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短评 杜绝“商奸”重在监管 有个词,叫做“无商不尖”。 是的,这个“尖”字并不是错别字。旧时候,米商卖米都是用升斗做量器,卖家在量米时会以一把红木戒尺之类削平升斗内隆起的米,以保证分量准足。银货两讫成交之后,商家会另外再拿一把米加在升斗上,如是已抹平的米表面便会鼓成一撮“尖头”。后来,“无商不尖”便形容凡是做生意的,总要给客人一点甜头。 可别小看了这一“尖”,这一点点的让利,会让消费者的心理非常受用,从而招揽回头客,让生意火爆。其实,我们现在很多经营之道,例如买房送车位、买一送一、包邮、送货上门、捐助希望小学等等都算这一“尖”。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本的“无商不尖”就渐渐变成了“无商不奸”,甚至很多人都已经不再知道这个词的原貌。那些缺斤短两的“奸商”自不必说,甚至连原本送的那一“尖”也往往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是以次充好,就是拿过期货品凑数,连所谓的“利润捐助慈善”都开始弄虚作假。也怪不得,“无商不尖”这个词会完全改变自己的词义。 那么对此,我们又该怨谁呢?就像一片庄稼长得歪歪斜斜、杂草丛生,我们是怨庄稼品种不好呢,还是怨农民不负责任?如果一个地方治安很差,我们是怨这里的居民道德水平低呢,还是怨警察部门不作为?同样,一个市场总是充满了不良的经营行为,我们是怨商人自律太差呢,还是怨市场监管者不作为?答案显而易见。 面对“鬼秤”,市场管理部门可能很难每台秤都能检测,也暂时做不到电子秤由市场统一采购、统一备案、统一检定、统一管理……那么至少,每个市场内的公平秤总应该保证吧?这一点自然无关乎工作能力,而在于工作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