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正文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 保险业或迎估值甜蜜期

2018-10-15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在负债端,保险产品与银行理财等产品同台竞技,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降,使得年金保险等产品吸引力上升。从近几个月保费数据的走势来看,寿险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降幅正在进一步收窄,并有望在年内“转正”。在投资端,无论是近期央行宣布从10月15日起降准1个百分点给市场带来流动性预期,还是险资自身投资结构的变化等因素,都对稳定投资预期带来积极影响。

基于负债端和投资端两头的利好因素,业内人士对四季度保险行业走势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与此同时,多家券商发布研报指出,四季度保险业或将迎来估值的甜蜜期。

寿险保费有望转正

9月28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在分析解读时,多位业内人士提出,“闭眼买银行理财”的时代已经过去。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持续下降又对保险产品的销售形成利好,其长期、稳定等优势被凸显出来。

申万宏源在其发布的研报中指出:“作为年金产品主要竞争对象的银行理财产品在宣传中不可出现预期收益率,分红型年金产品、万能险账户的预期收益优势凸显;同时储蓄型年金产品的长期、稳定、抗通胀、保值增值特性将成为主要优势。”目前,分红型年金保险产品可进行“高、中、低”三档预期收益率演示,万能险账户的日结息月复利的宣传的相对优势也将逐步显现。

从近期银行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情况来看,相关数据显示,国庆节前一周(9月21日至27日),共有14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在5%以上,较前一周减少5家。9月底,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57%,这是自去年10月初以来创下的最低收益率水平。10月7日,央行宣布决定下调部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可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专家认为,银行理财收益率可能会继续承压。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是对资管新规的延续。对于资管新规的影响,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银、证、信、保、基将同台竞技,互相竞争。目前,银行理财产品面临两大不利因素,而且是年金保险的主要竞争对象,年金保险因此而客观受益,相对优势凸显。天风证券研究指出,储蓄型保险产品和保障型保险产品的销售存在着“共振效应”,储蓄型产品的销售改善也会提升保障型业务保费。

不过,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的起售门槛由此前的5万元降至1万元,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银行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的竞争。但业内人士认为,保险业已在进行转型,对银保渠道的依赖度下降,银保产品也更具保障属性,该政策对保险全行业的影响有限,但对部分仍高度依赖银保渠道的中小险企仍有一定冲击。

从今年保险行业自身的发展来看,银保监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8月份,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9639.27亿元,同比下降5.37%。纵向来看,今年以来,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的降幅不断收窄,1月份、1-2月份、1-3月份、1-4月份、1-5月份、1-6月份以及1-7月份的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分别下降了25.5%、24.31%、16.82%、13.60%、11.54%、8.50%以及7.39%。可见,人身险市场回暖迹象明显。

对于四季度人身险市场,研究报告普遍看好。一方面,去年四季度的保费基数较低,有利于今年取得较大的正增长速度;另一方面,预计四季度各险企将全力达成年度考核目标,大力推动业务发展,年内寿险公司保费可能实现正增长。从另一个维度看,在保费增速有望由负转正的预期下,险企的产品结构也得到了优化,这对行业持续发展也是一大利好因素。“我们预计四季度将成为今年保费、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最高的季度。”中信建投提出。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