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正文

“农”字号贷款追逐“新风口”

2018-10-19 07:18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日前,青岛银监局公布的一组数字令人眼前一亮:上半年,青岛辖区银行业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495.97亿元,较年初增加79.59亿元。

深度解析数字背后的发展路径,诸多令人欣喜的新变化蕴藏其中。

半年新增近80亿元“农”字号贷款,首先意味着岛城银行业机构正深度赋能“乡村振兴”,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业回归本源,把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由“点”成“片”。

其次,意味着原本只盯着大项目、大企业的岛城银行业机构开始转头向“下”,深度挖掘“三农”融资需求,推进信息技术与农村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质效,普惠金融正由“虚”到“实”。

再次,意味着岛城银行业机构正在寻找发展新空间,因地制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持续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正成为银行业机构“新风口”,包括机制、产品、服务等内容丰富的创新正由“浅”至“深”。

以更大作为提供金融新动能

早在年初召开的2018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银监会负责人就指出,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扎实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助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青岛银监局积极主动作为,按照党中央和银保监会党委统一部署,紧密结合青岛实际,深入调研分析,迅速出台了《辖区银行业全面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意见》,提出23项具体工作措施,着力打造银行业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青岛样板”。

青岛银监局还结合实际建立专项考核机制,对银行业机构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按季通报,按年考核评价,坚持正向激励和负向约束并重。同时,督促银行业机构制定涉“农”、扶贫金融服务尽职免责制度,严格落实提高涉“农”贷款、精准扶贫贷款不良容忍度等监管要求。

在监管部门“考核棒”的引导作用下,岛城各家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不断被激发,各家银行均制定了小微企业贷款尽职免责制度,主要涉“农”银行加大了对小微企业、“三农”和金融扶贫服务的考核权重,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引导作用。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将普惠金融发展纳入支行行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青岛农商银行设立“新增普惠金融领域贷款”指标,交通银行青岛分行首次将涉农贷款指标纳入考核。

青岛银监局还引导各银行业机构设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事业部、专营机构、特色支行或小微贷中心,推动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提升乡村振兴服务效率。目前岛城各国有大型银行包括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在内的部分股份制银行都已设立普惠金融部,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创新性构建3家专营支行、2大服务中心和1个信贷工厂组成的“3+2+1”普惠金融全覆盖服务体系。青岛银行构建了各县域支行和惠农特色支行“双轮驱动”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在产品推动、考核定价、条线费用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以更高效率全面对接金融需求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围绕这几大重点领域,岛城银行业机构实施分类投放,全面对接金融需求,提升服务乡村振兴金融供给效率。

在建设宜居乡村方面,岛城银行业机构积极支持我市农村地区道路、电网、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村镇。今年截至6月末,我市银行业机构发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贷款余额479.07亿元,较年初增加18.98亿元,其中新型城镇化贷款余额260.04亿元,较年初增加9.76亿元。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分行充分发挥棚改融资主渠道作用,累计向我市棚改项目发放专项贷款640.03亿元,帮助40万余人“出棚进楼”。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积极支持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累计发放城镇化建设贷款93亿元,发放“农民安家贷”7767笔、余额51.1亿元。

扶持现代农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岛城银行业机构积极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截至6月末,我市银行业机构现代农业贷款余额21.58亿元,其中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贷款余额9.57亿元、支持“青岛国际种都”建设贷款余额0.57亿元、支持“蓝色粮仓”建设贷款余额9.73亿元。

岛城银行业机构还加大对清洁生产、节水工程等绿色方式的信贷投放,实现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截至6月末,我市银行业机构向715户农业企业发放绿色信贷余额424.27亿元,较年初增加46.09亿元。农业银行、青岛农商银行均制定了绿色信贷政策,建立绿色信贷重点客户“白名单”,优先支持蓝色经济、绿色项目和环保领域,青岛农商银行近期发行2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专项用于支持我市绿色生态项目。恒丰银行向黄岛区某环保科技公司发放贷款5000万元,支持企业用于提升处理生活垃圾能力,改善农村地区生活环境。

以更优服务精准发力

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对构建农村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要求,提供针对性强的优质金融服务,加大产品与服务创新,无疑是一个重点。

以供应链金融打造繁荣集约农业,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岛城银行业机构的创新模式之一。截至6月末,我市银行业机构向5383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的贷款余额143.86亿元,较年初增加23.3亿元,其中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9户、贷款余额117.25亿元;家庭农场3309户、贷款余额16.68亿元。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积极围绕优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广“核心企业+农户”“核心企业+代采商”“物流企业+农户”等供应链融资模式。华夏银行实施“龙头企业+上下游企业+农户”统一授信,积极支持饲料生产、化肥生产的上下游企业。

岛城多家银行业机构还充分运用“互联网+”等网络信息技术,打造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助力我市实施农村电商“515+X”工程。青岛农商银行与蚂蚁金服等企业合作,扶持智慧城市建设,目前“扫码付”服务商户3万余家,建立13家无现金交易农贸市场示范点,通过移动支付、特惠商户等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搭建农产品农社对接、农超对接、直销直供的服务桥梁。交通银行推出 E贷通、POS贷等“互联网+”在线融资产品,实现了在线申贷、自动审批、实地到账、循环用信,有效提升农村客户融资的效率。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下一篇

前3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3.14万亿

2018-10-19 07:31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