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银行专区 > 银行动态 > 正文

人民银行青岛市中支组织举办“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宣传活动

2022-06-21 10:59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讯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组织青岛银行、青岛农商银行、北京银行青岛分行等金融机构举办“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现场宣传活动,以“珍爱信用记录、谨防征信修复骗局”为主题,通过有奖知识竞答、发放宣传册、播放征信知识宣传片等丰富、新颖的形式,帮助市民警惕“征信修复”骗局、保障自身征信权益。

近年来,征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公众日益重视自身的信用状况。但社会上一些机构或个人打着“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旗号,大肆宣传可删除信用报告中不良信息,误导公众委托其代理维权,从中牟利。因信用报告有多笔信用卡逾期还款记录,某市民轻信“征信修复”广告,找到代理中介,并支付1.68万元服务费,中介伪造了公安局印章和证明文书供当事人前往银行处理逾期记录,被该银行信用卡中心员工识破后报警,最终违法团伙成员因犯伪造及买卖国家机关公文罪、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

此次宣传活动是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百日行动”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提醒市民朋友通过正规渠道依法理性维权,谨防“征信修复”骗局。征信领域不存在“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概念。社会上关于个人征信可以修复的说法属于虚假宣传,实质是一些机构或个人利用公众删除不良信用记录的迫切心理试图借机牟利,不仅不能删除展示无误的不良信用信息,还存在信息泄露、资金损失、涉嫌违法等风险,严重损害公众合法权益。征信修复代理机构或个人通常要求提供个人身份证件、联系方式、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存在个人信息被恶意使用、泄露或买卖的风险;甚至教唆公众捏造虚假事实、伪造虚假材料,以“非恶意逾期”或“不可抗力”等理由试图达到“征信修复”目的,可能存在违法行为。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