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不应走老路
针对各地纷纷亮出自贸区战略,高调为获批造势的热情,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隐约感觉有些不太对,“觉得他们还是把自贸区当做过去跑马圈地、搞基础设施建设、以招商引资为目的的工业园区的居多”。
王新奎曾参与设计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多次接待过到上海自贸区考察的各地官员。在他看来,众多省市申立自贸区,本身是好现象,但其中许多对自贸区的目标定位有“路径依赖”,不知不觉中重蹈了“要优惠政策招商引资”老路,极易形成一个一个的改革“孤岛”,难获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红利溢出效应。
在梅新育看来,各地竞逐自贸区是有历史原因的,“以前探索改革开放设立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到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这些特殊功能区曾为获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其间太多地使用了特殊的财税、土地优惠措施,许多地方习惯了这种特殊政策,现在仍想抢占先机,图谋‘制度套利’。”
“中央要求上海在没有特殊政策和优惠政策的情况下,能够试验出一套经验,而且这个经验是可复制可推广的。”王新奎表示,新一届中央政府力推自贸区,对外着眼于探索开放新路径、对内推动政府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而不是经济增长。
为此,王新奎撰文提醒,必须避免对自贸试验区预期上的“急功近利”。凡涉及改革,或在原有的体制机制框架内政策的增减,或体制机制本身的创新。政策的增减能立竿见影,但大多仅涉及局部短期利益的再分配;体制机制的创新,则关系到长期整体营商环境的改善。在自贸区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重政策增减,轻体制机制创新,偏离了设立自贸区的根本目标。
此外,还须力戒自贸区体制创新上的“急于求成”。他说,体制机制创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各种利益的协调;特别是中央要求自贸区的各项改革必须按法治化的要求推进,做到风险可控。若急于求成,很可能欲速则不达。
上海自贸区建立5个多月以来,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总结了许多经验,其中一条,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走”。
周汉民强调说,搞自贸区要因地制宜,不是政策攀比,更不是国家给的保险箱,担的是责任,负的是使命,其中有相当的风险,“不能一哄而上,应科学规划,谨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