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览研究员认为,政府要实现从经济“保增长”全面导向“调结构”,必须反思在地产和能耗行业内业已形成的“公地悲剧”,调控重手做到“有保有压”:为了“保”住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成长与发展,必须“压”下房地产及其带动的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疯狂。 【博览财经研报】 “作为理性人,每个牧羊者都希望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在公共草地上,每增加一只羊会有两种结果:一是获得增加一只羊的收入;二是加重草地的负担,并有可能使草地过度放牧。经过思考,牧羊者决定不顾草地的承受能力而增加羊群数量。于是他便会因羊只的增加而收益增多。看到有利可图。许多牧羊者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由于羊群的进入不受限制,所以牧场被过度使用,草地状况迅速恶化,悲剧就这样发生了。”——这是1968年英国加勒特•哈丁教授(Garrett Hardin)在《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公地悲剧”理论模型。 显而易见,发生在公地上的悲剧,是甩给社会的;而对于收益既得者而言,显然是盆满钵满后的乐呵更多一些。 时下,在中国,这样的悲喜剧也在不断上演。 “楼市史上最严调控”、“节能不达标领导问责”,这是最近发生在中国房地产和节能减排领域的故事。相信已经不需要详细罗列近一个月来政府在这两个行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条文,作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代表,它们已经聚集了太多的目光。一面是喝令禁行,一面是策马扬鞭,政府截然不同的态度似乎预示着一些结构性的变化正在形成。在博览研究员看来,政府要实现从经济“保增长”全面导向“调结构”,必须反思在地产和能耗行业内业已形成的“公地悲剧”,调控重手做到“有保有压”——简而言之,为了“保”住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成长与发展,必须“压”下房地产及其带动的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疯狂。 疯狂楼市的“公地悲剧” 近年来,在房地产高额利润的吸引下,央企、地方国企、民企、上市公司、机构甚至富人在内的各路资金,前赴后继涌入房地产开发领域,大有“全民建房”之势。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今,有近40家上市公司转行房地产。 作为理性人,有利润自然会去角逐。当人人都知道建房子挣钱时,当投入产出比达到1∶141,谁能阻止资金的汩汩流入?资金的聚拢,导致地价的飙升;地价的飙升,导致房价的上涨。房子是用来卖的,当房价到了一定高度时,买房就与老百姓无关了。最近的媒体报道显示,一线城市的住房空置率已达40%。而国家调控政策一收紧,房地产业就打蔫,已充分说明房地产业是靠什么在支撑着繁荣。 谁都知道,这种房地产业发展模式意味着什么。当全民建房,造成大量摆设性的住房时,大量银行的钱就会变成砖头水泥,银行业就会面临极大的风险;当大量资金集中到房地产业时,有些行业的发展所需资金必然受到挤压,经济结构就难以保持健康稳定;当许多家庭不得不将越来越多的收入投入到住房上,而购买其他商品的支出必然减少,百姓的生活质量就会受到影响,一些行业的市场也必然受到挤压。 一些有良知的学者和专业人士一直在呼吁,房价高企,房地产业畸形发展,导致居民购房负担过重,加剧了地区之间和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直接威胁金融秩序的安全。但是,那些急于攫取高额利润的人,有谁理会过这种声音。其实,他们也未必不明白这样下去的后果,只是作为既得利益者,谁都在想:有利润捞先捞到手再说,我不捞别人也会捞,至于后果,先别管这么多。 这种情形,极像了“公地悲剧”。大家都知道争抢房地产蛋糕的恶果,但谁都只管自己捞一把再说。眼下的房地产市场,实际上已处于无规则的放任状态,像极了无主的公地。 公地悲剧最终造成的是生存和发展的无以为继,结果每个人都要负责。当中国的房地产已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时,每个人也要为之承担后果,因为伤害的是整个国家的经济,伤害的是整个民生。公地悲剧是可以避免的,手段是通过产权的确认,通过监管的建立,让公地不再无规则可循。事实上,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并非无规则可循,而是规则执行者本身也参与到利益攫取的游戏中,自身也成了悲剧的促成和推动者。 高能耗的“公地悲剧” 单位GDP能耗下降20%是作为节能刚性指标写进了“十一五”规划的。然而令人忧心的现状是,“十一五”前四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只下降了14.38%,2010年一季度能耗指标还不降反升。这意味着,剩下半年多一点的时间,中国单位GDP能耗至少要下降6%——这显然是Impossible Mission。 是谁仍在国家高压政策下肆无忌惮地开动着高能耗的马达?看看哪里的电表在飞转,看看哪些烟囱在排烟,就不难发现答案。 在中国存有这么一种尴尬:每每说起节能减排,列举“技术亮点”往往不少,但现实情况却是难以事半功倍,实际效果并不明显。这实质上暴露出一个症结———节能减排,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水平能否支撑的问题,更是一个制度建设能否跟得上的问题。一项调查显示,很多消费者对于节能器具,如节能灯、节水马桶等,往往是“弃之不甘,用之不愿”。细究起来,诸如此类节能产品之所以叫好不叫座,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节能产品价格偏高,消费者节能所获得的收益,竟抵不上购买节能产品多付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考虑由政策设计来“扶一把”:或是像日本那样对使用节能产品的普通家庭给予经济鼓励政策;或是像德国那样由政府对绿色电力采取差额补贴。可见,我们有许多节能产品,之所以难以推广应用,主要是被不合理的制度和政策门槛挡住了市场之路。 强调制度建设比技术支撑更重要,还在于有效的制度能防止外部不经济性的问题。所谓外部不经济性,是指企业或个人的生产或消费活动,直接给其他企业或个人带来了不良后果。打个比方说,排污企业给附近居民和其他企业带来损害,即产生了外部成本;但该排污企业在核算成本时只计算自己的生产成本,没有为外部成本足额埋单。这个问题靠当事人之间的自愿协商无法解决,必须通过政府制订并施行“谁污染,谁付费”的制度,使污染者所付费用能够完全覆盖其产生的负外部效应;将污染付费的成本传导到商品和资源的使用者,使他们支付的价格足以补偿生产成本和外部成本。 不言而喻,没有一个成本与收益相对称的制度设计,一出出环境上的“公地悲剧”也会不断上演。 新领地,希望不再有“悲剧” “产业结构调整”不是一句空喊无凭的口号,需要实实在在的重拳出击。当以一带百的房地产及相关领域聚集了太多的“牧羊者”,公地悲剧或会演化为更深层次的危机。决策部门不会意识不到这一点,因此我们不必惊奇地产的“风声鹤唳”与节能的“风生水起”呈现出的相映成趣的画面。地产退,节能进,这是中国成功实现调结构的必由之路。 看看今年以来的“退”“进”动向: 3月15日,国资委宣布,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节能投资公司与中国新时代控股公司与合并重组,节能“巨无霸”合并军工央企,开启了今年央企整合第一单。值得注意的是,新时代控股的资源优势虽是军品贸易,却拥有丰富的土建项目开发经验。 3月18日,国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除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外,还有78户不以房地产为主业正在加快进行调整重组,在完成企业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工作后要退出房地产业务。 5月6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布的2009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称,中石化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包括技术开发、工业生产和产品销售在内的较为完整的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业务产业链。 迹象上显示,拥有绝对资源话语权的央企集团退出地产“公地”是势在必行了,它们正在寻找并圈定新的领地。 新的领地?或许节能环保新能源,或许其它新兴产业。不过,无论是谁“接棒”,对国家,对百姓,应该都不是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