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日照分行:严防“征信修复”陷阱,正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青岛新闻网讯  “个人信用评估申诉修复,让贷款买车买房变简单,一条1000元至2000元,修复不成功可以退款。”当征信报告上有逾期信息而未能如期获批贷款时,看到这样的广告宣传,您会相信吗?

“征信修复”骗局花样繁多

随着征信在老百姓日常生活各个领域不断普及和群众征信意识的普遍觉醒,与征信有关的虚假宣传和套路诈骗也变得层出不穷。特别是疫情期间,某些不法分子打着“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的旗号,利用普通金融消费者急于消除不良信用记录的迫切心理,非法收取中介“费用”,骗取普通消费者的钱财,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征信信息与财产安全,损害了征信系统的客观公正,扰乱了征信市场的发展秩序,影响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不法分子声称花钱就能修复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信用报告,有的收取高额费用后失联,有的教唆个人用“非恶意逾期”理由无理申诉,或运用虚假材料等非法手段以图修改不良信息,通常修改失败后不退款或失联。所谓“征信修复”机构的业务大多是材料造假、伪造证明、恶意投诉、欺骗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揭露了5种常见的“征信修复”骗局。除了直接针对普通失信主体的诈骗外,还有针对创业、就业人群失信群体的“信用培训考证”诈骗,针对创业人群的“征信加盟代理”诈骗,针对网购网贷群体、冒充客服人员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账户异常”诈骗和“注销贷款”诈骗。

征信异议处置有渠道无需中介

征信是指由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建立的“信用档案”,它记录了个人或者企业过去的信用行为,是申请贷款必备的重要资料,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经济身份证”。一旦征信出现问题,可能在贷款、买房、买车、办卡等经济活动方面都受到影响,更严重的还会波及乘坐高铁、出境旅行、酒店住宿、子女上学、职场升迁等日常生活。个人征信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其他任何机构、任何人都无权删除或者修改。目前,所有征信业相关法规文件中均未提及“征信修复”概念,网络上关于“个人征信可以修复”的说法属于虚假宣传。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如果消费者认为征信机构提供的信息有误,可向征信机构提出异议,办理这一业务无需找第三方机构,更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民生银行征信服务在您身旁

为响应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开展“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百日行动”的工作部署,民生银行日照分行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开展2022年“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民生银行日照分行依托营业网点宣传阵地,持续做好征信知识传递工作。在厅堂内显著区域放置宣传折页、设立宣传展台、安排专人讲解征信知识等,引导客户熟悉征信制度,维护自身权益。为深入践行“征信为民”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征信便民服务水平,民生银行已开通个人及企业信用报告线上自助查询渠道,企业和个人客户足不出户即可在线查询信用报告,了解自身信用的状况;多渠道使用线上信用报告查询功能,全程电子化,无需任何纸质资料。客户在查询后24小时内即可获取结果,报告支持在线浏览、下载、发邮箱多种模式,不收取任何费用。

民生银行日照分行提醒您,关心个人记录,首先要养成良好的还款习惯;记清还款日期,按时足额还款,保持良好记录;手中的信用卡要做好规划,还款日和账单日要记清楚;其次,妥善保管身份证件,切勿随意提供。应管理好个人敏感金融信息,不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号、密码、信用卡背面CVV2码、短信动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防止被他人冒用,污染个人征信记录;最后出现不良信息后应及时还款,终止不良行为,后续注意按时还款、避免逾期。有特殊情况造成不良,可申请对不良信息做出声明,在保存期内,征信机构会予以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