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正文

青岛民间资本,“阳光化”渐入佳境

2018-11-01 07:26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民间资本被誉为金融行业的“毛细血管”,是城市金融生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自2014年开始,作为“山东金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我省逐步试点推广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新模式,青岛市也于2014年7月份出台了《关于开展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试点工作的意见》,褒贬不一的民间资本由此“从地下走到地上”,力求“破土重生”,站在阳光下。

来自市金融办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末,青岛市获批业务许可的37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累计投资额达到229亿元,进入两百亿元规模层级。其中2018年前9个月累计投资额达到102.2亿元,当年累计投资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关口。

更为可圈可点的是,37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经济的投资余额占全部投资余额比重超过50%,2014年以来,全行业累计实现税收近8000万元。

经过四年多的孜孜以求,时至今日,青岛民间资本在服务实体经济中日益彰显创新发展活力,“阳光化”渐入佳境。

阳光化带来蓬勃生机

根据2016年出台的《山东省地方金融条例》及相关监管要求,所谓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是指经过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批准业务许可并在核准的经营范围和区域开展业务,是地方金融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务范围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资本投资咨询、短期财务性投资及受托资产管理。

据市金融办相关人士介绍,四年多来,全市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立足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定位,坚持改革创新与规范经营并重的发展理念,通过向实体经济项目提供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短期财务性投资、投资咨询等服务,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也促进了民间资金供需的规范有序对接。

四年多来,我市坚持优中选优、做优做强,注重引导有规模、有实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实体企业发起设立民间融资机构,将社会资金转化为社会资本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并作为企业自身经营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越来越多资本雄厚的民营企业、公信力强的国有企业以及上市公司参与到行业发展中来。

今年5月,深圳的上市公司深圳大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市发起设立的大通汇鑫民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获批业务许可;1月,由城投集团发起设立的青岛汇泉民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获批业务许可;上市青企汉缆股份则早在试点之初就发起设立了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是当年18家试点企业中注册资金最高的,达到3.2亿元。

据介绍,目前我市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实现了七区三市全覆盖,注册资本共计55.37亿元,机构数量及注册资本金规模位于全省前列。已经获批以及正在申报的注册资本3亿元以上机构达到7家,居全省首位,进一步形成了大、中、小型机构梯次发展的行业格局。

疏通“金融血管”让输血更畅通

“如果说银行、证券等大机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金融大动脉,那么我们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就是金融的毛细血管。”一位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老总这样给自己定位。“民间资本服务的大多是小微企业,相当于小微对小微,这样有利于解决像银行这样的大型金融机构难以解决的问题。”

青岛全能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每年产值约3亿元,是银行的优质客户,但公司副总经理薛峰还是更愿意从益和汇普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解决融资。“公司购置的原材料主要是钢板,今年价格变动太快,从银行贷款也不难,但需要两三个月时间,可是在这里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据了解,益和汇普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给全能重工机械授信2000万元,可以随借随还。

不过,尽管手续相对简单,但要求并不低。在抵押、保证的基础上,在有必要的情况下,益和汇普民资要求企业实行抵押、保证以及强制执行公证相结合的方式。

市金融办相关人士介绍,全市各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立足经营定位,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开展业务创新,实现了差异化发展。注册资本15亿元的青岛汇泉民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获批受托资产管理、不良资产收购处置等一揽子创新业务,成为全省第一家获得多项创新业务试点资格的民间资本管理机构。

青岛益和汇普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开展了光伏新能源一期3000万元定向私募业务,吸引了多名合格投资者参与投资2000余万元,拓展了机构融资渠道,也激活了潜在的民间资本。

青岛伟创民间资本管理公司、邦诚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等机构与部分银行合作设立应急扶持基金,专注为中小微企业贷款到期提供周转服务,以解企业燃眉之急。

青岛大千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发挥民间资本的杠杆作用,联合多家机构先后发起成立2.5亿元的青岛国安拥湾信息技术基金和1亿元的青岛富海大千影视文化基金,在这两只基金中,大千民资实际出资额30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3.5亿元,各投资方实现了合作共赢。

强监管营造安全生态

让民间资本从“地下走到地上”,站在阳光下,强化监管,营造良好的安全生态是重中之重。

市金融办相关人士介绍,四年多来,市、区(市)两级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积极贯彻“稳是总基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落实以资金监管为核心,以主监管员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为保障,以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和第三方机构辅助管理为手段的“一、二、三”监管体系,有效运用年审、分类评级、“双随机、一公开”等检查评价方式及结果,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强化对民间融资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针对经营困难、不再符合业务许可条件的机构,实施行业退出,构建起了许可、变更、退出全流程的行业管理链条。集中组织开展民间融资机构市场清理整顿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民间融资机构不规范行为进行集中排查和分类监测,守住风险底线,确保了行业总体规范有序。

我市还着力构建行业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规范体系,以青岛市民间资本管理行业协会为平台,全市民间融资机构认真履行自律公约,通过统一行业标识、门头装修、制式合同等方式塑造行业形象、做实行业自律。

2017年,青岛蓝海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有限公司获批业务许可并正式运营后,我市实现了民间融资机构全业态发展。中心积极打造集信息发布平台、投融资对接平台、地方信用平台、创新服务平台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性民间投融资服务平台,同时与光大银行共同研发了资金划转系统,全程追踪借贷资金流动轨迹;与青岛仲裁委互联网仲裁院探索合作,为民间投融资纠纷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多家中介机构参与,截至2018年9月末,中心累计对接成功资金需求3000余万元,在促进民间借贷规范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