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正文

黄海东海同潮 “申”“青”深情互动

2020-07-09 09:38 来源: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分享到: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驻沪记者 胡相洋

“五月风”劲,浦江潮涌!

7月8日下午,青岛—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交流与合作对接会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等十余家商协会组织和上海金融、航运、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企业负责人等共500余人与会。

述说两城情缘、虚心拜师求学、宣介营商政策、展示青岛形象、签约落地项目……青岛—上海,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正展开以现代服务业为主题的青“诚”与沪“动”。

一次“申青”相会,“合作火花”灿烂。会上,青岛各区市、功能区等与当地企业机构签署了2个战略合作项目、21个投资项目,计划投资总额356亿元。

以此为起点,青岛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将站上新高度、开启新征程。“申”“青”再续前缘,一个看得见的未来正在到来!

正如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主旨演讲中所期盼的那样:“上海、青岛携手,必将会为推动国内南北东西大循环,做更多、更大、更富有实际成效的事。”

“今世”与“前缘”

7月7日、8日两天,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率青岛市党政学习考察团在上海考察学习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上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龚正与考察团一行举行座谈。李强专门提到,上合示范区应该是唯一一个用了“上海”这个名字,但不在上海的功能区。于是,青岛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又一次与上海联系在了一起——共同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为何是又一次?因为在百余年的城市发展史上,青沪两城早就因“开放”而结缘,因“港口”而相知,因“金融”而相遇。是中山路、八大关的建筑群与黄浦江畔的万国建筑,是“上青天”并称的中国纺织业城市名片……青岛与上海,缘牵百年。而近年来,上海证券交易所、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复星、上汽、东航集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都与青岛开展了深度合作,让青岛与上海的手握得更紧。

这是气质相投,是前缘再续,一如黄海连着东海,又如浦江潮涌胶州湾。

8日,青岛—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交流与合作对接会在上海举办。下午2时,距离对接会正式开启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会场内外已经聚集了来自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等十余家协会组织和上海金融、航运、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企业负责人代表。

会场外,青岛各区市设立的招商交流洽谈专区“门庭若市”,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上海市工业合作协会、上海市股份公司联合会、中欧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德国联邦中小企业联合会等负责人代表,与来自青岛的招商负责人互递名片、互加微信、互诉真诚;

而会场内的“火爆”程度更是超乎想象,可容纳500人的会议室,座位早早被“预订一空”。为了让来宾耐心、舒适、全面地了解青岛,直到对接会开始前5分钟,现场工作人员仍在紧张地临时增加座椅。

上海之所以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龙头,正是因为现代服务业走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而这就是一份强大的现代服务业“朋友圈”阵容!

青岛是一座青春之岛,开启这场声势浩大对接会的,是青岛的城市宣传片——《来青岛,站上中国开放发展的新风口!》丝绸之路总商会副秘书长田晓红说:“不止一次出差去过青岛,非常喜欢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会上宣传片展示的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城市形象,不仅吸引着我们去旅游度假,更希望找到两城投资兴业的契合点。”

发展的“金钥匙”

上海,从早年的远东第一大城市,到今天卓越的全球城市,一直是中国发展的一个传奇。上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强大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现代服务业发展处于全国乃至全球最前沿,“取经”上海,就是找准以现代服务业拓展“大循环、双循环”开放格局的“金钥匙”,发现青沪现代服务业合作发展的契合点,提升开放的意识、素质和能力。

从两城的历史渊源,到共同追求开放的城市气质;从国家战略的叠加,到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热切期待,青岛以资本金融、航运贸易、高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为切入口,向上海高能级的现代服务业企业伸出橄榄枝。王清宪在对接会上短短半个小时的演讲,赢得阵阵掌声。

为何要学习上海的现代服务业?

上海是世界金融业的“翘楚”。但长期以来,青岛在金融产业规模和服务能级、外资金融机构聚集度等方面的发展层次还不够高。青岛期待包括券商、基金、租赁、保险、期货、创投风投、产业数字金融在内的各类资本,能立足上海、辐射青岛,共同挖掘青岛产业场景中的投资机遇。

青岛因港而兴,但港口的综合服务功能未能充分释放。青岛希望能引入更多全球船舶和航运信息的大数据平台,推动航运科技创新、仲裁服务、航运人才培养等加快发展。

目前的青岛,正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优势,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并持续向新能源汽车生产、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发力,但青岛的研究开发、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科技咨询等高科技服务生态还很薄弱。上海有众多的高科技服务企业和人才,这是青岛与上海在技术与场景结合中,可拓展合作的巨大空间。

青岛被誉为“电影之都”,但目前主要从事影棚运营、器材租赁等,在剧本创作、后期制作等领域的力量还非常薄弱。青岛希望像上海灿星文化、慈文传媒、锦辉艺术传播等这样的行业头部企业,支持青岛发展;青岛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旅游业不温不火,青岛同样期待与上海旅游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深度挖掘青岛资源,推动青岛旅游吸引力大幅跃升。

上海是中国第一会展城市,全球排名前十的会展公司均在上海设立了分公司。而青岛,迫切需要东浩兰生等实力雄厚的会展企业前往青岛开拓市场,并希望上海更多优质的商务服务资源,加入到青岛“国际客厅”建设中来,共同为山东乃至中国北方的发展赋能。

青岛城市发展的“短板”,在上海找到了“答案”。这也正是考察团到上海对接现代服务业的深切期盼。

青“诚”与沪“动”

青岛的“诚”,引来的是上海的“动”。

“对于企业,人们看到的,或许只是它成功以后的光环,但相信每一名企业家的创业路都不会平坦。”分众传媒联合创始人陈鹏谈了本次对接会的感受。他说:“投资青岛,吸引我的不是海鲜大餐,作为企业,我们更看重投资的前景、政府的服务以及培育企业成长的营商环境,而服务的‘软环境’,恰恰能戳中创业者、投资者最柔软的内心。青岛近两年的变化,坚定了我继续投资的信心,这是一个让我看到了希望的城市。”

“在座的每一个企业,几乎都参加过多个政府招商项目的对接会,但类似今天这样的演讲,还是让我们看到了青岛满满的诚意。”上海盛世天橙传媒公司创始人陈嵩说,“我们做的是文化创意产业,我们也期待着能和青岛这样一座愿意创新的城市共同成长。”

已是全球数一数二的物流基础设施提供商和服务商,又致力于建设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仿真技术、天线技术、光电、薄膜与传感器等业务的普洛斯首席执行官梅志明,在了解到青岛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布局后,也表示“将立即到青岛考察,会尽快组团成行”。

交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任德奇一再表示:“青岛空间很大,希望王书记多给我们‘派点活儿’。”他计划着,将继续发挥交通银行在航运金融领域的经验和优势,助力青岛由航运大港向贸易大港转型,推动青岛市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向纵深发展。

黄海东海同潮,“申”“青”深情互动。青岛的诚意,也在上海结出了累累硕果。对接会上,共有23个项目现场签约,涵盖文化创意、新经济新基建、金融及股权投资、新零售、互联网工业总部、商贸物流等领域,计划投资总额达到356亿元。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借势青岛—上海现代服务业交流与合作对接会的东风,相信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上海企业走进青岛,与青岛一起,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为塑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龙头,为建设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携手努力!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