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不到房贷 消费贷成捷径 名为装修贷实为做生意记者调查发现:
银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个人消费贷款红红火火,亦成为银行抢夺市场的香饽饽。不过,记者暗访了解到,为了增加个贷业务量,部分银行的职员不惜手段,“指导”顾客做假证明等以获取贷款,甚至还告诉顾客可以将消费贷拿来做其他方面的投资。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做法在竞争激烈的银行业中较为普遍。这些做法目前已经引起银监会的注意,银监会已经下发了个人消费贷风险提示。
文/记者林晓丽
记者调查:
银行“贴心服务”帮客户拿消费贷
总部在广州的一中小银行珠江新城一网点,当记者提出要贷款50万元、利息要比较低的品种时,工作人员并不问用途,而是问记者有没有房子可以抵押。“有的话可以做装修贷。”该工作人员说。但是记者表明贷款用途并非用于装修,而是个体户做生意,该工作人员则暗示没问题:“这个用途的话,其实都是通过这个去做。”
随后,工作人员根据记者提供的房子大小算了一下,表示足够贷到50万元,并详细地教记者如何操作。当记者问到要不要打到公司账户时,该工作人员强调称:“我们是可以打到装修公司的私人账户,不过装修公司要提供证明给银行。走私账是不需要承担费用。”而对于私人账户,该工作人员表示,不一定是法人的,只要公司出一份证明,盖上公司公章即可。
当记者问到“有没有装修公司可以介绍”时,该工作人员答道:“没有,都是客户自己找的。”
而坐在后面、被称呼为“经理”的人,也肯定了该工作人员的说法。
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资料齐的话,审批很快,只要三天,但是放款则要明年初。对于利息,该工作人员表示,按照贷款一年来算,每年要付利息7.5%左右。
收入不符合要求
银行职员:可做假证明
在另一家知名股份制银行的社区金融店,记者咨询了贷款,工作人员给记者推荐了自家贷,“这是无抵押无担保贷款,针对小区居民。”工作人员介绍说,该款贷款属于消费贷,最高可贷50万元,年利息是10%。
至于要提交的证明,该工作人员答道,需要房产证复印件、收入证明、流水账等。
如果要贷50万元,收入证明要夫妻年收入加起来达到100万元。当记者表示,加起来没这么高的时候,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可以开假证明。
银行业:
弃房贷抱高利润消费贷“大腿”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监管趋严,很多银行的贷款流向都被限制,而国家对刺激消费有政策性倾斜,所以很多贷款都以消费贷的形式发放出去。“消费贷款最近确实有增多的趋势。”该人士说。
另一位银行人士也表示,最近几年,银行感到利率市场化冲击日益明显,加之对公业务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个人消费贷款再次被银行重视起来。
据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广东个人非住房消费贷款分别增加205亿元、256亿元和369亿元。央行表示,进入三季度以来,随着宏观经济回升势头得到巩固,投资经营和民生消费贷款需求趋于旺盛,商业银行从盈利最大化角度考虑,向收益率更高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和非购房消费贷款转移,使得个人经营性贷款和非购房消费贷款投放量远远超过了个人住房贷款。
某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银行内部还在设计更多的消费类贷款产品。不仅消费贷产品增多,由于竞争激烈,银行间还在审批时间和服务上进行比拼。
某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坦言,虽然个人消费贷金额不高,但是量很大,也很可观。银行都视其为香饽饽,争抢这一块市场。
记者也观察到,其中有股份制银行还针对出国人群增多,开设出国金融服务;也有股份制银行推出“消贷易”的有抵押个人消费贷款产品,可满足购车、装修、度假、结婚、求学等需求,从而弥补了信用卡额度的问题,最高贷款额度为100万。
监管层预警:
综合消费贷款不得用于投资
有知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个人消费贷款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金额大、期限长的个人消费贷款增加较多,个别贷款用途与消费属性不匹配。
对于部分银行的操作手法,已引起了金融监管部门的重视。记者从银行业内人士了解到,银监会日前已下发了风险提示,要求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明确各类产品的准入标准。风险提示还强调,综合消费贷款不得用于投资。商业银行应对住房按揭贷款和综合消费贷款实行分类管理,并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监控贷款用途。强化贷后贷款用途验证和后续管控。
对于综合消费贷款,银监会称,鼓励个人小额、短期,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综合消费贷款,谨慎发放大额、长期的综合消费贷款。
银监会还要求,商业银行在与第三方中介机构合作时,应对其加强资质审查,并建立名单制管理制度。对第三方中介机构推荐的综合消费贷款业务,应审慎受理审批,切实做好贷款“三查”,不得将贷款调查的全部事项委托第三方完成。银监会也表示,各级监管机构应加强对辖内商业银行消费贷款的非现场检测和现场检查力度,对综合消费贷款中大额长期贷款占比比较高的商业银行要重点关注,必要时可采取暗访、督察等多种方式进行抽查或检查,对违规发放及套现消费贷款的行为要坚决制止、严格处罚,对典型案例应即时报告并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