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供图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层级最高、涉及部门最多、优惠政策最多的养老文件,一时间“养老”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不少市民对于未来如何养老可谓是愈发迷茫,怎样的养老险最保险?工资越高养老金就越高吗?投商业养老险靠谱吗?以房养老划算吗?贵族养老社区是咋回事?
这些困惑也一直萦绕在市民张辉(化名)的心头。张辉今年40岁,在市北区开了一家小饭馆,生意好的时候月入万元不成问题,从年轻时就开始经商的他,对于养老这样的问题一直没太关注,直到最近他突然意识到:再干十年,也该退休了。到那时,咋养老?
以房养老
“没办法了才会卖房养老”
《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有关“以房养老”内容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
所谓以房养老,就是把自己的房子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后者在综合评估借款人年龄、生命期望值、房产现在价值以及预计房主去世时房产的价值等因素后,每月给房主发放固定资金。房主可以一直住在房子里,去世后,其房产出售,所得用来偿还贷款本息,升值部分归抵押权人所有。
“没办法了才会卖房养老吧,自己还是有点储蓄的,不至于到这一步。”张辉看到这则新闻,很肯定地表示自己将来不会以房养老。他说,父亲已经70岁了,有一套小房子,因为子女都忙,选择了住进养老院。“我父亲住在青岛福彩南山养老院里,我和哥哥姐姐三人一起承担他每月两千元的住院和生活费用。房子抵押出去,肯定不如市价高,将来父亲去世房子被收回,这样更不划算。”
不仅不少人很难接受这样的方式,实际上配套措施跟不上等制度制约也只能让以房养老变得“飘渺”。此前,“以房养老”在北京、上海等地曾有过探索,但上海推行了6年仅成功6例,与子女产生分歧、家产传后的观念等都是以房养老的阻力。在上海,更多老人愿意尝试“租房养老”,即把房子租出去,用租金住进养老院,过世后还可以把房子留给后代。
社保养老金
月入万元退休后拿两千?
目前最主流的养老方式,是缴纳社保养老金。张辉属于个体工商户,所以他只能参加基本的养老保险缴费。张辉现在最想知道,50岁退休的话,自己每月能拿多少养老金?
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给张辉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他50岁退休,要参照十年后青岛市在岗职工平均月工资的标准,加上他的基础性养老金约为1000元;个人账户大概5万元,除以计发月数195个月,个人账户养老金是256元,加上过渡性养老金约200元,每月领取养老金大约1500元。”张辉听了实在不能理解:“怎么这么少?十年以后的1500元还不如现在的1000元好使。”
事实上,不仅是基础养老金跟自己的收入相差甚远,一些企业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也让人“大跌眼镜”。一位企业中层干部陈先生对记者透露,自己的一个朋友在职时至少年薪20万元,没想到退休之后,由于单位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职工身份转换,最终按照各种规定计算后竟然只拿到2500多元的退休金,他本人因落差太大,非常苦闷。
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影响养老金多少的最直接两大因素,首先就是缴费基数,其次是缴费年限。“青岛市机关人员单位缴费比例为36%,个人缴费比例为5%。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8%,个人缴8%。不过,机关工作人员个人缴费属‘纳入统筹’,并不直接影响养老金。而企业职工则是完全按照历年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决定养老金多少。”她进一步解释说,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其养老待遇的计算与职称是没有关系的,工资高不一定养老金就高,而是缴费基数越大、退休越晚,拿到手的养老金就越高。
商业养老险
该不该买、买多少成难题
“若将养老金比作交通工具,那么,社保是公交车,商业保险就是私家车。”太平人寿青岛分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相比社保,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领取时间比较灵活,以商业年金保险为例,领取的起始时间通常集中在被保险人50、55、60、65周岁这四个年龄段。
泰康人寿客户经理给张辉算了这样一笔账,选择一份养老无忧终身年金保险(分红型),假设为自己投保15年,每月缴纳保费800元,这样,他55周岁后每个月都可以领取800元,直到身故。假设中档红利,且以前未领取保险金的情况下,若70岁身故,每月800元乘以领取15年共计14.4万元,加上身故金4.8万(=保证领取期内未领取的5年养老金)+16万累积红利。这样,在投有社保的基础上,更加补充了将来养老金的保障。
青岛市保险行业协会专家范先生说,目前市场上有养老功能的保险产品主要有传统型、两全型、投连型和万能型等几种。“传统型和两全型保险回报额度明确,且投入较少,比较适合工薪阶层的养老需求;而投连型和万能型保险由于投入较高、风险较大,比较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高收入人群。”范先生提醒,在配置额度上,商业养老保险提供的养老金额度应占到全部养老保障需求的25% ~40%,因此市民要在有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再考虑商业养老险 。
农村养老险
基础养老金跑不过CPI
占中国人口比例最大的农民阶层,在老龄化日趋严峻形势之下,正在如何面临养老难题?
自2009年以来,我国开始首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截至2012年底,我国农村居民参保人数达4.6亿人,实现制度全覆盖,农民可自愿选择100、200至1000元的缴费档次,对于年满60岁的老人,政府每月发放55元养老金。
然而,随着物价上涨,基础养老金购买力正急剧下降。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测算,基础养老金实际购买力已在几年内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从14%下降到8%。
基础养老金持续缩水的同时,大量的农民自费缴纳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结余也在同时遭遇贬值。据统计,截至2012年12月,新农保历年累计结余已高达2302亿元,并将以每年超过1000亿元的速度快速增长。然而按照规定,新农保结余基金只能用于购买国家债券和转存定期存款,由于一般债券风险大,几乎所有的基础养老金都放在银行里。银行利率跑不过CPI增长,直接导致基础养老金贬值。
“积存资金多存一天,便多贬值一天,但现在是没办法的事。”一位社保部门工作人员透露,个人账户基金缩水导致养老金的实际购买力不断降低,严重影响了参保人的缴费积极性。“接近60岁的村民投保积极性高,45岁以下的村民大部分不愿意投保,大家都会算账,如果看不到长远的效益,可能会出现退保、断保。”
岛城经济学家刘文俭认为,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提振农民缴费信心很有必要。基础养老金调高过程中可根据不同年龄段老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成本差别,制定不同的调整标准。而对于越来越大的新农保基金总量,如何合理利用、如何保值增值将是重大课题,需尽快出台相关投资管理办法。
“贵族”养老险
200万才能拿到“入场券”
张辉在打探商业险的同时,听闻有养老社区这个新鲜名词,可是一打听,不禁让他直感慨。“这么贵,不是我们能消受得起的。”原来,在各路资本热炒养老概念的当下,坐拥优惠政策的保险公司正在全面进军养老地产行业。泰康、合众、国寿等险企正在推出养老险,吸引身价千万级的富豪“以保养老”,相继推出“买保入住养老社区”的保险产品。这些保险保费门槛为年缴10万元到40万元的保费,一次性缴纳在200万元到400万元之间,绝对是专为富人打造、跟普通老百姓无缘的产品。
不过已有岛城富人尝鲜。家住市南区的葛先生今年60岁,他和老伴分别购买了一款养老年金产品,缴费起点为200万元,每年20万元缴纳10年。“这款产品的分红相对较高,分红还可以用于将来养老社区的花费,不够可以自己往里添,我和老伴觉得很划算。”
记者采访了解到,购买这款产品仅仅是获得入住资格,险企们打造的高端养老社区并非你有钱就能住,而是要提前获得“入场券”。
不过,这种以保养老模式正遭受广泛质疑。对此一位保险公司人士坦言,险企建设养老社区,满足了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需求和税收收入,这与险企的逐利需求一拍即合,于是很容易在高端养老地产上达成了利益的一致性。记者刘姝婷
释疑
民政部:“以房养老”存误读
政府仍将主导保障基本养老
发展养老服务就是只发展“以房养老”吗?政府对发展养老服务不管了吗?《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对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有无系统安排和全面部署?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民政部有关负责人。
1今后只发展“以房养老”吗?
有观点认为,“以房养老”就是政府不管养老,要老百姓拿自己房子养老。如何看待“以房养老”问题?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解释,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旨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但“以房养老”问题出现了误读、以偏概全等问题,需要加以澄清。
国务院《意见》中明确提出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多种养老服务模式。而“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即所谓“以房养老”,只是“完善投融资政策”中的一句话,而且明确是开展试点。在随国务院《意见》同时下发的重点任务分工中,也只是45项重点任务分工中第二十七项有关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领域中的一个子项目。
开展“以房养老”在一些国家已有成熟的做法。这次国务院《意见》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开展这方面的试点,是积极慎重稳妥的,目的是探索符合国情、满足老年人不同需要、供老年人自主选择的养老保险产品,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方式,进而构建多样化、多层次、以需求为导向的养老服务模式。
因此,对国务院《意见》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不能以偏概全、误导公众。
2政府不管养老了吗?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解决广大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问题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坚持保障基本是《意见》的重要指导思想。
该负责人表示,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意见》提出的指导思想,确保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意见》提出,要从国情出发,把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通过简政放权,激发社会活力,努力使养老服务业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3
政府如何实现“保基本”?
一是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重点为“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和扶养能力)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
二是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托底的措施。《意见》提出要将所有农村“三无”老人全部纳入五保供养范围,适时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健全农村五保供养机构功能,使农村五保老人老有所养。
三是完善公共财政补贴支持政策。《意见》提出要加快建立养老服务评估机制,认真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建立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此外,逐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