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7.52元的小月饼小票上打出23.76元的价格。
电子秤称重时的金额是一个价,实际付款时,购物小票上显示的是另一个价。仔细一对照,前后价格竟然相差16元多。8月3日,在大润发购买散装月饼的徐女士遭遇了“被差价”。超市工作人员解释,是电子秤打出的条码错误,对此很多市民担心:不只是月饼,恐怕其他称重的食品也存在这种问题。
■遭遇
7.52元莫名成23.76元
“怎么这么贵啊?是不是算错了?”3日上午,在大润发超市收银台结账的徐女士拿着购买的商品惊呼,“3个小月饼7.52元 ,一盒麻薯饼14.5元 ,付款50元 ,怎么就找回11.8元?应该是找给我差不多28元。”收银员要求徐女士将物品重新扫描一遍,结果还是显示找零“11.8元”。这时,徐女士拿着购物小票仔细地看了一下,标价7.52元的月饼,在小票上竟然显示价格为“23.76元 ”。收银员拿过去一看,确认打错了之后,说了一句“去服务台领取差价”,就没了下文。
无独有偶,就在徐女士准备去领取差价的时候,隔壁收银台的吴先生拿着购物小票询问收银员:“这个价格不对,差20元 ,你给仔细看看吧。”收银员表示自己绝对不会打错,要求吴先生仔细查找自己所购物品,应该有价格是“27元多”的。经过一番认真查找,吴先生还是没有找出售价是“27元多”的商品,收银员将吴先生所购的物品进行了重新打价,发现原本标价7元多的月饼在小票上显示27元多。
■解释
电子秤设置出了问题
“为什么7.52元会打印成23.76元?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就亏了。”徐女士找工作人员理论。超市客服部的李建红找来食品区的工作人员仔细调查后,确定是超市的问题,随即在购物小票上将价格圈出,并且写上“资料有误 -16.24 李建红”的字样,徐女士领取到了差价。
对于悬殊的价格,超市客服部的杨佐文解释道:“可能是条码错误,价格变成了重量,原本每公斤的价格变成了每斤的价格,应该是食品区销售专区的电子秤出现了错误造成的。”
徐女士觉得很气愤,如果不是自己及时发现,岂不是就花冤枉钱了?“我在超市购买散装月饼的时候,有很多市民也在购买,他们都发现价格不对了吗?我平时从来不看购物小票,在超市购物本来是很放心的事情,如果不是今天买的东西很少,自己是不会发现超市多收了钱的。”徐女士说。
■提醒
购物后请仔细核对小票
记者从青岛市工商局消保处了解到,标价与收价不一致的情况,要看商家是主观故意还是非主观故意,对于条码错误等,是商家非主观故意造成的,商家理应退还多收的款项,而商家如果刻意在价格上“动手脚”,给消费者带来损失,应该双倍赔偿。
该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很多消费者买完东西很少核对购物小票。对此,他建议消费者在结账后,认真核对明细账。一旦发现数量、总价等方面有问题,要在第一时间找到商家协调解决,如果商家不承认或者协调不成,可向消保委等部门投诉。文/图 记者 葛楠 实习生 蔡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