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财经频道> 青岛财经 > 正文

青岛2012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实施蓝色经济区战略

来源:青岛日报 2012-04-08 07:32:25

    关于青岛市二○一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二○一二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 二 ○ 一二年三月二十五日在青岛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刘明君

    一、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

    全市生产总值达6615.6亿元,增长11.7%;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1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达3502.5亿元,增长2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232.9亿元,增长17.4%;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12.6亿美元,增长27.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566亿元,增长25.1%;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新增1145.4亿元,同比多增48.8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8567元和12370元,增长14.3%和17.3%。

    (二)蓝色经济取得新进展

    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总体规划批复实施,编制完成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蓝色硅谷两大战略性规划。在外国籍干线船舶中转、蓝色经济板块“区域集优”债务融资等领域取得突破。市级蓝色经济建设专项资金设立,共争取省专项资金1.5亿元支持41个蓝色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国家深海基地、海洋科考船等项目加快推进,中德生态园等蓝色经济特色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成功举办2011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全市海洋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0%。

    (三)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百万亩花生和果茶示范区等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工业生产平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27万亿元,七大重点产业产值占比达86%。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产值突破2000亿元,150个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开工率超过85%。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7.8%,首次超过二产,成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版权示范城市和首个韩元挂牌交易试点城市。

    (四)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

    节能减排全面推进,我市被评为“十一五”全省节能减排突出贡献单位并记一等功,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削减率全面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成为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中日城市典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项目试点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新增1家国家工程实验室和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一期工程、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医药中试中心建成。

    (五)城乡建设取得新成效

    重大工程建设提速,胶州湾大桥、胶州湾隧道、快速路三期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使用,城市地铁、铁路青岛北客站、新疆路快速路等重大工程加快建设。市容环境十大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推进。城镇化率达到67.8%,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农村“五化”工程基本完成,大沽河治理工程全面启动,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六)改革开放增添新活力

    重点领域改革步伐加快,组建广电影视等五大国有文化传媒集团,开发区成为首个国家级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三年医改任务顺利完成。资本市场加快发展,5家企业上市、1家再融资,年度融资58.1亿元,市级创投引导基金设立7只。外贸增长较快,出口额达400.6亿美元,增长20.5%,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27%。定向招商取得新进展。

    (七)社会民生获得新改善

    市级财政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事业。物价涨势得到有效控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低于全国涨幅0.4个百分点,四次启动低保居民物价上涨补贴发放联动机制累计发放补贴2156万元。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新增城乡就业4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5%。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项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七区和五市最低工资标准分别提高19.6%和25%,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20%和44.7%。保障性住房加快建设,开工建设房源23950套,配租配售房源10980套,46个“两改”项目全部开工。民生工程加快推进,实施300所学校校舍安全改造工程,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180所,国医堂、妇儿医院一期、西海岸医院建成使用。

    二、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目标

    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 全面贯彻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着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提升城市品质,着力扩大内需和推动结构调整,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和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和生态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水平,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统筹考虑国家、省的要求,建议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为: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出口额增长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

    三、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措施

    (一)实施蓝色经济区战略,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推进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深化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推进中心区中央商务区、中德生态园建设。加快保税功能拓展区建设,扩大启运港退税覆盖面。推进董家口港区体制转型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港口物流和临港大工业项目布局。

    打造蓝色硅谷。加快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高新区北部园区配套管理水平,争创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争取蓝色硅谷列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

    实施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深入实施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制定推进海洋高端产业发展意见,推进海洋特色重点园区建设。加快海洋特征寡糖产业化等蓝色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健全蓝色经济改革发展试点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

    (二)加快城乡统筹步伐,促进全域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意见,推进平度、莱西市驻地向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中等城市迈进。编制城镇体系、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完成乡镇撤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抓好重点片区乡镇扶贫。

    推进大沽河综合整治。推进填筑、河道疏浚等工程,沿大沽河轴线拓展,打造贯穿全域南北防洪屏障、生态长廊、现代农业聚集带、特色城镇与新型农村社区示范区。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规模化集中供水、农田节水灌溉工程,推进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加固和水土保持工程。抓好镇区道路、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

    抓好现代农业发展。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土地向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集中。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和技术支撑体系。

    (三)提升城市品质和服务功能,打造宜居环境

    推进城市功能提升。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以四方、李沧为重点推进七区统筹。启动北部新城开发建设。加快规划建设董家口临港经济区、大沽河流域生态经济区、世园生态都市新区、临空经济区、交通商务区。

    深化市容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大干300天市容环境整治行动,实施一批精品改造工程,开展铁路两侧环境、市政道路及背街小巷等整治行动。建立建筑工地、园林绿化等城市维护管理精细化标准体系。

    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实施海泊河等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将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加强胶州湾生态湿地保护和修复。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

    (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层次和竞争力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启动金融中心等十项千万平方米重点服务业工程建设。实施高端服务业发展意见,争取在离岸金融等政策上实现突破。加强金融市场培育和产品创新,推进崂山金家岭金融新区和即墨鳌山湾财富管理园区建设;提升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功能,开通青岛直达欧美航线;筹办中国国内旅游交易等展会,推动邮轮母港规划建设。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意见和具体扶持政策。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产值向千亿元规模迈进。实施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计划。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推动家电电子等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和产能再造,加快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打造一批产值过千亿元高端制造产业链。加快五市新型工业化步伐,引导老城区搬迁企业向五市工业园区集聚。

    (五)优化投资结构和扩大居民消费,强化内需拉动

    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做好协调服务和要素保障,加强重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高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农林水利、城乡统筹等重点领域投资力度。鼓励民间投资参与基础设施、金融、能源、社会民生等项目建设。

    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畅通重点项目“绿色通道”,争取国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挖掘“批而未供”等存量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强银企对接和项目推介,积极利用债券、基金、BOT、BT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强化消费拉动。落实企业工资指导线实施方案,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强城乡居民消费信心。加快大型高端商业综合体建设,完善8分钟居民消费服务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培育会展经济知名品牌。

    (六)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制定实施经济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创新西海岸经济新区、蓝色硅谷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城乡统筹改革。

    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完善拟上市企业“直通车”服务机制,实施分类指导和梯次培育计划,引导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实现多元化融资,支持企业境外上市融资。

    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优化商务环境,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帮助出口企业解决经营困难。完善出口品牌培育机制,扩大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支持优势企业到境外建设生产基地、设立研发中心等。

    加大定向招商力度。实施外资赶超行动计划,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健全境内外招商网络,组织高层次、大规模招商推介活动,吸引外资参与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项目建设。

    (七)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制定孵化器基地布局,高标准做好孵化器认证、测试等平台建设。落实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扶持创新型企业发展。深入实施“443引才工程”等,推进国家海洋人才市场建设。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完善节能管理体制,加强污染源治理,确保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任务。加强低碳领域国际战略合作。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成果交易博览会。

    (八)加强经济运行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整合现有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和资金,扶持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帮助小微企业减负增效。适当放宽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范围和比例,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利用债券、资本市场和股权投资融资。

    努力保持物价稳定。落实国家保供稳价系列政策,组织好重要商品储备和投放。发展农超对接等新型流通模式,搞好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抓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落实物价上涨与低保生活补贴发放联动机制。

    强化财政金融保障。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发展财源型经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转变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协调银企对接,引导资金投向重点项目、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

    (九)切实抓好文化青岛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建设普惠性文化设施,启动一批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工程,加快建设区域性文化交流中心。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四级网络,全面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筹备好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等活动。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打造影视传媒等文化产业聚集区,争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扶持数字出版等非纸介质新兴出版产业发展,争创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健全文化产业资金担保服务体系,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做大做强广电影视、报业、出版、演艺、网络国有文化企业“五朵金花”,加快市出版集团股份制改造。申办联合国创意城市联盟“音乐之都”。实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工程。

    (十)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强化社会建设和管理

    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启动实施教育、医疗、文化、民政等社会事业设施千万平方米工程。建立公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加强校车和校园安全管理;启动七区高中和职业学校建设,加快发展五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普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儿童口腔疾病预防制度,推进县级医院建设。建立实施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发展医养结合、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积极扩大就业。建立政府重点投资项目与扩大就业对接制度,重点做好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对青岛籍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加强就业信息资源管理。

    强化社会保障。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市级统筹,调整工伤保险待遇。提高新农合最低筹资标准和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加大对低保家庭、弱势群体社会救助力度。

    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定实施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意见,健全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完善保障性住房准入、分配、管理及退出机制。建设大型停车场和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着力缓解停车难和交通拥堵问题。

    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强化以社区为核心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网格化监管,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覆盖城乡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
相关链接

上一篇:解读青岛2012预算:支出69.78亿保民生 增38.6%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