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成龙
本报10月28日讯今天下午,“2021对话山东——德国·山东产业合作交流会”在济南开幕,来自德国和山东的各界人士云端相聚、线上洽谈,共建山东与德国地方政府、产业界、创新平台长效合作机制,深化对话交流,共谋合作发展。
省委书记李干杰出席交流会主题研讨会并与德国企业代表连线交流,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致辞,省委副书记杨东奇出席。
李干杰在与德国工商大会全球执行总裁马丁·万斯雷本连线交流时说,山东产业体系完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与德国企业合作空间和前景都十分广阔。德国工商大会是德国非常有影响力的商会组织,在促进中德经贸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创新发展和服务贸易合作。希望德国工商大会深入参与产业园区建设,在规划设计、招商引资等方面展现更大作为。我们将积极支持德国企业在山东发展,全力做好服务工作。马丁·万斯雷本表示,山东是很多德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发展的首选之地,双方合作基础良好。期待德国工商大会和山东省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绿色产业方面加强合作,共同营造更加优美的环境。
在与费斯托全球销售总裁安斯格·科瑞维特连线交流时,李干杰说,费斯托是全球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先企业,与山东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费斯托在山东发展计划与山东产业发展方向契合,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产业合作,提升协同创新水平,加强教育培训等领域合作。我们将为包括费斯托在内的外资企业在鲁发展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欢迎德国企业家来“好客山东”走一走、看一看,共商发展、共谋未来。安斯格·科瑞维特说,费斯托投资山东以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济南基地的建设,让我们亲身体验了“中国速度”,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希望双方在本土市场拓展、人才培养、客户服务等方面加强对接,谱写合作共赢新篇章。
周乃翔在致辞时说,今年以来,我们坚定落实习近平主席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省经济运行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与德国地方和企业进一步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山东与德国交流交往渊源深厚,深化合作潜力巨大。面向未来,我们愿把握合作机遇、携手应对挑战,推动双方合作走深走实、行稳致远。一是扩大贸易合作,助力双方贸易扩规、提质、增效;二是深化产业合作,携手促进重点优势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三是推动绿色发展合作,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强化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金融链、人才链紧密衔接、高效融合。我们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广大德国企业在山东发展提供最优服务、创造良好环境。期待大家携手前行,共享机遇、共赢未来。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高燕在致辞时说,本次活动的举办,对于中德双方深挖创新合作潜能,助力两国工商界携手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中德两国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山东有着对德合作的传统,是中国对德经贸合作的缩影。随着中欧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互联互通体制机制不断发展,德国先进的技术能力与山东完备的工业体系将进一步密切结合,有着广阔合作空间。期待双方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培育合作新增长点,打造对德合作样板。
德国下萨克森州州长斯特凡·威尔,德国巴伐利亚州副州长兼欧洲和国际事务部部长梅兰妮·胡默尔,德国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吕帆,中国前驻德国大使、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致辞。
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孙立成,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陆治原分别作了城市推介。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周连华就山东省“十四五”重大发展战略作了推介。
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慕尼黑研究会主席迈克尔·道林围绕德国创新组织与国际合作发言,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孙殿义围绕新形势下中德创新技术融合及产业合作建议发言。思爱普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总裁柯曼介绍了与山东在数字化领域的合作展望。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奎分享了对德合作经验。
“2021对话山东——德国·山东产业合作交流会”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德国工商大会共同主办,以“深化创新合作共谋产业发展”为主题,包括主题研讨会、产业交流会、德国企业实地考察洽谈等活动。
省委常委、秘书长刘强主持研讨会。德国政府、经贸和科研机构、企业代表;山东省各市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经贸和科研机构、企业代表等参加。
我市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设分会场收听收看。市委副书记惠新安,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市委常委、秘书长祝华,市委有关部委、市直有关单位和各区市负责同志等在青岛分会场参加研讨会。
据了解,德国是青岛在欧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外资来源地,今年1至8月,青岛与德国贸易进出口总额24.8亿美元,同比增长29.5%;截至今年9月底,德国累计在青投资项目401个。中德两国政府建设的首个可持续发展示范合作项目——青岛中德生态园,被誉为“中德两国政府间生态领域灯塔式项目,是中德双边合作园区的典范”。疫情发生以来,青岛承担了中德“快捷通道”任务,架起了中德友谊“空中桥梁”,目前已有13架次包机在青岛落地,2700余名乘客从青岛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