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之年,也是资本市场建立30周年。日前青岛辖区48家境内上市公司均按期披露了2020年年报。
总体看,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辖区上市公司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全年业绩稳中有进,主要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有效发挥了“稳定器”“压舱石”“排头兵”的作用。
一、总体概况
营业收入
全国4,298家上市公司营收合计53.3万亿元,同比增长2.5%。辖区48家上市公司营收合计4,330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35%,同比增长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32家营收同比增长,16家营收同比下降。
盈利情况
全国上市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合计4万亿,同比增长2.3%。辖区上市公司净利润合计292亿元,同比增长2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5个百分点。
44家公司盈利,4家亏损,盈利面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31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7家净利润同比下降。
资产状况
截至去年末,辖区上市公司总资产合计14,060亿元,同比增长16%,净资产合计2,996亿元,同比增长15%。
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53.5%,与2019年末基本持平。
净资产收益率9.75%,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平均每股收益0.56元,同比增长16.7%。
现金流量
辖区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合计同比增长13%,其中56%的公司经营现金流同比改善。
投资现金流净流出合计金额同比减少24%,其中56%的公司对外投资同比收缩。筹资现金流净额合计同比增长近90%,其中56%的公司筹资同比增长,反映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
市值规模
去年辖区2/3的上市公司市值增长。截至2021年4月末,辖区上市公司在境内发行股份的总市值6,500亿元,占全国上市公司总市值的0.8%。
辖区证券化率达到52%,较2019年底提升15个百分点,市场预期总体向好。
二、呈现特点
整体业绩逐季改善
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去年一季度辖区上市公司业绩承压明显,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9.8%和26.5%。
从二季度起,在疫情防控和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惠企政策的有力支撑下,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由阶段性低谷逐步企稳回升,表现出较足的韧性。
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6%和10.5%,较一季度恢复明显。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均实现正增长,增长率分别为3.6%和1.3%。
随着第四季度市场环境进一步回暖,辖区上市公司全年营收和净利润实现4.7%和27.8%的正增长。
业绩发生亏损的公司家数一季报8家,半年报降至5家,年报降至4家。
头部企业引领增长
去年辖区6家公司营收过百亿,7家净利润过十亿。头部公司顶住压力逆势增长,稳住了发展“基本盘”。
海尔智家坚持自主创牌和全球一体化运营,去年下半年实现全面复苏,全年实现营收2,097亿元、净利润88.8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7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4.5%、8.2%、17%,创历史新高。
海信视像在行业普遍承压的背景下,经营明显改善,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15%、115%。
青岛啤酒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在营收小幅下滑的情况下净利润增长18.9%。
青岛港全年货物吞吐量5.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201万TEU,分别同比增长4.5%、4.7%,公司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8.7%、1.4%。
行业表现分化明显
疫情对不同行业冲击程度不同,各行业业绩分化明显。
华仁药业、海尔生物、盈康生命、国恩股份等医疗健康领域的企业在疫情中实现化危为机,四家公司的营收、净利润均呈两位数以上增长。
随着去年下半年全球轮胎市场需求回暖,赛轮轮胎、青岛双星、森麒麟等轮胎企业全年业绩同比均实现正增长。
汉缆股份、东方铁塔、汇金通、天能重工等电力设施领域企业积极把握“新基建”等产业机遇,业绩表现良好。
青岛银行、青农商行延续上市以来稳健增长态势,营收、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9.6%、4.8%,分别高于上市银行平均水平4.1、4.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利群股份、新华锦、城市传媒、酷特智能、日辰股份、中鲁B等消费服务领域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业绩出现下滑。
部分企业承压明显按扣非后净利润口径统计,2020年亏损的4家企业均为连续亏损。
青岛金王化妆品业务下游客户受疫情影响较大,化妆品业务的营收同比下滑36.5%,同时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9亿元,导致当年亏损4.29亿元。
青岛中程海外EPC项目受疫情影响进度放缓,同时,菲律宾风电项目终止,冲回部分收入,印尼镍电项目技术改造对毛利产生不利影响,加之融资费用增长,当年亏损4.08亿元。
克劳斯受汽车、塑料包装等下游行业需求低迷等因素影响,当年亏损2.3亿元。
青岛双星营收同比增长7.2%,亏损金额同比大幅改善,但受出口运输受阻和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全年亏损0.31亿元。
积极融入双循环格局
辖区上市公司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年报显示,2020年辖区上市公司来自境外的营业收入合计1,545亿元,同比增长8.7%,高于境内收入增幅,境外收入占当年营收总额的比例达到36%。
面对疫情冲击,海尔智家在海外市场依托研发、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本土化布局,境外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元、实现经营利润40亿元,分别增长8%和26.8%,厨电、家用空调、波轮洗衣机等产品在美国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海信视像在稳固国内龙头地位的同时,加速发展海外市场,去年海外市场整体同比增长31%,其中,美国市场同比增长64%,占有率提升3.2个百分点,日本市场上东芝、海信两个品牌占有率排名第一。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48家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38家,占比79%,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9家,占比60%。研发人员数量合计3.53万人,同比增长8%,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达到12.9%,较2019年提升1个百分点。
30家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过10%,其中东软载波、鼎信通讯分别超60%和30%。
辖区公司全年研发投入合计131.5亿元,同比增长10%,超过营收增幅,其中海尔智家、海信视像研发投入分别达72.2亿元和17.4亿元。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04%,同比提升0.15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上市公司、全社会平均研发强度0.44、0.64个百分点。
海尔生物、高测股份、海泰新光三家科创板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均超过10%,高于科创板平均水平,显示出较强的科创属性。
股东回报力度增强
辖区39家公司在年报中推出现金分红方案,另有1家已在年中完成了现金分红,现金分红总家数40家,占比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分红金额合计103.64亿元,同比增长26.5%,平均股利支付率35.5%,股息率1.6%。
海尔智家、青岛港、青岛啤酒拟分红金额均超过10亿元。
其中,海尔智家拟分红金额34亿元,公司自1993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已超过200亿元,持续与投资者分享增长红利。
此外,辖区上市公司注重加强与中小投资者的沟通交流,完善投资者关系管理,32家公司公告已召开或拟召开年报业绩说明会,且均安排董事长或总经理出席。
资本市场功能提升
随着注册制改革红利的加速释放,2020年辖区12家企业过会,创历史新高,过会家数占全省的1/3、全国的2%,居北方城市第2位。
目前辖区已过会企业5家,在审7家,辅导备案24家。去年辖区资本市场直接融资1,247亿元,同比增长14%,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
目前辖区8家上市公司正在筹备再融资事项,计划融资106亿元。去年17家上市公司完成并购重组25起,金额89.8亿元。海尔智家构建起“A+D+H”全球资本平台。
青岛双星、海信视像控股股东混改有序推进。青岛啤酒推出上市以来首个股权激励计划。青岛银行理财子公司顺利开业。
通过并购,汉缆股份、新华锦进入氢能源、石墨新材料等领域,海尔生物加快血液安全生态布局。
汇金通、赛轮轮胎、天能重工、东软载波等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公司质量不断提高
去年10月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时隔15年再次全面部署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去年11月5日青岛率全国之先出台实施意见。
半年多来,辖区上市公司积极响应动员部署,深入开展公司治理专项自查,主动报告问题、规范整改、化解风险。在股票质押方面,第一大股东质押比例在80%以上的公司由最高时10家降至2家。
在“清欠解保”攻坚战方面,1家公司主动报告大股东及关联方资金占用问题并完成整改,有效化解占用风险,保障了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在商誉风险方面,24家上市公司2020年底商誉总额317亿元,占净资产的10.6%,较2019年底下降1.6个百分点,商誉风险正逐步释放。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面对疫情冲击,辖区上市公司保供应,稳市场,为抗疫捐款捐物9,400余万元。
14家公司披露了精准扶贫信息,扶贫金额7,200多万元。19家重点排污单位披露环境信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落实“双碳”目标要求。
2020年末辖区上市公司员工总数27.2万人,全年支付职工现金489亿元,支付各项税费合计317亿元。
11家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海尔智家专门设立环境、社会与管治委员会(ESG委员会)。
8家上市公司披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贸易投资、文化交流等情况,积极助力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两区”建设。
随着国内经济全面复苏,辖区上市公司一季度整体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实现良好开局。
一季度营收合计1,139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3/4的公司营收增长。净利润合计88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八成公司净利润增长。
从一季报看,辖区上市公司2021年全年业绩向好可期。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
在新阶段、新起点上,辖区资本市场将进一步发挥枢纽功能,在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更好服务地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