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经贸往来的桥梁、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展示形象的窗口。
青岛是我国沿黄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为服务国家对外开放贡献了重要力量。随着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叠加,青岛在国家口岸布局中的“位置感”进一步增强。
9月16日,海关总署举行例行记者通报会,围绕《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就“十四五”期间口岸发展方向、重点工作、配套措施等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规划》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口岸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先进、建设集约高效、运行安全便利、服务完备优质、管理规范协调、危机应对快速有效、口岸经济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现代化口岸。
《规划》多次提到青岛,对青岛在国家口岸布局中的角色和定位进行了明确——
在海运口岸布局中,把青岛作为国家五大口岸集群之一的环渤海四大主要口岸之一,定位是主要服务于我国北方沿海和内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在航空口岸布局中,把青岛列为全国29个区域枢纽之一;
在重点枢纽口岸示范工程中,提出推进青岛等水运口岸建设,明确把青岛列为全国11个水运口岸项目之一。
青岛因海而生,因港而兴,对外开放是青岛最大的优势和特色,而口岸则是青岛对外开放的门户和载体。建设高能级、高水平的口岸,关乎青岛未来发展大局。
相较于上一个五年规划,青岛在国家口岸建设布局中的角色有所增强、地位有所提高,这是重要利好,一定要抓住用好,为开放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口岸:门户、桥梁、屏障、窗口
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是对外贸易和交流的主要通道,更是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汇聚地。
在国家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口岸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三五”末,全国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达到313个。沿海地区基本形成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以及西南沿海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口岸聚集区。沿边地区基本形成面向东北亚、中亚和东南亚开放的口岸聚集带。内陆地区口岸枢纽作用日趋明显,成为连接内陆与沿海、沿边国际贸易通道的重要节点。
全国口岸进出口货运量221.9亿吨,进出口货值146.37万亿元,出入境人员26.27亿人次,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1.47亿辆(架、列、艘)次。
全国口岸深化“放管服”改革,我国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逐年提升,“跨境贸易”指标全球排名由2017年第97位大幅提高到2019年第56位,其中在进出口均为海运方式的经济体中排名全球第7位,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青岛市荣获全国营商环境评价跨境贸易指标标杆城市,这是继2020年底荣获“中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第2名之后取得的又一佳绩。
“十四五”时期,口岸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口岸存在诸多短板与不足,比如,通行便利化水平仍有提升空间,建设和运行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经济辐射带动作用需进一步培育,等等。
《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口岸高质量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总体安排,是指导“十四五”时期我国口岸领域发展、布局重大工程项目、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制定相关政策的纲领性文件。
青岛是我国沿黄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目前,拥有青岛港口岸、董家口港口岸和青岛空港口岸三个国家一类口岸,另有青岛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等多个功能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上合示范区获批建设,为青岛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创造了重大机遇。
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叠加的国家战略机遇,是青岛开放发展的底气所在,也是青岛此番在国家口岸布局中位置愈发显要的原因所在。
海运口岸:环渤海四大主要口岸之一
全球五分之四的货物贸易是通过海运实现的。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的形势下,海运口岸在全球经济中的关键作用和对全球物流系统的重要节点作用更加突显。
在海运口岸布局上,《规划》提出要进一步优化整合口岸资源,深入推进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粤港澳大湾区、西南沿海五大口岸集群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快大通关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国重点枢纽海运口岸参与国际竞争和服务腹地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其中,环渤海区域海运口岸的定位是主要服务于我国北方沿海和内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主要口岸”“区域性口岸”。其中,“主要口岸”包括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区域性口岸”包括营口、唐山、烟台、日照。
沿海,是青岛最大的优势和特色。由此而生的海运口岸,是青岛对外开放的最大底气所在。
青岛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节点”双定位城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所在城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和港口门户城市。在新发展格局中,青岛既是内外循环的“双节点”城市,又是国内南北、东西大循环的“双节点”城市。
目前,青岛港口“一湾两翼”布局加速构建,前湾港区成为国内最大集装箱码头群之一,建成投产亚洲首个全自动化无人码头。港口生产泊位达到114个,集装箱航线达到178条,数量和密度稳居我国北方港口第一位。
虽然受到疫情冲击,但实现了逆势增长。今年上半年,青岛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87亿吨,同比增长9.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6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2.7%。货物吞吐量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四位,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全国沿海港口第五位,外贸吞吐量保持全国沿海港口第二位、中国北方港口第一位,行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
口岸功能进一步增强。青岛港前8个月新增20条集装箱航线,其中16条为外贸线;7条为东南亚线,3条为俄罗斯远东线,其余包括欧洲线、韩国线、美东线、美西线和印巴线等。有力支撑了青岛对这些贸易市场进出口额的快速增长。
正是基于上述特色和优势,青岛被列为“主要口岸”行列。但也要看到,青岛海运口岸距离一流口岸还有不小的差距。就目前而言,青岛港口业务增长主要依靠周边腹地,本地临港产业集群规模不大水平不高,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还需加速,港口总体供给能力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参与国际竞争和服务腹地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待提升。
航空口岸:全国29个区域枢纽之一
当前,航空运输是世界上最高效、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机场已成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将吸引更多的全球资源要素集聚,在更大范围内形成辐射带动能力。
中国民用航空局日前发布的《2020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境内运输机场(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241个,其中,4F级机场13个;共有定期航班航线5581条,国内航线4686条,其中,港澳台航线94条,国际航线895条;定期航班国内通航城市(或地区)237个(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我国航空公司国际定期航班通航62个国家的153个城市。
在航空口岸布局上,《规划》提出,打造与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相匹配的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协调高效的航空口岸体系,构建更加符合新发展格局、“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国际航线网络布局。支持国际枢纽口岸和区域枢纽口岸做大做强,推动关闭客运量长期不达标航空口岸,鼓励非枢纽口岸优化整合航线。
布局了“国际枢纽”10个,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区域枢纽”29个,包括天津、杭州、南京、青岛等。
相较于“海上”,青岛在“空中”的优势一直不明显,甚至一度是短板。所幸,随着8月12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的转场运营,青岛空港硬件实力一下子站到了全国前排。
这座焕然一新的新机场、新国门,不仅开启了青岛航空产业迭代升级的发展新篇章,更打开了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面向未来的全新想象空间,将承载青岛开放大势,重塑青岛国际化发展格局。
当然,硬件的改善提升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客流、物流、信息流等不会自然而然地到来,在硬件级别提升的同时,还要提升理念和认知,升级管理服务水平,建立与“大机场”相匹配的“软实力”,以达到“软硬兼施”、协同发展的态势。
一座机场可以成就一座城市。有了大机场,青岛也应有大视野、大格局,在大机场的语境下,谋划大开放,增强和提升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水平和能力,谋求城市大发展。
兼具大海港口岸、大机场口岸的城市屈指可数,这是青岛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一定要用足,用好,为城市插上高飞远飞的“双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