据,怎么管成了一个监管难题。但令青岛海洋与渔业局更加尴尬的是,谁来管也是不小的困扰。 因为海洋与渔业局的职能范围只针对渔船,但明显这些铁皮船并非渔船,有人士认为可能应该归海事部门负责,正是因为没有明确规定职能管辖范围,哪个部门也没有义务进行执法处罚,更加纵容了非法挖泥船的盗采行为。 目前,青岛海洋与渔业局“只是临时性过问下,海监执法支队虽然采取了一些行动,但也很牵强,但毕竟非正义压不过正义,针对海泥采挖标准、处罚力度下一步补充完善《海域保护法》,对法规进行统一的制定,才是当务之急。”(记者 邢立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