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购利率升至6.62% 理财产品收益率攀上5% 本报记者 饶媛媛 本月14日,央行宣布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经是年内第6次上调,累计下来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21.5%,创下历史新高。而这次“紧缩效应”也达到了可谓是“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向不缺钱的银行现在似乎“很差钱”。 在从紧预期及年中考核双重压力之下,6月15日,银行间市场7天和14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均上涨200个基点左右,达到6.2%-6.3%;6月16日,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收于6.6222%,一举突破2月份高点。在这种情形下,各大银行掀起了揽储争夺战,力推短期理财产品。而随着短期理财产品在量上的大幅增加,也预示着面临20日提交准款和6月30日中期业绩时点的各银行,现在正在为筹集资金而费尽心思。 短期理财产品爆棚式增长 在央行宣布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第二天,即6月15日,7天回购利率就飙涨205个基点,达6.23%;次日即6月16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上,除隔夜利率基本持平外,其他主流期限品种均继续上扬,其中,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收于6.6222%,一举突破2月份高点。 在银行间回购利率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各银行都把“揽钱”的对象投向了更大市场的普通民众。各种理财产品蜂拥而出,伴随的还有年化利率的提高。尤其是一个月内的理财产品,在近期更是被银行疯狂地推出。 据了解,6月6日交行发行的9天期理财产品,投资门槛为30万元,年化年化利率为5%,而中行6月6日发行的多款产品,年化利率已攀高至5.5%以上。 而中国银行6月16日发行的14天期理财产品,5万起售的年化利率为4.4%,50万起售的年化利率为4.5%,100万起售的年化利率则是4.6%;17日发行的21天期的理财产品,50万起售的年化利率达5.6%,200万起售的年化利率则高达5.8%。 “短期理财产品的集中推出和伴随而来这些短期理财产品年化利率的提高,很明显是由这两日银行间的回购利率不断攀升引起的。因此,这说明银行把筹资的对象转移到了普通大众上。”平安证券徐增科对记者表示。 “近两日银行推出的短期理财产品的确比以往多了很多,因为在年化年化利率提高刺激下,这些理财产品的销量还是不错的。”中国银行一客户经理向记者表示。事实上,今年以来理财产品市场呈现出空前火爆的局面,多家银行的理财产品都遭到“抢购”。理财产品短期限、高收益的特点在普通大众里很受欢迎。 华西证券蒋劲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在银行回购利率难回落的情况下,各银行开始狂发理财产品来吸引资金,尤其是短期理财产品。而这些理财产品的年化利率也开始明显上涨,由于低于银行间的回购利率,同时又高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3.25%,因此,这些理财产品也得到了市民的踊跃认购。” “而更重要的是,对于银行来说,相比于银行间的回购利率,发放短期理财产品相当于是‘赚钱’,因为理财产品的年化利率是远远低于银行间的回购利率的。所以这种双方都得益的产品自然在市场受到了欢迎。”蒋劲松说。 通胀不缓就会继续“缺钱” “今年上半年,通胀上扬幅度不见放缓,导致宏观货币政策也进一步紧缩,这使得市场资金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不仅仅是股市,也不仅仅是一、二级市场,资金面的紧张已经扩散到各大企业,当然银行自然也躲不过。我听一大型国企财务处的朋友最近都在诉苦,说最近资金很紧张,很多在外资金回不来,又没有新的融资渠道,因为连银行都缺钱了,就可以想象市场上还有什么领域不缺钱?”成都一位不愿在媒体上具名的私募人士告诉记者。 事实上,端午节后,市场资金面的变化就有了鲜明的体现。市场原本预计端午节后资金需求下降,资金面会转为宽松,但结果多个负面消息叠加,包括央行公开市场正回购扩大至 1000亿、农行次级债缴款、正常的准备金缴款等,而且这些资金需求均在三天内发生,导致货币市场资金面骤然紧缩。 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净投放后,货币市场资金面本已有所缓解,但因为临近月末和季末,利率仍然处在较高水平。随着存款准备金工具再次“出鞘”,货币市场利率再次飙高。货币市场的结构进一步加剧货币市场利率大幅波动,因为货币市场的资金供给者主要是大型商业银行,市场资金的供给十分集中,但央行的流动性管理主要是针对这些资金供给者,使得央行回笼流动性时银行体系内流动性减少的不均匀。 那么。银行的资金紧张投射出来的市场“很差钱”的现象会否延续下去?什么又将成为这一现象得到改变的契机呢? “目前银行缺钱的现象很严重,预示着在货币政策收紧阶段,资金面的紧张已经扩散到市场的各个层面。银行的资金紧张由于面临下周一准备金缴款以及月末、季末这一特殊的时间点,所以‘差钱’的现象就更加突出了。”蒋劲松说。 在蒋劲松看来,调准的一个累积效应使得这几天银行在准备下周一准备金缴款时面临了很大的压力。回购利率大幅飙升和短期理财产品的年化利率不断攀升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短期资金面的匮乏使银行间“抢钱”的竞争压力加大,而短期理财产品在今年以来就在市场的反响不错,因此,短期理财产品成为了各大行“抢钱”的有效手段。 对此,英大证券李大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胀高企引发的货币政策收紧,造成了整个市场资金面的紧张。总体来说,当通胀受到控制,货币政策的收紧自然也会得到缓解。具体来说,下半年,通胀的上扬趋势会放缓,那么,宏观货币政策的收紧步伐也会相应趋缓,届时,市场紧张的资金也会得到有效的舒缓。” |