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青岛新闻网 > 财经频道 > 青岛财经 > 正文

青岛最后的煤店:安居一隅 拉煤人平凡穿行喧嚣

来源:青岛日报 -- 2012-11-06 06:58:14 字号:TT

青岛最后的煤店:门店安居一隅 拉煤人一身粗布穿行喧嚣

    老字号煤店:“送货上门是我们的传统”

    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人民路煤店就是青岛市燃料运销公司众多代销点的一个缩影。

    从喧闹的瑞昌路119号左拐,走过一条居民区内的安静小道,就看见了“人民路347号青岛市燃料总公司人民路煤店”的牌子。一米多高破损的门头,斑驳的水泥墙上贴着繁体字书写的调价通知,有些凌乱的院子一角堆放着三堆煤粉,坑坑洼洼的路面上运煤车留下的车辙清晰可见。仓库里昏暗的灯光下,堆积着厚厚煤灰的地面上整齐堆放着一筐筐型煤,散发出有些呛人的味道,屋子有些阴冷。

    一大早,店里的三个伙计就出去送煤了。9点,住金华路的赵先生过来拉煤。煤店负责人孙传礼扫了一眼货车后备箱,现在的煤价是920元/吨,干了21年,59岁的孙传礼轻车熟路地算好了费用。

    “不烧煤很多年了,最近因为拆迁,租住在筒子楼,没通暖气,还得买煤取暖。”赵先生说,“上世纪90年代,全民烧煤,家家户户拿着煤证、拉着地排车过来拉煤,这里的煤好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均产量四五百吨,现在是十二三吨,差距就这么大。站在洒着冬日和煦阳光的院子里,看着北边和东边三四栋五层高的筒子楼,沉默寡言的孙传礼淡淡地说,“老楼里有很多老客户,如果都供暖了,我们可能就快要退休了。”

    办公室是一间80年代建的平房,守着老旧的办公桌和电话,孙传礼习惯在屋里站着,除了记录定煤的电话,他得时刻注意着院子。店里的八个员工如今只剩下两个人,他得两头兼顾着。一上午,除了几个来拉煤的客户和几个定煤的电话,店里有些冷清,“大伙靠煤过冬,得用心服务。老人又多,有些老人要的煤少,我们也送货上门。这都是老字号的传统。”他说。

    10点,出去送煤的三个伙计回来了,开始加工型煤。山西的无烟煤在总公司用搅碎机搅成煤粉,运到这儿成型。

    36岁的高波爬上两米高的煤粉堆,用水管子浇水,便于煤粉成型。34岁的李培强用铁铲往机器里倒煤粉,每隔两三分钟,他就要重复同样的动作。里屋,坐在出煤通道旁的高荣庆负责装载新鲜出炉的型煤。三个人是沂水老乡,在这打零工已有四五年。

分享到:
-

-

图说财经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