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是环保明星? 青啤职业技能大赛增设环保工种 始于2004年、每两年一届的职业技能大赛现在已经成为青啤4万员工心目中的明星品牌,亦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造星”大赛。 而今年举行的第四届青啤职业技能大赛上,也正式设置了环保工种的竞赛环节,将污水处理操作工纳入到技能大赛,以培养员工一点一滴的环保理念。 此外,通过自行设计开发《青岛啤酒环保手册》等形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节能减排新举措、循环经济理念、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的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性等传播到50多家子公司,进行“全民动员”人手一册,普及广大员工的环保意识、知识和基本做法。” 青啤鼓励员工积极投入到公司环保和节能减排中来,通过征集技能减排建议,开展“金点子”等活动,公司先后涌现出许多独特的以员工名字命名的节能法,如“宣宏煤炭喷淋法”、“蔡守荣通道改造法”、“若明叉车”……员工关注环保、关注节能减排在企业内部已经蔚然成风,而正是这股力量推动着青岛啤酒循环经济链条的发展。 比如潘志磊是青岛啤酒二厂包装部的一名普通员工,他提出的优化包装箱打印字体的建议,缩小字体,减少了油墨的使用,从而更加环保,仅此一项每年为企业节约20万元。潘志磊认为:“作为生产第一线的员工,我们对环保的必要性有着真切地认识。‘勿以善小而不为’,无数小小的环保建议,就能汇聚成大的改变。” “染”绿工程 青啤在环保上舍得花钱 对于低碳环保,一是要从企业层面进行战略上的规划设计,二是要从实践的层面进行战术的规范运行。青岛啤酒在战略上将环保列为第四核心竞争力,从方法、制度、指标等多方面推动企业环保体系建设,最终形成并建立了层层负责的环保执行机制。 记者了解到,青啤2008—2011年四年间投资4亿多元用于节能环保项目,并通过绿色采购、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物流等多个环节全方位调整、改进、整合、提升企业碳管理价值,实现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 “青啤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环境治理上很舍得花钱,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环境意识超前,工作比较扎实而且做得很细。”王涛,青岛市环保局市北分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他一直从事环境监察工作,从2004年开始一直和青啤打交道,对青啤的环保项目十分熟悉。“这么多年来青啤在环保上坚持不懈,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作为一名环保工作人员确实很感动。” 从社会价值的回报角度而言,以二氧化碳的回收为例,截止到现在已有16家工厂实现二氧化碳“零采购”,年回收利用二氧化碳10余万吨。以一棵30年冷杉树年吸收二氧化碳111千克计算,相当于2011年青啤公司共种植91万棵冷杉树。 青啤认为,企业做大不是资本的放大,而是责任的做大,能力的做强,境界的做高。在过去的数年间,青岛啤酒反复强调用科技创新的力量让传统的产业更加符合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道路。并能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让环保理念渗透到每位员工的骨髓中,让消费者从青啤中能喝出绿色来,这是一种可持续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