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
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大规模刺激政策不会推出
李克强指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是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既不能因经济指标的一时变化而改变政策取向,影响来之不易的结构调整机遇和成效;也不能对经济运行可能滑出合理区间、出现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应对准备。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目前状态是“稳住不破裂”。大规模刺激政策不会推出,向上托经济的能力已非常有限,因为实际操作的空间有限。预计政策思路是将稳增长同调结构、惠民生紧密结合。下半年政策将整体保持与此前的连贯性,支持的重点集中在环保、节能、新技术、中小企业以及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上来,采取信贷和财税政策相结合的措施来稳定经济增长。
利率改革前进一小步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进行了17年,改革轨迹是“放开银行同业和国债利率→放开贷款利率→放开存款利率”。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使利率市场化向前推进一小步。央行认为,这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促使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融资渠道,利于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促进社会融资的多元化;也为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留出更大的空间,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但是,这次没有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各国利率市场化的完成均以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为标志。央行看来,存款保险制度、金融市场退出等配套机制尚在逐步建立过程中,金融机构治理改革尚未完全到位,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我们认为,利率市场化对中国经济结构的改善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将改变现有银行贷款的“软约束”,使货币条件变的更为严谨,这将改变中国经济过度依赖投资的增长模式。短期内影响有限。理论上,贷款利率下限取消将导致贷款利率下降,但在实践中,短期内影响有限。我国存在金融抑制,从贷款的供求关系看,大体仍将是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贷款利率不太可能明显下降。2013年1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全国一般贷款中执行利率下浮的贷款占比仅为11.44%;而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64.77%。展望未来,中国存款利率的放开可能按照“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的思路渐进式推进。下一步可能进一步扩大甚至放开中长期定期存款的上浮区间然后再逐步扩大短期和小额存款利率上浮区间,直至最终放开上浮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