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升级,视频造假
作为鲁中的文化名城,青州的画廊和各种展览非常多,包括青岛、潍坊乃至省外的不少收藏者都喜欢到这个文化古城来“淘宝”。利益所系 ,高仿的书画赝品也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了这个小城市。离开天津,记者又赶赴山东青州市,在两天的走访中发现,那些在京津两地习见的高仿手段,在青州有些甚至有所升级。
13日下午,青州云门山路书画市场的一家画廊里,老板葛俊雅说:“山东的收藏氛围也好,能吸纳很多的艺术品。”为了证实自己经营画作的真实性,几乎所有的画作上,都附有一张葛俊雅和画家本人的合影。“还有画家创作这幅画的视频资料,就是为了向买者证实这张画是真迹。”葛俊雅说。
但有了视频和合影,这幅画是不是100% 的真迹?就可以放心地购买?答案当然是否定的。2002年的一次经历,差点让他的店面临关门的境地。葛俊雅回忆,当时他和一位朋友到青州一家画廊里看了一幅画,是霍春阳的花鸟。“画廊老板给我看了霍老师创作这幅画的视频,也有画廊老板拿着这幅画和霍春阳的合影。”葛俊雅说,由于老板开价不高,他非常心动。但在妻子的警告下,他又找了一位行家帮他掌了掌眼,不料行家看后直接说是仿品。“后来才弄明白,视频是真的,照片也是真的,但画确实是假的。”葛俊雅说,经纪人在拿到真迹后,找人把画仿制出来,然后把真迹藏起来,配着视频和照片卖的却是仿品。
入行久了,葛俊雅开始逐渐熟悉了这个行当的各个潜规则。“经典作品造假的背后,有一个清晰的利益链条在做支撑。”葛俊雅说,而假画进入拍卖行只是诸多造假环节中的最后一步,是将造假花费的成本翻倍收回。
这个过程,行业内称为假画的“洗白”。所谓的“洗白”,是指把学术专家、出版社、美术馆体系 、市场和拍卖行等捆绑在一起,使每一个环节都能获利。
葛俊雅为记者揭开了这个链条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选定画家及作品,并找到仿其画作的高手,作品既可以由一人完成,也可由多人按特长进行分工合作;制假者付给仿画者的费用一般很低。第二步,找学术专家为赝品写文章,这些“吹鼓手”一般选择大学的知名学者,付以高额酬金,有些专家明知是赝品而装作不知。第三步类似于北京老钟提到过的做出版,将赝品在出版物上公开发表,以证明作品的“真实性”。第四步,办展览,由于这个赝品背后的专家文章、出版物和展览全部具备,到拍卖会上拍就顺理成章了。
“一旦某一幅画操作成功 ,造假者会依照这个程序 ,继续推出更多的同类作品。”葛俊雅说,这样 ,类似的赝品会陆续面世,鱼龙混杂般被更多的藏家抢走。
■揭秘
熏泡蒸变出“老纸”
老徐说,老画作假要比现代作品要难得多,为了让伪品看起来更真,除了画作本身的“品质”外,要特别注意其纸张的新旧、落款、装裱等,他们的团队分工明确,且每一流程都有人“把关”。
“没有老纸的,就靠技术手段做旧,通常用烟熏、茶水浸泡等手段,使纸张发黄,然后再放进高温的屋内蒸发水分,使纸张更脆,造成文物的年代感,看上去像是旧物。”老徐解释说,把原装原裱的画换画芯,用老材料套裱,然后把套裱的画挂在院子里让它风吹日晒,过一段时间揭下画芯再裱。这样裱过三五次,就成“旧”的了。
电脑让造假更便捷
老徐跟远在北京的老钟说法一样,在造假的方式中,最传统的临摹造假已经在悄悄被高科技手段所取代。“把纸覆盖在真迹上一笔笔描下来,用放大复印的技术,可以随心所欲地从画册中复印画面与款识。方便得多,也真实得多。这样做出来的字形、行款准确,不易辨别,稍不注意就容易打眼。”老徐说。电脑扫描让造假更便捷:只要将一个书画家的作品输入电脑,将其组合成画面的各个元素调出来,再重新组合,就会成为一幅新的画面。还有的将一位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输入电脑,通过重新组合,就不知能“创作”出多少种不同的条幅与对联。
凭章看画基本失效
“以前印章模仿很难,现在简单得很,直接用现代技术翻一下就行。一是电脑激光刻章;一是拍照制版刻章。”老徐的儿子在一旁讲得头头是道。
电脑刻章真的就毫无破绽吗?“破绽肯定会有,有些塑料、树脂材质的印章会收缩;而金属材质的印章太死板。模子里出来的,缺乏金石气。仔细体会,多看真迹,能够看出破绽来。”半岛收藏协会会长王涛认为:“无论作假者如何周密,总是能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这需要不断学习,仔细观察才能提高辨别水平,发现破绽。” 文/图 记者 王爱科 刘姝婷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