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储蓄大国,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4月10号,央行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我国外币存款余额大约是206.42万亿元,同比增长了9.2%。在第一季度中,我国人民币存款增加了8.0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76万亿元。
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这次的疫情并没有打击到中国人存钱的热情。
其实,中国人之所以爱存钱和消费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虽然有很多年轻人养成了“提前消费”的习惯,但是中国人骨子里就是传统的,所以还有很多人习惯存一些钱起来,这样一来,自己也有“安全感”。
存款这一个话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谈论了很多次。对于储户来说,在存款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利率比较高的存款方式。银行也正是抓住了储户这样的心理,所以近些年在吸储上面下足了功夫,在尽可能的给大家提供高利率。
但是前一段时间,央行出台了《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表示将对靠档计息存款和结构性存款进行调整。主要原因是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产品,违反了《储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应该予以规定。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高于一般性存款利率,不利于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银行为了吸储只能想其他办法,在智能存款、结构性存款之外,银行存款在最近又有了一个“新玩法”—“拼团存款”。
据有关媒体报道,建设银行、上海银行、东莞银行在近期都推出了“拼团存款”,民营银行中的吉林亿联银行去年更是因为这一个业务模式,上半年存款总额增加了177%。
不一样的银行“拼团存款”的名目都不一样,但是基本上都是通过拼团的形式,参团的人数越多,期限越长,利率也越高。其中一些中小银行“拼团存款”的利率已上涨至对应期限存款基准利率上浮50%。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方便大家理解,比如:东莞银行将这个称为“拼定存”,1000元起存,包括1年期、3年期,3年期年利率最高4.125%,这相当于3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2.75%上浮50%。
有业内人士指出,“拼团存款”的模式借鉴了拼多多等电商公司在新零售领域的创新玩法,其核心依然还是吸引储户,不过“拼团存款”有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存款端受到的监管更严格,也和银行息差密切相关。
对于“拼团存款”你有了解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