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对商家推出的“买一赠一”活动颇感兴趣,因为能多拿一件商品,总归算“赚到的”。不过,如果“买一赠一”发生在申办信用卡这件事上,究竟是占了银行的便宜,还是吃了“暗亏”,还真不好说。 近日据媒体报道,胡小姐向某银行申办信用卡,结果银行先后寄来4张卡,并称功能有别:一张为银联单币卡,另一张为美国运通双币卡,另外两张均为挂在她名下的副卡。胡小姐感到不解,双币卡境内也能刷,为何银行不直接寄双币卡?她想将副卡注销,却被告知若销卡,办卡时银行赠与其家人的意外险就将失效。 无独有偶,黄小姐申办某银行信用卡,收到两张卡号不同,而信用额度均为1万元的卡。黄小姐感到奇怪,信用卡也有“买一赠一”?据该银行客服称,一张卡的消费积分每满1万分,银行就向某慈善基金(微博)捐赠12.5元,另一张卡则有自选商户类型3倍积分等功能。黄小姐仍疑惑,两张卡共用1万元的信用额度,既然额度不增加,银行还要寄两张卡干嘛? 其实,我们不难理解银行此举用意,因为每年银行下发的办卡指标,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个业务员头上。而临近年底,为冲刺指标,难免就会出现客户“被办卡”的现象。这不,有报道称,有银行信用卡业务员直接和客户说,不开卡都没关系,只是帮忙完成任务,甚至有的还倒贴礼品作为回馈。 其实,银行信用卡部员工深受办卡指标所扰,早已非业内秘密。试问,有几人没在地铁站或马路边见到他们为推销信用卡而“摆地摊”;有几人没在写字楼碰到左手拿着办卡申请表、右手又有办卡小礼物的信用卡业务员;有几人没遇到在银行工作的朋友来电相求,办张卡吧,完不成指标我要被扣奖金了。据此,倘银行发卡指标雷打不动必须完成,那么,客户“有幸”获得银行办卡“买一赠一”的“眷顾”,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对客户而言,多拿到的卡究竟利大还是弊大?其实对多数人来说,由于信用额度并没增加,而各张卡均有密码、安全等问题,并不见得让人省心,甚至还有可能落入年费“陷阱”。如据报载,大学生梁小姐办理某银行一款号称不收年费的学生卡。开卡后不久,该行又寄来一张卡面相同的卡,梁小姐认为银行想让她多办卡,觉得没必要,就未开卡。但之后,银行账单通知需缴百元年费,她询问客服,被告之尽管卡面相同,但第一张已开通的卡乃该行年费百元的都市卡,第二张未开通的才是她申办的学生卡,梁小姐大呼上当。瞧,相关银行这种拿相同卡面、不同类别信用卡忽悠人的把戏,换谁都难以辨清。这种为完成指标而采取的“买一赠一”手段,除了强制消费,似乎有欺诈嫌疑,未免玩得过火。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信用卡激活率偏低,其中一大原因就是许多本不想办卡或还款能力较弱的群体因人情或其他缘故,被动地加入信用卡一族,导致“睡眠卡”日益增加。而如今,出于对个人信用记录的考虑,许多并不需要信用卡的人,已开始懂得不应盲目办卡,或主动注销多余的卡。一些银行又何必“瞎起哄”,置盲目发卡风险于不顾,为完成办卡任务,用“买一赠一”强制客户多办卡?如果银行还不为客户考虑周全,岂不怪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