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财经频道> 银行专区> 银行动态 > 正文

警惕身边的理财陷阱 当心银行理财挂钩项目

来源:人民网 2012-03-19 09:44:06

  随着个人理财项目的增多,消费者在理财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的视线。

  无论是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收益骗局,还是储蓄变保险的“偷梁换柱”,甚至于适用范围最广的信用卡、银行卡,也因为收费的不合理或收费项目的不公开,导致消费者时不时要在这些产品上遭遇资金的“缺胳膊少腿”。

  在理财产品“百花齐放”的今天,消费者也面临着理财陷阱的“十面埋伏”。如何增强自己辨别财富骗局的能力,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当心银行理财产品的挂钩项目

  有这样一个案例,某消费者今年1月在某大型国有银行购买了一款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该产品属于区间型结构,要求黄金在一定价位内波动,涨跌幅度过大会令产品收益受损。

  该消费者表示,1至2月正是黄金上涨很猛的时候,自己想查查金价是不是突破了区间,却怎么也找不到准确价格。后来了解到该产品的挂钩标的以路透XAUFIXAM页面北京时间18时30分公布的黄金美元定盘价为准,而该消费者的电脑只能看到国内黄金的价格,在搜索引擎上也找不到路透相关页面。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银行也有发生,去年某外资银行发行了一款挂钩于股票的理财产品,该股票是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该银行不向投资者提供股价情况,一旦股价大幅波动、超过银行设计的波幅,投资者就只能认倒霉。

  对于这种信息披露不完整或者消费者自身没有办法查询挂钩产品收益波动的理财产品,消费者如何确保自身免受毒害呢?

  银监会监管二部俞勇对记者表示,银行设计的理财产品,不管多复杂,只要在向监管层报备和向消费者销售时进行透明的解释,从监管层面来讲是没有问题的。“市场需要不同风险水平、不同收益水平的产品来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大部分产品的流动性较低,客户一般不可提前终止合同,少部分产品可终止或可质押,但手续费或质押贷款利息较高。所以理财产品一旦入手,就要对风险负责。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俞勇建议消费者购买自身风险辨别水平内的产品。“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就是一把双刃剑,收益高的产品风险肯定也较大。”俞勇建议,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一定要细心向银行工作人员询问相关的挂钩信息,并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在确认自己清楚了风险之后再购买。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不会平白无故掉馅饼。”俞勇表示,收益越高的理财产品,消费者越要重视可能存在的风险。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华夏银行青岛分行举办
“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