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A股上市企业一季报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截至4月12日,共有1022家A股上市企业披露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超过60%的企业,业绩预悲。
2020年4月10日,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锐德”)披露了更新后的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特锐德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7000万元-7500万元,而去年同期则是盈利3630.15万元。
同日,特锐德官方发布公司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以及质押的公告。受股东质押以及业绩预悲两方面的影响,特锐德在13日跌停收盘,四家机构更抛售所持特锐德股份,价值超2亿元。
站在“新基建”的风口上,特锐德旗下的充电桩业务备受关注。面对越来越多的头部企业入局,一场大考已经摆在特锐德面前:他们的目标究竟是青岛的华为还是中国的特斯拉?
特锐德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
2020年伊始的一场疫情,让A股上市企业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4月10日,特锐德官方披露了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根据公告显示,报告期内特锐德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7000万元-7500万元。去年同期,特锐德盈利3630.15万元。
针对业绩变动的原因,特锐德方面认为是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众多国内外下游企业停工,合同执行延后,导致传统电力设备业务确认收入减少,同比业绩下降;再加上,受国内出行减少及公司为部分地区医护及政府人员提供免费充电等因素的影响,一季度充电业务收入及利润减少;同时由于股份支付费用等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使得公司整体收入及利润下降。
同时,特锐德方面也提到在报告期内利用特锐德系统集成的技术和箱变产品优势,加大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市场及PC业务的开发,使得传统电力设备智能制造业务的中标额和合同额较去年同期有较好的增长。
此外,特锐德仍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充电量第一的位置,一季度累计充电量达3.95亿度,较去年同期下降5.5%。目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充电量也快速回升,近期充电量已高于去年同期15%。
同日,特锐德还发布了公司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及质押的公告。根据公告显示,特锐德控股股东青岛德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锐投资”)将其持有的公司4400万股公司股份办理解除质押及质押业务。此次控股股东股份质押的用途,为置换前期融资。
4月13日,受一季度业绩预悲以及控股股东质押股份的影响,特锐德最终以跌停的成绩收盘。根据盘后数据来看,四机构共卖出2.11亿元,同时还有四机构买入3275万元,机构净卖出1.9亿元。机构的频繁买进与卖出,是否存在“做空”特锐德的意图,目前还需进一步观望。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青岛在新基建领域的代表企业之一,特锐德引以为傲的充电桩业务,在2020年将要面对阿里、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的入局竞争。接下来,作为充电业务的龙头老大,特锐德又能否在“新基建”领域中继续领跑呢?
两巨头入局!特锐德能否领跑“新基建”?
不同于以往对公路、铁路、水利等传统“铁公基”的概念理解,新基建的“新”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领域,其本质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新基建主要包含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
2019年6月,青岛就明确提出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抓住新兴产业投资机遇,加快发展5G商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
在青岛今年官方公布的144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中,也将新型基础设施单独列出,数量达20个,总投资共632亿元。
如同疫情期间的“口罩股”,乘着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的东风,相关概念股也都在股市上表现强劲。
充电桩,是官方明确的七大新基建领域之一。同时,充电桩也是新能源汽车顺利发展普及的有力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3月以来,宁德时代与阿里两大巨头先后加入充电桩行业。据了解,他们此举并非仅仅只出于投资的目的,而更多的是出于战略布局的角度。
3月6日,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与福建百城新能源合资成立新业务公司——上海快卜新能源,主营充电桩快充服务;3月31日,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入股简单充(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以33.33%的持股比例成为简单充第二大股东。
面对两家头部企业先后入局的现状,特锐德又该如何在新基建领域领跑呢?
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到2020年,新增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台,规划车桩比(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保有量配比)基本达到1∶1,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2019年底,我国充电桩仅为120万台,车桩比约为3.5∶1,与规划仍存在明显差距。
目前,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已呈现出较强的区域性,集聚效应显著。公共充电桩集中分布于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已成为公共充电桩的主要集聚地。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总部位于杭州,处于长三角地区,宁德时代又靠近珠三角城市群。作为当前充电桩行业规模最大的特来电,应该感觉到危机了。
而与东部城市群充电桩密集分布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建设进度的明显落后。未来,特锐德及其旗下子公司特来电或许可以将这些区域作为发展重点。
日前,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在充电桩纳入“新基建”概念后发生了很多变化,引起了政府、企业甚至个人投资者的高度关注,成为拉动消费的一个重要点。
在于德翔看来,他希望特来电的充电桩可以建立一个从数量到电量到流量的价值生态闭环的模式,实现新交通与新能源的融合。
面对未来仍然充满竞争的新基建领域,特锐德选择将新交通与新能源融合。面对头部企业纷纷下场参与竞争的现状,特锐德需要尽快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
特锐德的目标:
青岛的华为VS中国的特斯拉
企业想要走得长远,必然要有清晰、合适的发展目标。
新基建风口已来,站在风口上的充电桩行业,市场格局或已悄然改变。特锐德也需要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
作为青岛的“创业板第一股”,特锐德这家民营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与同为民营企业的华为很像,并且两家都是依靠新兴技术起家。
细究华为的崛起之路,技术研发以及用人必然是其中的关键词。华为公司提拔的人才,都要有海外的成功经验,而技术研发方面,华为更是每年至少投入150-200亿美元。
而且事实上,我们也很难说是华为成就了深圳,还是深圳成就了华为。华为与深圳的交集之深,在国内城市很难再找到第二例。作为初创企业、企业家的活跃之地和成长中心,深圳对于华为也有着成长和滋润的作用。
接下来,对于青岛本土企业的特锐德来说,他们要做的正是在深耕青岛市场的基础上,加大科研与人才的储备力度,成为青岛本土的一家标杆企业。
在立足青岛本土的基础上,特锐德还需要向海外知名车企特斯拉看齐。
2018年对于特斯拉来说,是面临重重困境的一年,几乎整个行业都预言“特斯拉熬不过今年冬天”。2018年整个一季度亏损了7.85亿美金的特斯拉,面临缺钱、缺车、缺人的三重困境,比现在的特锐德情况更加严重。
随后,其在中国上海建设了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从1月7日开工建设,到10月15日进入调试阶段,再到12月30日首批特斯拉国产Model 3交付,其抓住了效率这一企业发展的命门。
另外,特斯拉对于行业发展的敏锐度也有其独到之处。在了解到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发展热点后,特斯拉强势入局后,也带活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对特锐德来说,其发展轨迹应向特斯拉看齐,在立足本土基础之上,善于把握时机,勇敢“走出去”,直面竞争,将自己的未来发展交给市场来决定。
青岛的华为与中国的特斯拉,这两个目标看似相互排斥,但又互相成就,互不影响。
当充电桩遇上新基建,处于风口的特锐德,需要尽快确定自己的“小目标”!
责任编辑/林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